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血液循環)教學設計一、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以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為課堂學習的三個基本維度,力圖通過激趣導學的方法,運用生物學經典實驗—哈維的血管捆扎試驗,教師先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然后通過小組合作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合作操作實驗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通過小魚的活體實驗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科學素養。最后通過設計走進生活,模擬救援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二、內容分析本節內容選自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材第6單元第15單元章第1節《人以內物質的運輸》第3課時,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了有關血液組成、血細胞的分類和功能的基礎上,以“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動流情況實驗”為載體,重點探究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中血液流動的特點并學會區分這三種血管。本節內容與前面所學血液的組成聯系緊密,也為下一課時學習血管的特點奠定了基礎,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三、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喜歡動手,對探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很多同學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技能也比較差,需要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血管作為人體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關于血管的生活經驗頗多,例如“打吊瓶”、“把脈”、“青筋”“等等,但是大部分同學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導課時從生活實際出發,由平日學生習以為常的現象入手,有效利用生活經驗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我還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比比那一個小小組實驗操作最規范,并設計先完成的小組做“小指導員”,小組之間互相評價等等,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將探究落到實處。四、教學條件分析本校有完善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實驗室儀器齊全。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觀察小鯽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現象。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根據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并能區分這三種血管六、實驗目標知識與技能 : 1、觀察小鯽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現象。2、嘗試根據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區分這三種血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培養學生合作操作實驗的能力。2、通過描述血管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關愛生命的良好品質。七、實驗準備1、實驗材料用具:顯微鏡,培養皿,滴管,棉絮,尾鰭色素少的活的小魚,2、實驗操作視頻資料,有關血管的視頻圖片資料。八、教學流程圖(圖中 代表多媒體 代表教師活動 代表學生活動)體驗哈維的實驗、分析討論指導學生閱讀邊看視頻邊思考問題小組合作操作實驗小組評價,提出操作時遇到的問題九、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血液及血管,我們知道城市中的交通能井然有序,在我們的血管中也有井然有序的血管。血液是在血管里流動的,血液如何流動,是否循環流動使用投影儀展示:人體的血管圖片提出問題:這些圖片都和什么有關系?板書課題《血液循環》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問題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 自主實驗、體驗哈維的實驗 、分析討論 模擬實驗:哈維的血管捆扎試驗要求:1、小組內一個學生,用繃帶將上臂扎緊(注意:繃帶扎的時候不能過長,觀察到現象后立即解開繃帶)2、觀察有什么現象,摸一摸肘和腕處的脈搏 1、學生親自體驗哈維的實驗2、學生觀察現象(肘和腕出的脈搏不見了,前臂腫脹起來了)3、學生分析原因(哈維的猜想1、血液在血管里是循環流動的2、在動脈和靜脈之間有一種血管,這種血管把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液連通起來——毛細血管) 體驗科學家的經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入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自主學習了解實驗明確觀察任務 多媒體展示實驗過程,學生自主學習閱讀1、實驗材料尾色素少的活的小魚、顯微鏡、自制的玻璃水槽、滴管、紗布、蓋玻片2、實驗過程(1)根據魚的大小剪合適的紗布,平鋪在水槽中。(2)在水槽中滴入清水(3)把小魚平放入水槽中,用紗布包起來,露出尾鰭。(4)尾鰭平貼在水槽邊緣,蓋上蓋玻片(5)放在顯微鏡上觀察魚尾鰭血管及血液流動情況多媒體出示問題:1、為什么選擇尾鰭透明的小魚?2、為什么用紗布包裹小魚,并把小魚保持濕潤或有水?3、強調使用低倍物鏡 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實驗過程,并思考老師給出的問題 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觀看視頻感受實驗 1、多媒體播放實驗操作視頻2、并在播放過程中提出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使小魚身體保持濕潤 ,盡量使小魚少受傷害。實驗后,應將小魚放回魚缸。)3、復習顯微鏡的操作方法 1.學生邊觀看視頻邊回答問題2.學生回憶顯微鏡操作步驟 通過視頻直觀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樹立學生生命觀的科學素養小組合作操作實驗 1.多媒體展示實驗規則2.提出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事項3.多媒體展示問題:4、指導學生操作實驗5、評選優秀小組做“小指導員” 1、了解實驗規則及注意事項2、親自動手操作實驗 明確實驗規則,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讓學生親自操作實驗,感受生物學的樂趣。師生互動反饋實驗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小組評比 學生反饋實驗結果,并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評價 及時反饋讓學生互相評價,激勵學生在評比中不斷提高 1、多媒體展示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視頻2、選擇你看到的三種不同的血管,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來認識三種血管血流速度,血液流動的方向。并將你們的觀察和討論的結果填入下表。 認真觀看視頻了解血管的種類及血流特點 師生互動突破難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學以致用,聯系生活 抽血或輸血時,護士在針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往往需用膠皮管捆扎。你知道針刺入的是什么血管嗎?請解釋這樣做的理由。根據出血情況,采用正確方法進行急救 學生討論,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鞏固提升 鞏固知識點,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走進生活,模擬救援課堂總結 談談你今天的收獲1.今天你在知識、方法和能力上收獲了什么?2.對實際生活中的啟示3.你在今后的學習中該怎樣去做? 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談收獲 通過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十、當堂檢測拓展提升1、填表名稱 管壁 管腔 血液流動的速度 彈性大小 概念動脈靜脈毛細血管2、看以下圖形表示的選擇血管排序正常的是( )A.靜脈、動脈、毛細血管 B.毛細血管、靜脈、動脈C.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動脈、靜脈、毛細血管3.下圖是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鮮內血液流動時所觀察到的情況。下列各項中,能正確表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是( )A a、b、c B a、c、bC c、b、a D c、a、b4.根據右圖所示判斷,P和Q分別是A.動脈,靜脈 B.靜脈,動脈 C.靜脈,靜脈 D.動脈,毛細血管七、課堂總結通過本節的學習,同學們已掌握了血液的成分及功能,同時還對輸血的意義有了深刻的了解。閱讀教材中實驗過程師生互動 反饋實驗出示實驗規則及評比細則指導學生操作實驗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聯系生活看圖思考展示人體的血管圖片片出示指導自學的問題自主學習 了解實驗插入(閱讀教材中實驗過程小組合作 操作實驗觀看視頻 感受實驗視頻播放實驗操作步驟播放過程中提出問題,復習顯微鏡操作方法學以致用, 歸納總結播放血液在血管中流動視頻講解血管特點及血流方向走進生活,學以致用走進社會,模擬救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