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學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和解決一些化學現象和問題。(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及分析,培養學生利用實驗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與質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基本思路。(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對學生進行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和運用質量守恒定律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類比、多媒體輔助教學儀器、藥品 燒杯、天平、錐形瓶、小試管、帶膠頭滴管的橡皮塞、石棉網、硫酸銅溶液、稀鹽酸、碳酸鈉、白磷、鎂條、鐵釘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題引入】出示學習目標同學們,你還記得水電解的文字表達式嗎?投影水電解的微觀動畫,讓學生從微觀角度說出化學反應的本質?!具^渡】通過我們前面的學習,不但看到了化學變化的現象,而且看到了現象背后的本質,知道了什么物質參加反應,又生成了什么物質。但是我們轉換一下角度,是否有同學從量的角度對這些反應提出問題?傾聽學生的見解,對每一種意見都要表現出一種理解【提出問題】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變化嗎?請大家猜一猜?!驹O問】用什么方法才能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呢?投影探究實驗的兩個方案,讓學生根據手中的儀器來選擇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咎嵝选糠桨敢蛔⒁庥^察:1、錐形瓶內白磷燃燒的現象;2、氣球的變化情況;3、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方案二注意觀察:1、鐵釘表面出現的現象; 2、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 3、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方案三注意觀察:1、碳酸鈉粉末變化;2、燒杯內現象;3、化學反應前后質量變化情況教師參與到學生中去。哪一小組來回報一下自己的結果呢?【提問】每組獲得的結論相同嗎?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如果白磷燃燒過程中,瓶塞崩開了,天平還平衡嗎?為什么?方案三不平衡原因是什么?演示:鎂條燃燒【板書】一、質量守恒定律1、內容2、注意事項【投影】質量守恒定律要注意:1、只有化學變化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物理變化不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如:鹽的質量加上水的質量等于鹽水的質量2、守恒的是“總質量”,即“參加反應的各反應物的總質量”和“生成物的總質量” 如果生成沉淀、氣體或有氣體參加等都應考慮進去。如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時溢出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3、 “參加”,意味著沒有參加反應(剩余)的物質的質量不能算在內。所以,在遇到問題是我們首先要想是不是實驗出錯,或者有什么沒有考慮到,而不能否認質量守恒定律的正確?!局v述】科學家也是沿著我們剛才走過的研究路線發現并一次次驗證了這條定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驹O問】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為什么不變呢?【動畫】磷和氧氣氧氣反應的微觀過程讓我們先看一個動畫,請大家數一數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你得出什么結論?再讓我們看看水電解過程中的原子是否變化水電解的微觀圖通過以上觀察你找到了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嗎?【板書】3、質量守恒原因投影: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際應用簡單評價鞏固練習①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質量等于200 g,這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②高錳酸鉀在空氣中加熱后,固體質量減少了,有人說這個事實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你說對嗎?為什么?③已知12 g木炭與32 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_g;若6g碳在18 g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剩余______:______g.④在化學反應2XY2+Y2=2Z中Z化學式為( ) A、X2Y2 B、XY3 C、X2Y6 D、X2Y4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作業布置第96頁第2題、第3題預習第二部分 觀看,知道本節課學習目標寫出文字表達式齊聲回答。學生經過思考后提出一些問題【猜測】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2、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3、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學生搶答:做實驗【實驗與探究】從兩個方案中選做一個,分成六人小組。實驗前,小組討論確定實驗步驟后進行實驗。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觀察記錄現象?!窘涣髋c展示】學生述說自己實驗現象,比較反應前后的物質總質量的變化。其他人補充,組內組間交流、傾聽、反駁、爭論【學生分析】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方案或作出解釋?!練w納】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認真聽講,做好記錄閱讀課本94頁: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和發展細觀看,數原子個數原子個數沒有變化觀看,數原子個數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種類、質量都不發生改變。簡答完成鞏固練習學生發言板書設計: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一、質量守恒定律1、 內容2、 注意:3、 原因(實質):原子種類、數目、質量不變4、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