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記住并能說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2)學會觀察和描述二氧化碳有關化學性質探究過程中的實驗現象,認識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分析得出結論,并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現象和以合作探究來研究問題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點 二氧化碳的性質及其應用教學難點 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原理理解教學方法 提問法、閱讀法、演示法、啟發法、點撥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學模式 情景——交流、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啟發——引導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實驗引入【演示實驗】同學們,剛才看到的實驗現象,驗證這種氣體有什么性質,你知道這種氣體是用什么嗎?是二氧化碳,本節我們就來深入地學習奇妙的二氧化碳。【板書課題】 5.3二氧化碳的性質 思考回答:二氧化碳 實驗導課,激發學習興趣。(二)探究新知【展示學習目標】首先學習物理性質,我們學習了氧氣的哪些物理性質?【展示】。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請學生觀察并歸納出通常情況下的色味態。【板書】一、物理性質:1. CO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追問】在什么條件下,二氧化碳都是氣體嗎?請同學們閱讀課本。 2.三態變化: 學生回答閱讀、歸納填寫講學稿。閱讀課本回答 明確目標運用直觀演示和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探究一】它是否溶于水呢?[學生分組實驗]請大家按要求,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閱讀課本實驗步驟:向收集滿CO2的軟塑料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蒸餾水,立即旋緊瓶蓋,充分振蕩,觀察。教師巡視指導,并對學生的成果做出及時、正確地評價。【板書】4.能溶于水。請同學們整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有怎樣的化學性質呢?讓我們繼續開啟探究之旅吧【探究二】傾倒二氧化碳[分組演示實驗]步驟:學生將一瓶二氧化碳倒入點燃一支蠟燭的燒杯中,老師在鐵皮架上固定兩只點燃的蠟燭,放置于一個大燒杯中,將蠟燭遮擋在一側,再使二氧化碳沿著另一側燒杯內壁倒入,觀察現象。【板書】二、化學性質: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設問】二氧化碳能供給呼吸嗎?播放視頻動畫:燈火實驗 小組實驗,記錄現象,得結論。展示成果。 記錄現象,得結論。小組展示成果。1.現象;由下而上依次熄滅2.結論: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CO2密度比空氣大課本上記錄現象及結論 培養動手實驗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動手實驗、合作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探究三】溶解后的秘密[學生分組實驗]【投影】提出問題1:在溶解過程中有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學生分組實驗]取探究一所得液體少量于試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振蕩并觀察。 教師巡視指導,并對小組的成果做出及時、正確地評價。 [提出問題] “是什么物質使石蕊變紅?”[作出假設](1)水;(2)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實驗驗證]教師演示紙花的變色實驗提出問題2:碳酸化學性質是否穩定呢? [學生分組實驗]用酒精燈加熱變紅的液體,觀察現象。 教師歸納總結,并寫出化學方程式。【板書】2.與水反應:CO2+H2O = H2CO3 溶液由 紫→紅H2CO3 = CO2↑+H2O 溶液由 紅→紫【過渡】其實 CO2是一個魔法師,不僅可以悄無聲息地與水反應使石蕊變紅,還可以將一種澄清的液體變成牛奶呢!大家一起來欣賞這奇妙的魔法吧! , 小組實驗,記錄現象代表展示成果。觀察演示實驗,分析得結論,寫化學反應方程式記現象,得出結論,寫出化學方程式。 培養動手實驗、合作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探究四】清水變牛奶[學生分組實驗]請大家按要求,小組合作,完成實驗。閱讀課本實驗步驟:向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吹入二氧化碳氣體(注意:用濾紙做個遮擋燒杯口) 。教師巡視指導,并對小組的成果做出及時、正確地評價。【板書】3.與石灰水反應:(用于檢驗CO2) Ca(OH)2+CO2==CaCO3↓+H2O(白色碳酸鈣)討論以下問題:1.CO2氣體如何檢驗?2.長期放置石灰水的試劑瓶,瓶壁會出現一層白色 物質,這種物質是什么?3.剛抹過石灰漿的墻壁,生上炭火爐時,墻壁反而更潮濕,為什么?4.建筑工人在沒有用完的石灰漿上覆蓋一層土,為什么? 小組實驗,記錄現象,得結論,寫化學反應方程式。代表展示成果。小組討論回答,相互補充,糾正。 培養動手實驗、合作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鞏固應用,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反饋練習1.有關CO2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O2是無色無味氣體,難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C.比空氣重,不能燃燒,一般情況下也不支持燃燒 D.因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2.下列有關CO2的用途中,既與物理性質有關,又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A、制化肥 B、用干冰來人工降雨 C、滅火 D、制純堿3.將干冰放在空氣中,其周圍就會產生大量的白霧,因而舞臺上常用其制造云霧繚繞的環境。干冰能產生白霧的原因是( )A.干冰蒸發出大量的水蒸氣 B.干冰蒸發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氣體 C.干冰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產生了大量的白色氣體 D.干冰蒸發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氣凝結成了小液滴 分析 回答糾正錯誤認知 鞏固反饋查缺補漏知識遷移(四)反思答疑;【投影學習目標】本節課,你是否達成學習目標呢?請留下你疑惑的問題,分發問題條 對照目標,留下存在的問題 反饋學情,反思教學板書設計 5.3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一、物理性質: 1. 通常情況下,CO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2.三態變化:3.密度比空氣大4.能溶于水二、化學性質:1. 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 與水反應:CO2+H2O = H2CO3 溶液由 紫→紅H2CO3 = CO2↑+H2O 溶液由 紅→紫 3. 與石灰水反應:(用于檢驗CO2) Ca(OH)2+CO2==CaCO3↓+H2O (白色沉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