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空氣的成分: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內容是學生學化學第一次接觸具體的物質,對其中有關物質性質的探究,實驗現象的描述,推理和歸納的方法的學習對后面學習性質有著重要的影響二、教學目標認識空氣的成分,說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知道空氣各成分的主要用途;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4.體會呼出和吸入的氣體成分含量的探究過程和方法。三、學習者特征分析通過八年級的物理知識和生活中的例子,學生能夠掌握這節課內容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自主探究和邊講邊練五、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空氣的主要成分及其體積分數; 2、混合物與純凈物難點:混合物與純凈物的概念及其運用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空氣實實在在的存在,你能否舉出空氣存在的例子呢?2.空氣就在你周圍,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 學生根據生活常識討論回答 課題很好被引入【演示實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課本P30圖2—1)。介紹儀器名稱,明確操作順序。【分析討論】邊觀察現象邊思考,并完成課本31頁內容,回答下列問題。水為什么會倒流?實驗時,對紅磷的量有沒有要求?(3)實驗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體積的1/5,該實驗能說明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 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實驗,討論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思考】根據課本P23頁銅與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試寫出磷燃燒的文 字表達式:實驗時為何要等集氣瓶冷卻后才打開止水夾?實驗時紅磷的量不足能準確測量氧氣的含量嗎?4、如果集氣瓶中吸進的水達不到1/5,試分析可能由哪幾種原因引起的? 學生寫出文字表式,討論回答相應的問題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給予指導 【閱 讀】課本P32“科學家是怎樣發現空氣組成的”【自主學習】1.自主學習教材32-33頁,完成下表:性 質用 途氮氣稀有氣體2.自主學習教材34頁,完成下表:比較項目混合物純凈物由多少種物質組成各成分所占比例是否固定各組分能否保持原單獨存在時的化學性質能否用物理方法分離各組分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七、教學評價設計通過以下幾道練習題進行評價1、下列現象中,不能證明空氣存在的是( )A、空瓶倒立放入水中水不易進入瓶中 B、向自行車內胎充氣 C、疾風知勁草 D、太陽照在桑乾河上2、氦氣能用來填充氣球或汽船的原因是( ) A、不能燃燒 B、化學性質穩定 C、密度比空氣小 D、無色氣體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銀 B、碘酒 C、不銹鋼 D、礦泉水4、下列各組物質都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礦泉水 蒸餾水 B、汽油柴油 C、明礬 干冰 D、潔凈的空氣 純牛奶八、板書設計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現象: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b、水倒流入廣口瓶占瓶體積的五分之一結論: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2)空氣的組成(體積分數)氮氣 78% 氧氣21% 稀有氣體0..94% 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 0.03%(3)純凈物和混合物概念九、實踐反思可以從如下角度進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課堂中我將主要采用以“教師引導,學生合作”的實驗探究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學會從實驗現象挖掘事物的本質,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同時運用學生閱讀、教師講解、提問、課練等多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適當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感受到化學與日常生活實際關系密切,從而明確學習化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習效率,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好。 但是由于本課時的內容安排較緊湊,內容較多,筆記也較多,部分后進生思維可能會跟不上,筆記做得不是很到位,所以我將通過課后檢查及輔導來督促和加強這些同學對知識的消化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裝 訂 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