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化學史:同位素示蹤法:P13海維西第一次提出有機化學概念的化學家:P2 貝采利烏斯第一次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P2維勒提出燃燒法測定有機化合物組成:P6李比希第一次提出“基”概念:P7李比希提出苯環(huán)結(jié)構(gòu):P48凱庫勒 大π鍵第一次合成的人工蛋白質(zhì):結(jié)晶牛胰島素2.氫核磁共振譜圖:幾個峰?峰的面積比?CH3CH2CH3甲苯,CH3CH2OH紅外光譜:判斷有機物的官能團(不需記,會告訴)3.有機物成分燃燒法(C、H、O)、鈉融法(N、Cl、Br、S)、銅絲燃燒法(X)4.“基”:書寫分子式、結(jié)構(gòu)式、結(jié)構(gòu)簡式、電子式;電子的計算5.原子的成鍵個數(shù):C:4 H:1 O:2 N:3 含氧衍生物中C、H、O成偶數(shù) 含N衍生物H、N奇偶性一致6.乙烯: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標志、果實的催熟劑7.同分異構(gòu)體:丁烷:2 戊烷:3 己烷:5 丙基:2 丁基:4烯烴 炔烴 醇(酚) 醛 羧酸環(huán)烷烴 二烯烴 醚 酮 酯CnH2n CnH2n-2 CnH2n+2O CnH2nO CnH2nO28.H活潑性(酸性)比較:HCl>CH3COOH>H2CO3>C6H5OH>H2O>CH3CH2OH9.求有機物分子式:先根據(jù)CO2求C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再根據(jù)H2O求H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如何判斷是否含氧?求最簡式(實驗式)后最后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求分子式10.有機物命名:選主鏈,編序號書寫注意事項:“,”“—”的用途特殊物質(zhì)名稱:如1,3—二甲苯、2,4,6—三硝酸甲苯2,4,6—三溴苯酚,三硝酸甘油酯11.廢水中苯酚的去除?(苯酚萃?。?br/>如何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先加NaOH分液,再通CO2分液12.鹵代烴中鹵素原子的檢驗:先加NaOH溶液水解,再加HNO3酸化,最后加AgNO313.苯與液溴反應:催化劑:Fe或FeBr3,反應化學方程式反應類型14.同系物判斷:特別注意:酚與芳香醇不是同系物甲酸、乙酸、硬脂酸、軟脂酸是同系物,它們與油酸、亞油酸不是同系物15.幾個實驗失?。海?)苯酚與溴水反應無沉淀;(苯酚要少)(2)銀鏡反應無銀鏡(必須堿過量)(3)與新制氫氧化銅無紅色沉淀(必須堿過量且加熱煮沸)16.根據(jù)官能團判斷有機物性質(zhì):碳碳雙鍵、碳碳叁鍵、—Br、—CHO、—COOH、羰基、酯鍵醇羥基、酚羥基17.酯化反應規(guī)律:酸脫羥基醇脫氫、定量關系18.乙醇反應斷鍵位置19.有機物轉(zhuǎn)化關系、合成:順推、逆推 課本86頁20.鹵代烴的水解反應、消去反應條件氫氧化鈉水溶液:水解化學方程式氫氧化鈉醇溶液:消去化學方程式21.化學實驗操作正誤及現(xiàn)象判斷:(1)鹵代烴中鹵素原子檢驗(2)銀銨溶液配制(3)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配制(4)酯化反應藥品加的順序(5)苯酚加氯化鐵現(xiàn)象(6)苯酚溶于水實驗現(xiàn)象22.有機物官能團性質(zhì):同16題23.有機化學實驗:(結(jié)合書與烴的衍生物復習提綱實驗部分)(1)苯與溴取代反應P50(2)苯的硝化實驗P50:藥品順序、加熱方式、現(xiàn)象(3)乙醇與氫鹵酸反應:P68(4)乙醇脫水生成乙烯實驗P69(5)苯酚溶于水加熱冷卻加氫氧化鈉加鹽酸或通CO2:P72(6)銀鏡反應:P79藥品配制、實驗操作、現(xiàn)象(7)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P79藥品配制、實驗操作、現(xiàn)象(8)制酚醛樹脂反應:P80沸水浴(9)酯化反應:P83 藥品順序、反應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24.有機物官能團性質(zhì)、書寫同分異構(gòu)體結(jié)合7、16題25.有機物結(jié)構(gòu)測定:同第2題26.有機物分子式測定:同第9題27.有機推斷合成題:結(jié)合官能團性質(zhì)28.求有機物分子式補充:1.P11手性碳原子判斷: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2.有機物三維結(jié)構(gòu):碳碳雙鍵、碳碳叁鍵、苯環(huán)、—CHO3.SP雜化:P214.順反異構(gòu):P25 手性的對映異構(gòu)5.不對稱加成:P42馬氏規(guī)則:氫加在氫多的一方二烯烴1:1加成:1,2加成 1,4加成6.C8H10的同分異構(gòu)體:四種7.重要化學方程式:(1)取代反應①苯與溴取代反應②苯的硝化反應(溫度與產(chǎn)物關系)③甲苯與硝酸反應制TNT④乙醇與氫溴酸的取代反應⑤溴乙烷的水解反應⑥苯酚加溴水(2)加成反應① 1,3—丁二烯與溴的1,2加成反應② 1,3—丁二烯與溴的1,4加成反應③ 苯與乙烯、丙烯加成(3)消去反應① 溴乙烷→乙烯② 乙醇→乙烯(4)加聚反應①丙烯的加聚反應②1,3—丁二烯的加聚反應(5)縮聚反應①制酚醛樹脂反應②乙二酸與乙二醇的縮聚反應③對苯二甲酸與1,4丁二醇的縮聚反應④乳酸的縮聚反應(單一物質(zhì)的縮聚反應)(6)氧化反應①銀鏡反應(三條)②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7)還原反應①乙醛加氫反應(8)酯化反應①乙酸與乙醇酯化反應②乙二酸與乙醇酯化③乙酸與乙二醇酯化④硝酸與甘油的酯化(9)水解反應①乙酸乙酯的水解(10)其他反應方程式:①苯酚與氫氧化鈉離子方程式②苯酚鈉溶液通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一些有機物的物理性質(zhì)歸納(1)常溫下是氣體的物質(zhì):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小于、等于4的烴(不排除新戊烷)、一氯甲烷、甲醛。(2)密度比水小的油狀液體:液態(tài)烴(己烷、己烯、苯及同系物等)、酯、油酸等。(3)密度比水大的油狀液體:溴苯、硝基苯、溴乙烷、四氯化碳等。(4)可溶于水的: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小于、等于4的低級的醇、醛、酮、羧酸等。(5)不溶于水的:烴類、鹵代烴、酯、硝基化合物等。一些有機實驗基本知識歸納(1)制取有機物實驗:①CH2=CH2 ②CH≡CH ③C2H5-Br ④CH3COOC2H5(2)“規(guī)定實驗”操作: 水浴加熱:①銀鏡反應 ②制硝基苯 ③制酚醛樹脂 ④乙酸乙酯水解 ⑤糖水解溫度計水銀球位置:①制乙烯 ②制硝基苯 ③石油蒸餾導管冷凝回流:①制溴苯 ②制硝基苯 ③制酚醛樹脂冷凝不回流:①制乙酸乙酯 ②石油蒸餾(冷凝管)防倒吸:①制溴苯 ②制乙酸乙酯(3)有機物分離提純方法:①萃取分液法 ②蒸餾分餾法 ③洗氣法(還有滲析、鹽析、沉淀法等)。(有機物分離提純盡量避免使用過濾和結(jié)晶法)3.掌握以下典型的有機反應規(guī)律(1)性質(zhì)與結(jié)構(gòu)的關系: ①能跟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應而褪色的:不飽和鏈烴、含“-CHO”或酚類物質(zhì)(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②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不飽和鏈烴、苯的同系物、苯酚、含“-CHO”物質(zhì)等。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及能被新制的Cu(OH)2懸濁液氧化的:含醛基化合物(醛或HCOOH或HCOOR等)④與NaOH溶液反應:酚類、羧酸類、酯類(先水解后中和)⑤遇石蕊試液顯紅色或與Na2CO3、NaHC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CO2:羧酸類⑥與Na反應產(chǎn)生H2:含-OH化合物(醇類、酚類、羧酸類)⑦既能氧化成羧酸類又能還原成醇類:醛類⑧能發(fā)生氧化反應的醇類:“-OH”相連的碳原子上必須有氫原子(本碳上有氫)能氧化得醛或羧酸:羥基一定連接在有兩個或三個氫原子的碳原子上能氧化成酮:羥基一定連接在有一個氫原子的碳原子上⑨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醇類:“—OH”相鄰的碳原子上必須有氫原子(鄰碳上有氫)⑩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羧酸酯類:醇或羧酸或羥基酸類⑾在無機酸或堿性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酯類;鹵代烴:在NaOH溶液作用下水解(2)官能團的定量關系①與X2反應:(取代)H~X2;(加成)C=C~X2;C≡C~2X2②與H2加成反應:C=C~H2;C≡C~2H2;C6H6~3H2;(醛或酮)C=O~H2③與HX反應:(醇取代)—OH~HX;(加成)C=C~HX;C≡C~2HX④銀鏡反應:—CHO~2Ag;(HCHO~4Ag)⑤與新制Cu(OH)2反應:—CHO~2Cu(OH)2;—COOH~ Cu(OH)2 ⑥與Na反應:(醇、酚、羧酸)—OH~ H2 ⑦與NaOH反應:(酚)—OH~NaOH; (羧酸)—COOH~NaOH; (醇酯)—COOR~NaOH;(酚酯)—COOC6H5~2NaO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