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本信息課題 人教版底第七單元課題1 燃燒和滅火作者及工作單位教材分析教材以幾幅形象直觀的燃燒圖片引入,在圖片和繪畫的安排上,注意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出發,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然后通過一定量的探究實驗,揭示燃燒與滅火的本質,使學生對平時這些習以為常的現象有了理性的認識。教材還增加了滅火器的介紹等實用性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本節內容安排在上冊最后一個單元,經過前面物質性質和化學用語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化學學科素養”,開始嘗試從化學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客觀世界。本節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突顯了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學生從中可以感受化學的魅力。學情分析由于本節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已經有了生活經驗,因此學起來會比較輕松。在選取教學資源時,應注重源于生活,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認知障礙主要有三點:1、對“著火點”的理解。不明白著火點是物質的屬性,不可以改變。2、難以理解面粉等粉塵也會發生爆炸。3、少數學生認為只有火焰直接與可燃物接觸,才會燃燒起來。不懂火焰加熱的本質是提高環境溫度。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學會一些防火自救常識。(2)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科學素養。2、過程與方法(1)運用對比實驗、觀察等方法獲取信息。(2)學會設計實驗,注重“思辨”,注重實驗探究,提高實驗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日常生活的安全知識,樹立安全意識。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教學難點: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分析教材124頁的圖片]教材選取的圖片中既有遠古時候的人,又有現代人,意圖是告訴我們人類很久以前就已經利用火了。人類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用火的歷史。 學生閱讀教材,體會圖片所表達的意義。 由教材導入新課,引導學生體會教材設計意圖。 [展示圖片]:燃料燃燒,助推火箭升空。[師] 燃燒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我們要充分認識燃燒,利用好燃燒這一化學反應。 觀看圖片,了解燃燒的好處與危害。 增強學生對燃燒的感官認識。教會學生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待事情。探究燃燒的條件 [提問] 教材指出,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其明顯的特征是發光發熱。那能不能說發光發熱的就是燃燒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不能。電燈點亮的時候也發光發熱,但不是燃燒。 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思維。[提問]物質燃燒要具備什么條件,請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談談。 學生1:要用火去燒。學生2:要有氧氣參與。 從學生生活體驗出發,讓學生有話可說,活躍課堂氣氛。[師] 接下來我們通過實驗來證明剛才那兩位同學的說法。 [學生探究實驗]實驗1、在兩個蒸發皿中分別加入2ml酒精和水,用火柴去點燃。(實驗結束后用濕布蓋滅)實驗2、燃燒一支蠟燭,放在桌面上,然后蓋上一個大燒杯。觀察蠟燭燃燒情況。實驗3、用鑷子夾住蘸有水的棉花,放在酒精燈上燒。[學生分析]實驗1中水沒有燃燒起來,說明燃燒的條件還有必須是可燃物。實驗2中,蠟燭熄滅了,是因為蓋上燒杯后,里面的氧氣消耗完了。實驗3中棉花不能燒起來,因為濕了以后,溫度太低。 運用自主探究實驗的方法,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現象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表達概述能力。[師] 大家的分析很有道理。[小結] 燃燒的條件1、要有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環境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學生聽講。閱讀教材中有關著火點的描述。 整理小結要點,使學生對燃燒的條件有清晰的認識。[師] 我們進一步來驗證燃燒的條件。[演示實驗]教材124頁實驗7-1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從燃燒條件的角度出發,分析實驗現象。1、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2、水中的白磷能燒起來是因為同時滿足了燃燒的三個條件。3、必須同時滿足燃燒的三個條件,才能發生燃燒。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來解釋實驗現象,探究滅火的原理 [過渡]火災給人類帶來了危害。既然已經知道了什么情況下會燃燒,那么滅火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師] 對。消除燃燒的條件之一氧氣就可以滅火。同樣,消除另外的兩個條件之一也能夠滅火。 [學生探究實驗]教材126頁實驗7-2小結:從實驗中可知,只要隔絕了空氣,沒有氧氣了,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觀察現象分析問題的能力。[師] 最后我們了解一些有關燃燒的安全常識。 學生閱讀教材127頁只129頁談談一些滅火的方法:油鍋著火,要迅速蓋上鍋蓋;森林著火了,有時會砍掉一些樹,形成隔離帶…… 樹立學生安全意識。強化知識的實用性。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燃燒: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2、燃燒的三個條件:(1)要有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環境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三者缺一不可)3、滅火的原理:(1)清除或隔離可燃物(2)隔絕空氣(氧氣)(3)降溫至著火點以下(三者選其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