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水的凈化和純化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沉淀、過濾、蒸餾等三種凈化水的方法。 2.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了解沉淀、蒸餾和理解過濾實驗的操作原理。過程 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過對水凈化過程的初步探究,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情感態度 1.通過對水污染的了解和對凈化過程的參與,教育學生關心、愛護、珍惜水資源。 2.通過學生親自參與水凈化過程的實驗探究,感受化學對生活、對社會的積極意義,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探究欲。教學重點 水凈化的幾種方法、過濾操作的原理及實驗。教學難點 過濾操作與原理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展示】魯濱遜流落圖片。提問: 1.魯濱遜從池塘中盛的水能喝嗎? 2.你有什么簡單的辦法能使渾濁的水變得清澈嗎? 3.肯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問,這樣得到的水就純凈了嗎? 【講解】由于種種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種雜質、細菌和病毒,僅用靜置、沉淀的方法,還不能將全部雜質去除,我們要選擇衛生、健康、安全的飲用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更好地將水凈化。 【實驗】將所展示的3杯相同的渾濁的天然水中的其中2杯中加入明礬,并且進行攪拌,之后放置一會兒,觀察現象 一、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講解】這3杯水放置一會,上層水會更清澈,這種方法,可以稱為——靜置沉淀法。而加入明礬后的過程,稱為吸附沉淀,明礬在這個過程中起的作用——吸附其周圍小的沉淀顆粒然后逐漸變成大顆粒,當達到一定重量時,沉到容器底部,我們把明礬稱為——絮凝劑。 【板書】1、靜置沉淀法:通過靜置的方法使不溶性雜質沉降下來。 2、吸附沉淀法:加入絮凝劑或活性炭除去不溶性雜質、色素、異味等 【提問】1.那么沉降下來的這些不溶性的雜質我們要如何將它們分離出呢? 2.大家從自己的感性認識覺得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是過濾? 【歸納】茶壺的漏斗、施工現場的漏沙、淘米、豆漿機里剩下的豆渣 【講解】化學中的過濾是指固體和液體的分離。 【板書】3、過濾 【演示】教師演示過濾操作 【思考】 1、過濾用來分離哪類雜質? 2、實驗中用到哪些儀器? 3、過濾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項? 引導學生歸納過濾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提問】通過沉淀、過濾操作此時所得到的水是否為純凈物? 【講解】經過濾后的水還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如:顏色、異味、一些可溶性的物質。 【提問】顏色和異味我們要如何除去呢?大家回想下,我們家的冰箱里所放的除臭劑是什么? 【展示】活性炭凈水器示意圖 【介紹】活性炭——吸附劑活性炭利用其自身疏松多孔結構,將有顏色和氣味的分子儲存其內。所以可以用于除臭和除顏色。這種方法稱為——吸附 【板書】4、吸附 (提問)同學們知道我們所用的自來水的水源來自于何處?自來水廠是如何把渾濁的長江水凈化為我們能飲用的自來水呢? 【播放】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影片。 【展示】自制簡易凈水器。 【練一練】 1.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水的凈化”過程,從護城河中取了水樣,觀察到:水樣呈黃色,有異味,渾濁,有固體小顆粒。現對水樣進行如下處理: ①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溶液,攪拌,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該操作需要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 A.帶鐵圈的鐵架臺 B.酒精燈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燒杯 實驗過程中發現該操作比預期的時間長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②再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該過程屬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右圖是某同學用來除去水中難溶性雜質時所采用的過濾裝置圖。試回答:⑴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 A B c ⑵該圖中存在的三處明顯錯誤是:① ② ③ 觀看圖片回答:不能,因為水中有雜質、細菌,飲用后會生病。回答:可以把水靜置一段時間。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紗布來過濾水。(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答案)思考、回答:不純凈,細菌、病毒,還有一些物質可能溶解在水中。聆聽。請一位學生上臺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加明礬的兩杯水比沒有加入的更加清澈。傾聽,理解。答:過濾聯系生活舉例生答:濾紙、漏斗、玻璃棒、燒杯 鐵架臺(帶鐵圈)觀看操作并動手制作過濾器歸納。答:不是答:活性炭:讓學生自己回家自制這樣的簡易凈水器。口答欣賞觀看。簡要說出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學生思考問題,并作答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從解決生活問題入手,聯系學生生活舊經驗,引入新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本課題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描述實驗現象的表達能力增加學生生活經驗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沉淀是凈化水的一種方法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學習化學的奧妙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生通過思考、獨立完成練習的過程,對本節知識加以鞏固板書設計 水的凈化水的凈化方法 1、靜置沉淀 2、吸附沉淀 3、過濾教學反思 “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先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生活性,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方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問題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研究中來,“顯隱促成”是教學的基本任務。 當一個教師學會傾聽學生時,學生也就會聽到他們自己的答案。關于水的凈化,對于每個學生來說肯定都積累了很多成熟或不成熟的經驗,學生的這些經驗就是一個很好的課程資源,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就可以將各個學生的原認知顯現出來,再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告訴,以及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的原認知得以完善和提高。 本課時指導學生學習關于水的凈化的知識和技能;從能力培養來看,屬于“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能力”的系列。其中常見的水的凈化方法是教學重點。由于過濾和蒸餾等實驗設計和操作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如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實驗裝置的設計,以及讓學生學會規范化的操作都是教學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