資源簡介 “鐵的冶煉 合金”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設計思想從促進學生發展出發制訂教學目標,全面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課程目標;注重科學方法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教材分析㈠.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節課選自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章第二節。通過前幾章的學習,學生對化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掌握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特別是學習了本章第一節有關濕法冶金及一些礦物以后,學生對有關金屬冶煉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節課知識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也有許多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如各種金屬、不同顏色的礦石等。在本節的學習中,學生即能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鐵的冶煉問題,又能進一步學習利用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所以本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一節不可或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化學實踐課。㈡.教學目標分析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化生活的能力。根據教材內容以及課程標準要求,我從以下三個方面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⒈知識與技能:⑴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⑵知道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的步驟及注意事項。⑶認識冶煉金屬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⒉過程與方法:⑴通過對工業上鐵的冶煉原理的探究與研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與實際生產相結合的能力。⑵積極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地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⑶通過實驗進行科學探究使學生進一步步掌握探究的方法。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⑴通過對鐵的冶煉原理分析,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良好的環保意識。⑵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㈢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實驗的原理及裝置的探究。教學難點: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實驗的注意事項。學法分析1.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探究出冶煉的原理,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團隊精神。3.自主學習法:對于較簡單的內容,同學們通過閱讀教材、聯系生活自主學習。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具準備:儀器:鐵架臺、玻璃管、單孔橡皮塞(2個)、玻璃管、乳膠管、試管、氣球、酒精燈、藥匙。藥品:三氧化二碳、1桶一氧化碳氣體、石灰水、火柴。其它:課件、鋼鐵冶煉的資料。【教學設計思路】:【過程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多媒體】學過歷史的同學都知道,人類社會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至今在這上下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金屬材料的使用和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密不可分。【問題1】在諸多金屬中人類冶煉最多、在生產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什么?你對它有什么了解?【問題2】鐵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的?我們使用的鐵是從哪來的?【導入新課】既然鐵在日常生活和國民生產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們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以鐵礦石為原料冶煉出鐵的反應原理及過程。生產主要使用的鐵礦石是赤鐵礦和磁鐵礦(展示所收集的鐵礦石,并做說明)下面我們以赤鐵礦中主要成分Fe2O3為例,來學習研究如何實現鐵的冶煉。板書:鐵的冶煉 觀賞、回顧參與交流,達成共識鐵在自然界中絕大部分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我們所用的鐵及鐵制品都是從鐵礦石中提取冶煉出來的。感嘆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了解 一幅幅歷史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的翻開人類的進程,深刻體會金屬材料對人類的重要。以問題的引入,由淺入深的奔入主題,讓學生感受學習這節課的意義。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不僅能確保學生有能力參與,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感受世間萬物的神奇,讓每位學生更加充滿對自然的熱愛。【問題3】到底如何將Fe2O3將轉化為Fe【點評、分析】【指導】對比Fe2O3與Fe的區別,請同學們大膽假設如何實現從Fe2O3到Fe的轉變【引導】結合學生的回答 思考交流,小組討論達成共識回答小組代表回答討論:Fe2O3和Fe的組成上均含有Fe元素,不同之處在于Fe少了O元素,要使Fe2O3轉變為Fe,可以從下列方面入手:⑴可在一定條件下,使Fe2O3直接失氧,轉變為鐵;⑵可加入某類物質,讓其與Fe2O3中的氧元素結合,主動奪取Fe2O3中的氧元素,使Fe2O3轉變為金屬Fe。(投影) 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從元素組成上分析,幫助學生在分析問題方面的能力與技巧。【指導閱讀】對于比較活的金屬(如Na、K、Mg、Al等)很難從其礦物中提取出來,為了得到它們,可以采用電解的方式直接將它們分解,引導P120“拓展視野”。金屬的活動性不是很強,一般不采用這種方式。【問題4】在第二種方案中,根據你所知有哪些物質具備這種能力?(投影)【分析】從理論上講,這些物質都可以實現所需轉變,但從經濟效益、環境保護、人體健康及安全角度出發,我們一般選擇C或CO。現以CO為例,探討鐵的冶煉過程。【問題5】結合實驗,并思考下列問題:實驗的原理?實驗的步驟?實驗的現象?實驗注意哪些問題?實驗需要改進嗎?【講解】在我們了解了反應的原理后,讓我們一起來完成這個實驗。在我們按照教材所示搭置好實驗裝置后,我們下一步該怎么做呢?(設問)那下面我該點酒精燈了吧?【講解、疑問】由于CO是一種有毒的氣體,我們不能將其隨意的排放到空氣中。【小結】用氣囊收集、通到加熱的酒精燈的火焰上,節約能源。實驗操作(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紅棕色粉末已轉變成黑色,后澄清石灰水變渾,前未變渾。)黑色物質是什么?如何確定?石灰水的變化說明什么?我們將如何結束這個實驗呢?【小結】在各位同學的指導之下,實驗非常成功,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從模擬動畫中我們認識到實驗注意點: (板書)實驗步驟:查、裝、通、點、撤、停【問題7】除了上述注意點之外讓我們開動腦筋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還能否有改進?投影:實驗改進裝置圖【引導】以上是實驗室模擬鐵的冶煉,那么工業煉鐵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板書:煉鐵的生產工藝【問題8】工業煉鐵的設備?原料?主要反應?【多媒體播放】鋼鐵廠煉鐵模擬,講解各環節在工業煉鐵過程中當然也會產生尾氣【講解】工業煉鐵是一個復雜的化學變化過程,雖然原理與課堂實驗相同,但規模、條件、裝置與我們的實驗裝置有天壤之別。【引導閱讀】前面我們認識了鐵的冶煉原理及工藝,那么除鐵之外的其它的金屬又是如何冶煉的呢?閱讀拓展視野:金屬的冶煉方法閱讀之后,據你所知金屬的冶煉有哪些方法?【滲透】還有一些含金屬的物質可加熱可直接分解,(投影)分別叫電解法、熱還原法、熱分解法。歸納與總結【提出要求】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同學們初步認識了以鐵為代表的金屬的冶煉的相關知識,請同學們各自談談你有哪些收獲? 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感悟、了解并判斷討論:Mg、C、H2、CO、P、Cu等物質可實現以上變化閱讀課本P119“觀察與思考”中CO與Fe2O3的反應——工業煉鐵的反應原理(板書)反應原理:3CO + Fe2O3 高溫 2Fe + 3CO2 思考回答:檢查氣密性,裝藥品。思考:不,應先通CO,再加熱我們可以用氣球收集或將其點燃。小組討論,匯報交流鐵,用磁鐵。石灰水的變化說明通入的氣體中無CO2,反應產生了CO2。先停止加熱,在通一會CO,直至玻璃管冷卻分析、感悟、總結體會、思考、回答拓展、參與分析、與自己的想法進行比較閱讀課本P119“工業煉鐵的工藝”積極閱讀、尋找答案:高爐 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欣賞、感嘆(投影)尾氣主要成分: CO和CO2(需經處理后再排放)主動閱讀,積極思考,尋找答案1、加焦炭或氫氣加熱(投影)2、通電電解(投影)回顧并小結⑴了解鐵的冶煉原理。⑵知道冶煉鐵的原料設備。⑶知道實驗室用CO還原Fe2O3的注意事項。 現有的教學條件,難以展示各種常見金屬的冶煉,以自己閱讀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到課本作為教學資源的重要性。通過集體的智慧回顧之前的學習內容,并增強學生互助學習的意識。以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讓每位同學帶著疑問去觀察實驗,研究現象,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安全操作意識合良好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從實驗事實分析和歸納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學會對實驗裝置的評價。培養學生樹立自己的觀點和節能意識。以直觀的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輕松的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有效的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有化學,從而樹立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念。進一步加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在了解的基礎上提高對金屬冶煉的認識。引導學生重視知識的系統化,不僅有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布置作業相關學案 書面作業既復習鞏固了知識,又倡導了學以致用,促進學生能力提升。呈現學習情景提出問題討論與探究知識運用工業煉鐵的設備及過程CO還原Fe2O3的化學原理如何從鐵礦石中提取鐵?從你所了解的鋼鐵知識入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