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14萬億元大關,人均GDP突破了1.25萬美元大關,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進一步增加,生活也更加殷實,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0年,我們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1.2 走 向 共 同 富 裕①什么是共同富裕?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③★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時富裕同等富裕=注意:②改革進行時1.如何正確認識改革?(內涵、總目標)2.我國為什么要將改革進行到底?3.如何將改革進行到底?改革創新精神的內涵及重要性?共享發展成果4.為什么要堅持共享發展成果?5.如何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預習教材P9-13一、改革進行時(全面深化改革)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實行改革開放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第12次會議強調,完善重大疫情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改革開放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①改革的內涵: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軍隊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改革;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如何正確認識改革?P9合作探究提示:圍繞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當前面臨的困難和風險來談。為什么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政治穩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取得了輝煌成就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社會人民由滿足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標邁進文化中國“軟實力”受全球關注經濟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①實踐經驗: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2.為什么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東西部、城鄉、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就業信息不暢通,就業質量有待提高;過去的發展對環境破壞嚴重;人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較低;……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矛 盾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改變,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不充分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3.如何深化改革?對策:①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為什么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挑戰1:主要矛盾P10探究 與分享:請你從技術創新和社會責任的角度等方面談一談國家電網公司為什么主動進行戰略調整、轉變發展方式? 從社會責任看,環境保護是每一個企業都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轉變發展方式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企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從技術創新角度看,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污染排放,能夠降低成本增加社會美譽度,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年 份 中國GDP年度增速2021年 8.1%2020年 2.3%2019年 6.1%2018年 6.6%2017年 6.9%2016年 6.7%2015年 6.9%2014年 7.3%2013年 7.76%2012年 7.86%2011年 9.54%中國從2011年開始,經濟增長速度連續低于10%,說明中國經濟進入了怎樣的階段?能源消耗技術短板環境污染③進入新常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策②: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挑戰2:新常態2.為什么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補充:(1)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2)為什么要發展? 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供給側結構改革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區域發展不平衡④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挑戰3:現實新挑戰2.為什么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為什么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城鎮化水平不高對策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作用、意義: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進入新時代,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日益呈現新面貌。閱讀教材第10—11頁“探究與分享”;(1)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哪些巨大變化?①我國農民人均收人明顯提升。②生活條件有根本性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完善,交通發達;③社會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實;④農村生態環境良好,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業等服務性產業發展迅速;⑤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受教育程度提高等。★ 思考:我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什么還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解決“三農” 問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改革不是對原有體制機制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對束縛中國發展的因素進行體制根本性變革。皆大歡喜的改革多已經完成,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但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這是不能背叛的歷史使命,也是不能改變的前行方向。——請閱讀以下這段話,總結當代中國鮮明的特色?問題永遠都有 改革沒有終點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對策:④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1)內涵: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2)重要性:①只有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改革創新精神的內涵及重要性?②補: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區別: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1)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必要性)P9(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4)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等現實挑戰。①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②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5)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④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2.為什么我國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舉措)(2)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二、共享發展成果什么是共享發展?P12探究與分享甲:共享發展應該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帶后富。丙:共享發展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丁:“人心齊,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乙:共享發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國家發展的所有成果。共享的主體全民共享共享的內容全面共享漸進共享共享的途徑全民共建以人民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漸進共享、共建共享。共享的過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講話中,“人民”二字以86次高頻響徹中華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蕩在人們的心中?!叭嗣袷菤v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绷暯娇倳涍@些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話語,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本質屬性,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根”和“魂”。思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說明改革發展要依靠誰?為了誰?全國疫情防控財政投入已達1169億元 ,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提供兜底保障。2、為什么要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性質)②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的地位)。③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出自劉安的《淮南子》含義:治理國家有一定的方略,就是以對人民有利為根本。對策: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p11走向共同富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弱有所扶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P12對策②: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提高就業質量提高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出自李世民《晉宣帝總論》含義:天地雖然廣袤無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P13對策③: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增進民生福祉。4.為什么要堅持共享發展成果?(1)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①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②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④實施健康中國戰略;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5.如何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措施)改革進行時1.如何正確認識改革?(內涵、總目標)2.我國為什么要將改革進行到底?3.如何將改革進行到底?改革創新精神的內涵及重要性?共享發展成果4.為什么要堅持共享發展成果?5.如何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課堂小結走向共同富裕課堂演練1.我國“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近年來,我國每年減貧超千萬人,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材料體現了我國 ?、俅龠M協調發展,增強人民的獲得感 ?、趫猿止蚕砝砟睿鎸崿F了現代化 ③實現同步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茏鹬厝藱?,保障公民發展權的實現 A. ①④ B. ①② C.②③ D.③④A32、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黨中央賦予浙江新的光榮使命。為了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共同富裕,浙江省需要不懈努力的是(?。?br/>①深入推進協調發展、共享發展②把提升發展速度放在首要位置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④抓緊落實同步富裕、同時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改革開放成為新時代神州大地上的奮進強音,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改革開放“雙引擎”動力更加澎湃。誓將改革進行到底,這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只要改革開放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④我國未來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走向共同富裕 .pptx [中國經濟大講堂]什么是供給側改革?.wmv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_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