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中和反應。2.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1.通過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鹽酸的實驗探究,掌握中和實驗的操作方法。2.強化實驗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加深對中和反應的理解,同時體會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人體健康的密切聯系,從而增強環保意識。重點難點重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難點:中和反應的理解和應用二、內容分析酸和堿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而且,中和反應在實際中有廣泛的應用,所以,教科書沒有簡單地將它作為酸或堿的性質來介紹,而是綜合起來專門編成一個課題來說明。學生已經學習了酸和堿的一些性質,教科書通過實驗來認識中和反應比較自然,所以,本課題從實驗入手來介紹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的產物是鹽,所以,簡單介紹了鹽的概念。關于中和反應的應用,教科書從酸堿性的角度說明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堿度——pH及其應用;在此,學生可以初步從定量的角度認識酸和堿﹙酸堿性強弱﹚本課題內容與實際生活和生產有密切的聯系,教科書安排了1個【討論】、1個【探究】和1個【調查研究】,目的是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親身體驗,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三、學習分析對于“酸與堿的中和反應 ”,學生已有知識來自與課題1的學習。在課題1中學生已經比較系統地認識了兩種酸﹙鹽酸和硫酸﹚、兩種堿﹙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組成和性質,并能用指示劑對酸和堿進行區分,還從微觀粒子的角度分別對酸和堿的水溶液進行了初步分析,從而理解“不同的酸具有相似性的性質”“不同的堿也有相似的性質”的本質原因.學生在學習本課題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很多中和反應看不到明顯現象,怎么用明顯現象的實驗證明中和反應發生了呢?二是中和反應為什么很容易發生?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可以從離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應容易發生的原理,為高中化學中學習酸、酸性氧化物、酸式鹽與堿、堿性氧化物等物質的性質以及“離子反應”打下良好的基礎。四、教學設計教室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一、新課導入場景設疑操作:CAI課件展示。漫畫:胃疼病人的表情。《胃舒平》的說明書。問:①胃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②:讀《胃舒平》標簽,說《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③為什么《胃舒平》能治療這種胃病?為了弄清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 酸和堿之間是否會發生化學反應?如果發生化學反應,又會有什么特點?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 回顧生活中對此問題的處理方式。 思考、猜測:可能是酸和堿混合以后發生了化學反應。 創新問題情境是探究式教學的基本要求,而通過生活當中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二、合作探究(一)中和反應1.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實驗探究:指導學生完成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注意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行指點。 組內合作完成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并與本組同學一起觀察現象,分析原因。 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思考:1.觀察到什么現象?2.據此現象能否判斷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為什么? 正確回答問題,同時產生疑問: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究竟有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突破平時在教師指導下實驗現象總明顯的慣例,使學生形成懸念,為下面的科學探究做好準備。提出問題: 如何證明兩種物質確實發生了反應?請同學們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想一想,怎樣用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討論、交流、自主設計實驗方案。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素養。引導評價: 在小組代表匯報實驗方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評價哪個組的實驗方案更方便操作,更快捷。 展開討論,相互評價設計的方案,并從討論中吸取信息,對自己的方案進行調整改進。 學習對不同實驗的分析和評價方法。實驗探究: 請選擇你認為最合理的方案,來檢驗你的猜想是否正確。教師巡回指導實驗的進行情況。 進行實驗,觀察并分析實驗現象,的出結論。 使學生通過親自操作、觀察、交流總結,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提出問題: 為什么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化學反應后溶液的酸堿性發生了變化呢 投影: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 明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實質是鹽酸中H﹢和氫氧化鈉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水,反應的結果是溶液中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消失了。嘗試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把學生引入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從微觀上把握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實質,建立宏觀與微觀結合的思維方式。2.中和反應的實質點撥:既然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了水,那么其他的酸和堿之間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嗎?這些反應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歸納總結:氯化鈉、氯化鈣和硫酸鈣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這樣的化合物稱為鹽。酸和鹽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了水。 提出猜想:能進行氫氧化鈣和鹽酸、氫氧化鈉和硫酸的類似反應,為自己的猜想尋找依據。反應共同的特點:酸+堿→鹽+水…… 幫助學生形成本節的核心概念——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形成了水。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宏觀的化學反應是由于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重新組合的結果。(二)中和反應的實際應用 中和反應與我們的關系非常的密切,生產生活中,中和反應的例子比比皆是,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想,看哪組同學舉出的例子多。 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但是含氫氧化鋁的藥物似乎并不為廣大患者看好,知道為什么嗎? 人的衰老與鋁在人體內的積累呈遞增關系,鋁在人體內積累過多引起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鋁確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 討論思考、查閱資料,尋找生活中的例子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2.處理工廠的廢水3.用于醫藥如胃酸過多時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等堿性物質的藥物。4.其他…… 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靈活把握課堂順序。 把新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同時又擴展了知識范圍,讓學生了解教材以外的又與他們的生活關系密切的健康問題,體現了立足于課堂、超越課堂、超越教材的新教學理念。三、課堂小結回顧與反思:在這節課的探究過程中你有哪些收獲? 交流自己在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獲。 將知識和能力內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