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元素第1課時教學目標:1、讓學生認識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2、通過分析、討論、對比,認識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發生變化而元素不發生改變。3、使學生形成“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認識觀。教學重點:元素的概念教學難點:對元素概念的理解1、課題缺“鈣”吃什么好?思考:幾種名稱中的“鈣”、“鋅”指的是什么?(分子、原子還是……)二、新授1、元素是什么呢?2、這個概念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并不陌生,如前面的學習中知道,1-20號元素如:H 、He、O、Na等。3、回憶一下吸進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由氧元素組成吃的蔬菜中含有鐵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鈉元素、鎂元素對于綠色植物而言鎂元素是不可缺少的············1、從組成上分析每組物質的共同點是什么?Co2 So2 P2O5 H2O MgO WO AGO3 FeO4質子數都是8的原子總稱為氧元素HCl H2S H2SO4 H2SO3 H2CO3 HNO3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的質子數根據剛才的分析,請同學們概括總結什么叫元素 ?4、元素定義: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只論種類,不論個數。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不能說水是由一個氧元素和一個氫元素組成的。5、物質從微觀上來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等粒子構成的;從宏觀上來說是由元素組成的。物質 宏觀組成 微觀組成二氧化碳(CO2) 碳元素、氧元素 二氧化碳分子金剛石(C) 碳元素 碳原子氯化鈉(NaCl) 鈉元素、氯元素 鈉離子、氯離子物質的組成與構成元素 物質(純凈物)宏觀原子 分子 微觀6、元素與原子的比較元素 原子概念 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區別 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只講種類,不表示個數 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時構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舉例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一個水分子是由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聯系 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7、交流討論硫+氧含 二氧化硫 過氧化氫 水+氧氣反應前 反應后原子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元素的種類8、下列元素名稱的奧秘氫 鋁 鐵 氟 氬 鉑氦 硅 銅 氖 鉀 金碳 磷 鋅 鈉 鈣 汞氮 硫 銀 鎂 錳 碘氧 氯 鋇金屬元素:“钅”字旁(汞除外,俗稱“水銀”)(“石”字旁)固態 碳 磷 硫 硅 碘(“氵”字旁)液態 溴非金屬元素 (“氣”字旁)氣態 氫 氧 氮 氟 氯稀有氣體氦 氖 氬 氪9、地殼里含種元素的含量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鋁元素找出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大的前四種元素人體中含量較多的11種化學元素找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三、練習四、小結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了解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記住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通過聯想記憶,幫助學生認識元素符號。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元素符號。教學難點: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一、元素的概念二、元素符號1、元素符號的由來 示圖:問都是什么物質?我不認識!2、元素符號的書寫原則元素符號由1個字母表示大寫元素符號由2個字母表示: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小寫3、元素符號的意義(1)表示一種元素(2)表示這種元素中的一個原子H(1)氫氣素 (2)一個氫原子 2H兩個氫原子注: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系數后,就只能表示個數粒數,不再表示某元素3Fe 三個鐵原子Fe (1)鐵元素 (2)一個鐵原子 (3) 鐵三、元素周期表仔細觀察元素周期表,你能發現什么規律?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18個縱行周期 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 (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共16個族)每一格意義原子序數 元素符號核電荷數 元素名稱質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參見圖5-17和表3-3四、本課題小結1、元素的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相同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2、元素符號的書寫3、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4、元素周期表五、練習具有相同核電構成構成組成構成何數的同類原子二氧化錳點燃(H2O)(O2)(SO2) (H2O2)(S) (O2)元素的分類80氧16.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