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課題共包含三大內容: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簡介。本課題共需兩課時,此設計為第一課時。二.學情分析學生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積累,對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對學習特別是實驗探究有較濃厚的興趣。本課的重點是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學生可以通過探究、分析總結得出。三.教學設計思想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從幾幅有關燃燒的圖畫引入,進一步研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采用從實驗觀察現象,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的方法,來探討燃燒的條件以及滅火的原理,學生可以通過親身體驗的思考掌握知識。為能更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對學生進行防火意識的培養,以及讓學生初步了解在緊急狀態下的簡單應對措施。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②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③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2、教學難點:(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六.教具準備:1.實驗儀器:分液漏斗、平底燒瓶、帶導管的雙孔塞,離心試管、燒杯2.藥品:白磷、熱水、碳酸鈉、鹽酸、蠟燭3.其他:多媒體七.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式教學法、分析—歸納法八.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燃燒的定義及特征 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通過創設情景使學生回顧燃燒的“功”和“過”,并由此進一步體會“科學是把雙刃劍”,只有掌握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也激發起學生探究燃燒本質與燃燒條件的興趣。【創設情景】通過PPT課件展示2幅與火有關的圖片。【教師引導】火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火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了解火,用好火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燃燒與滅火》 【觀看】【思考并回答】略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燃燒的定義及特征 復習回顧交流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燃燒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布置任務】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燃燒事例?請與大家交流并將答案填在學案上。(請兩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方程式)【提問】燃燒具有什么特征?(引導學生分析)【板書】一.燃燒特征:發光,放熱,劇烈的化學反應。 【交流匯報】略【思考并回答】略【思考并回答】略燃燒的條件 實驗探究總結交流 【提問】燃燒究竟需要怎樣的條件呢?請根據自己對燃燒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PPT展示同學們猜想的結果)【布置任務】同學們根據以上猜想通過自己探究活動尋找物質燃燒的條件。并將結論填寫在學案上。(探究實驗見學案)【點評】學生探究報告【小結】燃燒的條件【板書】燃燒所需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提問】通過我們的實驗探究,你能歸納描述什么是燃燒嗎? 【思考并回答】略【提出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并得出結論】【交流匯報與討論】【傾聽】【思考并回答】略【傾聽】【討論】 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用探究學習的方式去研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實驗演示 【演示】課本上的實驗【提問】1.銅片上白磷能燃燒而紅磷不能燃燒,說明什么?2. 銅片上白磷能燃燒而水下白磷不能燃燒,說明什么?【教師引導】如何使水下白磷燃燒? 【思考并回答】略【小組討論】 創設情景,讓學生根據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解決實際問題。實驗《水火相容》 【演示實驗】白磷在水中的燃燒。 【觀看并思考】略 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碰撞中激發思維的火花。【教師引導】今天在課堂上有哪些燃燒現象?我們是如何滅火的? 【交流回答】 引導學生感知課堂上的變化,為講解滅火原理鋪墊。滅火的原理與方法 回顧交流 【演示實驗】多次點燃一支蠟燭,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熄滅。 【同學代表上講臺演示其余同學觀察并思考】略 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滅火的原理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PPT展示】總結熄滅蠟燭的方法及其對應的原理。 【觀看并思考】略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感性認識,總結滅火的一般原理與基本方法。分析小結練習 【布置任務】完成PPT上的題目。 【思考并回答】略 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回顧總結 回顧總結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通過師生共同回顧與總結,明確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及方法。【小結】滅火的原理與方法【板書】二.滅火1.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2.方法:(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空氣(氧氣)(3)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回顧總結】展示圖片 【創設情景】圖片展示:發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 【觀看】略 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學會基本的防火、滅火及火災現場的自救方法。教導學生珍愛生命。結束語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布置作業 看書了解有關滅火器的知識。板書設計 課題一 燃燒與滅火燃燒特征:發光,放熱,劇烈的化學反應。定義:可燃物和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所需條件: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二.滅火1.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2.方法:(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空氣(氧氣)(3)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燃燒與滅火》學案[提出問題]火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燃燒的一種現象。你在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燒的事例。請把你知道的事例與同學們交流、討論,如鎂條的燃燒、 ,, 等。燃燒是可燃物與 發生的一種 、 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實驗探究]1、 燃燒的條件問題 物質需要具備什么條件才會燃燒?假設 1、物質可燃;2、 ;3、 。實驗步驟1、 用鑷子分別夾取一根小木條和一塊小石子,在酒精燈上點燃。2、 觀察常溫下存放的蠟燭會燃燒嗎?點燃后呢?3、 分別點燃兩支蠟燭,將其中一支蠟燭用燒杯罩住。分析實驗請將未完成的實驗報告填寫完整探究問題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1、燃燒與物質有關嗎? 可燃物才能燃燒2、燃燒與溫度有關嗎? 常溫下蠟燭不燃燒點燃后的蠟燭燃燒3、 燒杯內的蠟燭熄滅了燒杯外的蠟燭繼續燃燒結論物質燃燒需要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1)可燃物;(2)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3)氧氣(或空氣)你所知道的滅火的方法有: 、 、2、 滅火的原理(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離;(2) 隔絕氧氣(或空氣);(3) 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牢記下列安全警示標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