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制取二氧化碳教學設計教學主題 制取二氧化碳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節內容位于科學版九年級化學教材第五章第二節,主要是通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研究氣體制備時發生裝置的選擇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因學生在第三單元已經學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及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已有一定氣體制備的基礎,氣體制備屬于中考中重點考察的內容。因此,本節內容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進行。二、學生分析通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相關知識,對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學生已學習了氧氣的制法,實驗的基本技能已經得到了發展,對于常見儀器的操作也比較熟悉,對相關氣體的制取思路也有了認識,但是由于學生來自農村,他們實驗時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較弱,我采用情境誘導、實驗探究的方法,通過電子白板的交互性,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他們獲取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能通過探究實驗了解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藥品、反應原理;(2)能通過對比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學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選擇、操作、收集及檢驗方法;(3)能利用所給儀器組裝出的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并能分析改進裝置的優點。過程與方法(1)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藥品,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2)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學會對儀器的使用和組裝以及觀察實驗現象的方法;(3)通過探究活動過程體驗化學實驗方法的科學性,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4)初步認識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總結、理解及運用的科學方法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創設制取二氧化碳的問題情境,豐富學生的科學體驗;(2)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學習化學的動機,培養學生開闊的思維和思想。(3)養成互相交流,勇于實踐的良好習慣。四、教學環境□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 □移動學習 □其他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通過書本、圖片、錄音和錄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學生傳輸信息,信息來源有限而且缺乏靈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光盤、網絡等途徑獲取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課件制作,或直接取材于因特網,大大豐富了課件內容和表現形式。通過精心準備,教學中可以借助電腦、投影儀等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增大課堂語言流量及容量,從而可以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教學可展示優美的圖象、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計算機的動畫、漸變、疊加等效果和計算機的聲像功能將知識難點和某些過程直觀化,以多種媒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深化認識程度,并通過揭示內在的規律和現象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多媒體可以變靜為動,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可以變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難點;可以變靜為動,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情景引入] 通過對二氧化碳的用途的進一步認識知道二氧化碳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贊美二氧化碳的詩句:“她營造了云霧繚繞的仙境,她驅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氣,她奮不顧身撲向熊熊烈火,她帶給大地勃勃生機…”讓學生感悟二氧化碳的用途。 利用希沃電子白板選擇化學模式制作課件,并改變背景顏色; 在希沃電子白板的控制模式下,利用白板龐大,便捷的資源庫插入圖片,并可將圖片以合適的比例在頁面上展示,并利用鎖定工具將圖片鎖定,并可以同一頁面上展示多張圖片,進入窗口模式,同時點擊畫筆轉換為注解模式將屏幕變為背景,用手寫筆選取不同顏色進行注解和標注。[明確目標] 用明確的學習目標來明確學習任務 展示學習目標。 利用白板導入PPT文檔,來實現已有素材在課堂中的利用。[提出問題] 以生活中熟悉的雞蛋殼滴上食醋有少量氣泡為實驗原形,設計實驗將雞蛋放稀鹽酸中的現象來提出問題,引入新課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展示雞蛋放入稀鹽酸中的實驗視頻,讓學生在真實驗的實驗場景中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并從中產生質疑,讓學生給實驗起一下形象的名稱“雞蛋生氣”激發進一步的探究欲望。 利用白板功能導入視頻,并拖動到合適位置,點擊視頻窗口將窗口擴大,便于學生清晰觀察,視頻展示既注重了實驗的直觀性、真實性,更能排除學生在演示實驗中其它因素對現象觀察的干擾。[新知探究] (一)利用微課對本堂的一個教學難點進行突破,從而不影響整堂課教學重點和任務。 展示《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原理研究》微課,并對制取藥品選擇的原因和原理有更清晰的認識。 利用白板資源庫導入《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原理研究》微課,利用微課對教學難點進行突破。(二)對原理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知道石灰石與稀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 展示藥品和原理,并書寫化學方程式,讓學生會寫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利用白板手寫功能進入注解模式,將化學反應的過程用化學方程式展示出來,并注重書寫方法,同時利用白板的交互性,讓學生利用小工具板中板再次書寫,實現課堂的互動。(三)通過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回顧,讓學生對比探究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并利用所給儀器進行組裝。 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課本138頁的表格,并在屏幕上展示該表格,讓學生自主完成,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課本139頁內容,完成活動要求。展示不同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進行評價。 利用白板導入表格,在注解模式下利用白板的交互性讓學生用手寫筆填寫內容,并用不同顏色的畫筆進行糾正和注解,最大限度地實現課堂的交互功能。利用板擦工具對錯誤擦除,并重新改正。利用白板資源庫插入部分所需儀器,讓學生利用拖動工具,進行裝置組裝,并用屏幕錄制功能對學生組裝過程進行錄制,并保存,再次播放,讓學生對組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清晰地發現,并能改正。利用實物展臺功能,展示下面同學們組裝的裝置進行交流。利用遮屏工具重點對比兩套裝置的儀器,特點及優點。利用放大功能對裝置的不同之處放大進行對比評價,并在批注模式下進行注解。[課堂小結] 利用導入功能導入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步驟PPT,并與控制模式相互功換,展示實驗步驟。并在PPT放映模式下白板手寫功能進行批注。利用資源庫插入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Flash動畫,通過反復播放,對整個實驗在理論上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并用截圖工具將整個裝置截圖在白板上拖動放大,并利用聚光燈功能對整個實驗過程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強調。七、教學特色(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利用希沃電子白板之后,在教學當中,師生都是有著顯著變化的。首先在教師方面,課前準備好的課件、圖片、文字、視頻、音樂等通過白板展現給同學們,使自己的課有聲有色,在屏幕上就能夠完成課堂的整個過程,方便快快捷,這樣也大大提高了師生、生生之間評價的時間,真正提高了課堂效率。從學生方面利用白板的交互性,激勵學生在課堂中大膽思考,使用白板工具完成老師分配的課堂任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場所,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大限度地參與的課堂當中,完成了課堂學習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