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燃燒和滅火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燃燒的條件。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認識探究問題的方法;2、認識對比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作用;3、體會運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對化學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學重點:認識燃燒的條件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小組討論課前準備:大燒杯 小燒杯 鑷子 坩堝鉗 酒精燈 藥匙 試管 膠塞 紅磷 白磷 熱水 棉花 酒精 清水 蠟燭 木條 小煤快教學設計:一、情境導入播放一段荒島求生的電影引出課題提問:(1)課件出示電影中主人公在荒島上發現的物質,提問:哪些能用來取火?(2)光有了樹枝等可燃物主人公就能生起火嗎? 可燃物燃燒需要哪些條件?二、學習新課1、活動與探究一:(1)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實驗一:用鑷子分別夾取一小塊棉花,分別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片刻,觀察現象;實驗二:點兩支小蠟燭,將其中一支用燒杯罩住,盡可能使燒杯與桌面間不留空隙,觀察實驗現象;實驗三將一根小木條和一小塊煤塊放在酒精燈上點燃,比較點燃的難易。(2)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3)交流與討論通過上述實驗,你能得出物質燃燒與哪些因素有關?(4)活動小結燃燒需要的條件是:(5)教師根據實驗現象具體分析這三個條件,強調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2、活動與探究二:(1)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在500 mL的燒杯中注入400 mL熱水,并放入一小塊白磷。在燒杯上蓋一個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現象。(2)討論與交流下列問題:上述實驗中,為什么薄銅片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為什么銅片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3)思考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燒,你有什么辦法嗎?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氣,觀察現象提問:通過實驗能得出什么結論?(4)通過觀察思考分析進一步鞏固了燃燒的三個條件。3、荒島生火:為電影主人公想辦法生火,觀看電影中的取火過程,尋找三個燃燒條件。4、 突破燃燒的條件“著火點”這個難點:出示紙、木炭、煤三種物質,提問:誰易點燃?誰難點燃?為什么 附表: 在通常狀況下一些常見物質的著火點:物質 白磷 紅磷 木材 木炭 酒精 無煙煤著火點(℃) 40 240 250-330 320-370 558 700-750請你設計一個引燃煤的方案。提問引燃煤的過程是降低煤的著火點的過程嗎?由學生討論得出結論,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性質。5、燃燒的概念:你在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燒的事例,請把你知道的事例填寫在下表中,并與同學們交流,討論事例 觀察到的現象硫在氧氣中燃燒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紅磷的燃燒提問:通過實驗和和填表發現燃燒有什么共同特征?從燃燒的共同特征總結出燃燒的定義。6、引導學生思考:火給我們帶來什么,分析燃燒的利與弊。四、課題小結學回顧一下本課時,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體會。(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2)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時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五、游戲與練習“非常6+1”選“蛋”答題.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