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2)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CO2(3)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獲得二氧化碳氣體的途徑的討論與分析,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藥品,樹立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意識;(2)通過對二氧化碳和氧氣有關性質的比較,了解制備二氧化碳和氧氣時,其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異同,初步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增強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2)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作出創新、大膽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制取方法。難點: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出發,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試管、藥匙、稀鹽酸、稀硫酸、碳酸鈉、石灰石。 教學過程:創設情景引入投影展示一幅“氧碳循環”的示意圖,讓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判斷字母代表的兩種氣體分別是什么?(學生用一分鐘時間回顧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的思路)(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實驗導學 了解原理(演示實驗)實驗1: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實驗2: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實驗3: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實驗4: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觀察并描述現象:實驗1:由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很劇烈。實驗2:開始反應時有氣泡,一會兒就沒有氣泡。實驗3: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速度適中實驗1:由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很劇烈。(討論與思考)1、通過實驗1、2,思考實驗室中能否采用上述方法制取CO2氣體?分析得出:實驗1反應太快,來不及收集氣體,實驗2反應一會兒就停止,不理想。2、上述四個實驗中,哪一個比較適合于實驗室制取CO2氣體?為什么?學生討論并得出結論:實驗3反應速率比較適中,適合實驗室制取CO2氣體。投影(板書)一、藥品及反應原理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實驗室制取CO2的原理,那么實驗室該用哪種裝置來制取CO2氣體?投影(板書)二、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投影)實驗室制取O2的兩套發生裝置討論下列幾個問題: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個部分組成?2、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3、實驗室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是什么類型?(小結并板書)固體加熱制氣型發生裝置 (由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決定)固液常溫制氣型實驗室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是:固液常溫制氣型投影:幾種固液常溫制氣型裝置(討論與分析):幾種固液常溫制氣型裝置的優點投影:三、二氧化碳的收集裝置1、在選擇收集裝置時應以什么為依據?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收集裝置 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與水發生反應的氣體)2、已知空氣標準狀況下的密度是1.29g/L,下列是某些氣體的物理性質氣體性質 氧氣 氫氣 甲烷 二氧化碳密度(g/L) 1.429 0.089 0.714 1.978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難溶于水 難溶于水 能溶于水(討論與歸納)由上表信息可知,氧氣可以用 收集,氫氣可以用 收集,甲烷可以用 收集,二氧化碳可以用 收集。小結:實驗室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因為: ) 自主選擇 組裝儀器(投影)展示用flash制作的課件,讓學生利用所提供的有關儀器,從中選擇,拼一拼,裝一裝,設計并組裝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討論與思考)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怎樣檢驗集氣瓶中氣體已經集滿?(歸納)1、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2、二氧化碳的驗滿:觀看視頻: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檢查裝置氣密性和驗滿思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有哪些?(討論與歸納)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板書)三、制取二氧化碳 總結提高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談收獲,理新知]1、凡是給固體加熱產生氣體,發生裝置可采用( )裝置。2、凡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制氣體,發生裝置可采用( )裝置。[拓展思維]硫化氫(H2S)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且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實驗室制取硫化氫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 。 布置作業課本P112 習題3、4做在作業本,其他練習做在課本上。 板書設計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藥品及反應原理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碳酸鈣) (氯化氫) (氯化鈣)二、裝置的確定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 (由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決定)固液常溫型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收集裝置 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與水發生反應的氣體)3、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四、驗滿方法五、檢驗方法PAGE第 5 頁,共 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