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①學習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②培養學生猜測、觀察、分析、交流、合作等探究能力。過程與方法:培養探究前對結論假設方案的設計,實驗中的觀察、思考,實驗后的分析、交流、總結。情感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寬松、愉悅中學習,培養學生正確應用科學知識進行科學探究的欲望和激情;。重難點: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探究。二、教 學 過 程導入:二氧化碳雖然含量少,但卻對人類的生存卻具有重要的影響,本節課讓我們一起認識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吧!探究一:播放Flash動畫,把二氧化碳傾倒進蠟燭呈階梯狀燃燒的燒杯中。要求:觀察傾倒方法和蠟燭熄滅的順序,想到了什么?分析總結:底層蠟燭先熄滅,一會兒之后高層蠟燭再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我們看到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由證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像水一樣從一容器導入另一容器。探究二:在裝滿二氧化碳的飲料瓶中加入1/4體積的水,觀察現象,振蕩后在觀察。要求:觀察飲料瓶的變化情況,思考說明什么?第一次塑料瓶五明顯變化。振蕩后,塑料瓶變癟了,說明瓶內壓強變小了,是因為瓶內由一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所以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壓強,證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提出問題1:二氧化碳在溶解于水的同時,與水發生化學變化了嗎?活動一:把飲料瓶內的水取少量倒入試管,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提示:石蕊遇到酸性物質會變為紅色。觀察到石蕊由紫色變為紅色。問題2:到底是什么物質使紫色石蕊變為紅色?我們做出了三種假設:1.是水使石蕊變為紅色;2.是二氧化碳使石蕊變紅色;三.是二氧化碳與水發生反應后的生成物使石蕊變紅色。并設計實驗依次進行驗證最后得出結論:假設3正確。反應方程式:CO2 + H2O=H2CO3活動二:將試管中的紅色溶液分為兩份,將其中一份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后停止加熱,與另一支試管對比,我們看到試管中的顏色又變為紫色。說明碳酸不穩定,受熱后又發生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水。反應方程式:H2CO3= H2O + CO2↑探究三:播放Flash動畫,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與水,碳酸鈣是白色難溶于水的沉淀,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方程式:CO2 + Ca(OH)2=CaCO3↓+ H2O,此反應為二氧化碳的特性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三、課堂總結:CO2化學性質:⑴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⑵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穩定,常溫下易分解。⑶能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捎糜跈z驗CO2氣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