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原子、分子的質量教案一、【學習目標】1、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會簡單計算相對原子質量;2、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3、運用對比、歸納的方法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二、【教學重、難點】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形成。三、【課時安排】 1課時四、【教學方法】探究、講授、討論、練習。五、【教學過程】1.引入【教師】展示圖片:觀察移動原子構成的文字“中國”。了解納米科技的同時,你對原子的大小又有了什么樣的認識?【學生】原子很小,原子肉眼看不見,需要借助儀器才能移動……【教師】提出思考:原子那么小,有沒有質量?【學生】原子有質量。2.學習新知(一)相對原子質量【教師】對。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質量。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質子、中子、電子數目不同,所以它們的質量也不同,比如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 kg,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 kg。 這樣小的數字,無論書寫、記憶、還是使用都極不方便,就像以噸來表示一粒米的質量一樣,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標準能簡易衡量原子的質量大小。我們可選用一種跟原子質量相近的“砝碼”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這就是相對原子質量。【板書】 (一)相對原子質量【教師】 什么叫相對原子質量呢 它是如何來表示原子的質量的 請大家帶著問題閱讀P68相對原子質量一段內容。【學生】閱讀理解:國際上規定,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基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這一基準的比,稱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教師】投影板書展示:已知:m(氫原子)=1.674×10-27 kg,m(氧原子)=2.657×10-26 kg,m(鐵原子)=9.288×10-26 kg。求:氫的相對原子質量,氧的相對原子質量,鐵的相對原子質量。分析: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 kg,作為標準碳原子質量的1/12為1.66×10-27 kg,所以氫的相對原子質量=≈1。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kg。所以氧的相對原子質量= ≈16。經過這樣的計算得到的數字都比較簡單,便于書寫、記憶和計算,對于這個計算過程大家要掌握。【學生】模仿練習,求鐵的相對原子質量。【教師】同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原子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呢?【學生】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成正比,原子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教師】請同學們注意:①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②單位為1,一般不寫出。一般化學計算中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有時,可認為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 + 中子數。【學生】練習1.有兩個不同的原子,一種原子的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另一種原子的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7個中子則它們不相等的是( )A.核電荷數 B.核外電子數 C.相對原子質量 D.原子的質量2.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35.5g B. 5.888×10-26Kg C. 35.5 D. 5.888×10-263.已知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 1.993×10-26kg,某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08,求該原子的原子質量。(二)相對分子質量【教師】現在我們知道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難么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呢?提示:分子由什么構成。每個水分子由兩個什么和一個 什么構成。【板書】 (二)相對分子質量【學生】閱讀理解P68相對分子質量一段。試著計算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板書】 計算下列相對分子質量:H2O 的相對分子質量 :Mr(H2O)=1×2﹢16=18【教師】為什么1后面要乘以2?18有沒有單位?單位是什么?【師生小結】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都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教師】試著計算下列相對分子質量。投影:Ca(OH)2 的相對分子質量;3H2O 的相對分子質量 ;CaSO4·2H2O的相對分子質量。【學生】計算上述相對分子質量。【教師】巡視解答。提醒學生,關鍵是理清分子的構成。【學生】練習小試身手:計算下列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N:14 H:1 Ca:40 C:12 O:16 Al:27 Cu:64 S:32)①N2;②NH3;③CaCO3;④NH4HCO3;⑤CO(NH2)2;⑥Al(OH)3;⑦CuSO4·5H2O。六、【作業布置】課后鞏固練習:計算如下相對分子質量① CH4;②Fe2O3;③C6H12O6;④KMnO4; ⑤Al(OH)3;⑥KAl(SO4)2·12H2O。7、【評價與反思】經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對相對原子質量概念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掌握了計算,但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要在對各分子的構成不明確,或忘記乘以個數,或忘記加括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