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教學方案教學目標1.列舉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和研究意義;2.簡述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3.總結出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4.能夠客觀的評價科學家的工作,理解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而且科學的發展受到社會生產力的限制,自然學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演變過程。【教學難點】列舉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和研究意義。教學準備教師:收集有關生物學家工作的資料;收集除教材中介紹之外的著名科學家的資料,比如我國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應用觀察法研究藥物及其著作《本草綱目》、虎克與細胞的發展等等。學生:通過互聯網、圖書館查閱、收集有關生物學家的研究工作的資料。(建議使用資源:【活動設計】我心目中的生物學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通過第一章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為什么地球上有多種多樣的生物?為什么北極熊能適應北極地區寒冷的氣候?為什么花朵能散發清香?為什么我們的心臟能夠有節律地搏動?……【學生】回憶舊知識:生物的多樣性、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教師】鼓勵并肯定學生的回答,引出:生物世界奧秘無窮,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學習生物學知識以便我們能不斷的探索這些奧秘并從中更加認識和熱愛大自然。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物學呢?它的研究對象到底是什么呢?【學生】帶著疑問和興趣進入學習。講授新課(一)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教師】PPT展示有關生物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活動的圖片,引導學生談談心目中的生物學家們。【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自己平時的理解,先小組交流,然后推出代表發言。【教師】點出科學活動一般有觀察、調查、實驗、查閱文獻資料、相互交流等,同時指出科學研究的艱苦性。(二)生物學及其發展歷程【教師】簡單引入生物科學的發展,簡單介紹快速閱讀法要求學生在5分鐘內閱讀完教材中的內容并注意以下問題:生物學的發展經過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所出現的杰出生物學家是誰?其取得的成就分別是什么?這些成就分別是通過什么方法及手段取得的?【學生】快速閱讀課本。在教師指導下分組交流討論自己的閱讀所獲,每組推薦一名同學準備發言介紹一位科學家,按照閱讀時老師提出的注意問題介紹其研究方法、手段以及研究的內容。【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再請個別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簡述,肯定學生的發言,并板書主要內容。(1)先民的活動及“生物學”的提出。(2)林奈——生物分類。(3)達爾文——生物進化論。(4)哈維——血液循環的發展。(5)沃森、克里克——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6)人類基因組計劃。(三)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教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當今世界各國都在加強生物學的研究,這是為什么呢?以此引入“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生命科學”。【學生】嘗試歸納總結生物科學的概念。最后由學生代表回答老師提問。【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生物學發展的歷程歸納總結生物學概念并請學生代表發言。【學生】學生代表發言。【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生物學: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的科學。三、隨堂練習建議使用:【同步測試】第1節 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doc。四、小結【教師】課堂小結,多媒體課件展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