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生物的變異》教案課題 生物的變異 課型 新授學習目標 1、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及生物變異的類型。2、描述變異的生物學意義和實踐意義。3、舉例說出遺傳變異在實踐上的應用。4、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學習重難點 以學生的獨立探究為主線,通過學生對探究結果的分析討論,掌握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學 習 過 程 學 習 感 悟(個案修訂)引入: 通過前面幾節的學習我們知道,生物界普遍存在著遺傳現象,即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性狀都能夠一成不變的傳給后代呢?這對于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又有什么意義呢?課件展示,地球上物種豐富,充滿變異,變異存在于不同物種之間,存在于同種物種之間(圖片展示) 活動(一):認真閱讀課本第87頁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變異的概念。2、變異的類型有哪幾種?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展示圖片)活動(二):1、觀察課本第78頁,79頁的圖片,說出圖中的變異屬于那一種類型?2、閱讀79頁第1自然段,討論總結變異的意義。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適當引導,并對討論結果進行小結: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2、引起生物變異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種類之間,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的不同,其次與環境也有關系。3、單純由環境引起的變異,如果沒有影響到遺傳物質基礎,就不會遺傳給后一代。4、在自然界中,每種生物都可能產生變異。對于生物自身來說,有的變異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有的變異則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活動(三):觀察89頁4.4—15圖和4.4—16圖,利用生物變異的原理,我國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種,如太空椒:展示課件,播放圖片資料,介紹彩椒及太空椒的培育方法。課外知識補充:袁隆平與雜交水稻拓展:假設你是未來的育種專家,請給我們介紹一下育種的新方法,并描繪育種的光明前途。(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回答)回顧反思:談談你今天的收獲。達標練習:1、關于生物的遺傳變異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遺傳和變異現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B、遺傳和變異現象不能出現在同一個生物體上C、遺傳現象只能在某些生物中出現D、變異現象只能在某些生物中出現2、下列變異中,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A、視覺正常的夫婦生了個患色盲的兒子B、同一品種的水稻種在不同的田地里產量不同C、由于干旱,籽粒飽滿的花生粒種在田里,結出的花生粒小D、農民經常在田間勞動,皮膚變得干燥粗糙3、人們通常利用人工的方法,對生物進行適當處理,促使生物體內的 發生改變,從而產生新的變異個體,從中選擇人們需要的變異類型進行培育,獲得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