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實驗的觀察與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觀察分析能力2、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3、在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觀本質的過程中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2通過史實資料,學習科學家開拓創新的精神。3產生學習的成功體驗,享受學習、享受科學。二、教學重難點分析1.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2.難點: 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及質量守恒的原因。三、教學過程設計活動主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知識回顧 (投影)提問:1.什么是化學變化?2.化學反應的實質是什么? 思考討論,氣氛熱烈,踴躍回答 產生學習興趣,為以下教學鋪墊問題情境引發猜想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那么,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有沒有發生變化呢? 學生進行思考,做出假設。 質疑,激思。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探究,驗證猜想 活動與探究實驗一:白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活動與探究實驗二: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完成.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教師注意指導學生的小組實驗,糾正學生操作的不足之處,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巡回指導學生實驗,讓學生相互交換實驗結果,關注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能得到發展. 學生分工并進行探究實驗.如:有人操作,有人觀察,有人記錄,有人填寫報告,各組分工合作,學生匯報觀察到的現象,分組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的能力,培養學生相互協作意識,團隊精神. 總結(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投影) 無數的實驗都得出了與大家類似的結果,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思考回答(齊讀):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說明 (投影)1. 質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圍是一切化學反應2.必須是真正參加反應的物質3.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進一步理解質量守恒定律. 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及思維能力.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鞏固所學知識. 學以致用, 引導學生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去解決實際問題。能通過化學知識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想一想 (投影)1.為什么會質量守恒 2.化學反應的實質是什么? 學生思考 質疑,激思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播放微觀模擬過程,加深理解.為了啟發學生的思維、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播放電解水實驗的微觀的模擬過程。 思考、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學生齊讀):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物質的過程. 通過此過程,能幫助學生搭建起宏觀物質和微觀世界的橋梁。培養學生信息加工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1、鐵器生銹后,質量增加了,為什么? 2.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可簡單表示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斷: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學生練習,小組討論 學以致用。引導學生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去解決實際問題。能通過化學知識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結 通過本節的信息我們了解了質量守恒定律和其微觀本質,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實驗探究、收集證據、分析交流和解釋的過程中感受了化學知識的探究過程。 回顧本節知識 使學生明確本節所學知識,進一步熟練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課后作業 課文P96:2、4和導學練習中的習題“彈性化”教案 對學生在實驗探究中觀察到的不同現象,進行具體分析,讓學生分析實驗的不足之處及改進方法。教學反思 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學生自已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實驗探究、收集證據、分析交流和解釋的過程中總結得出的。這樣既讓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又讓學生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教學資源補充 可以增加科學家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相關史料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