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設計思路第一節化學課的任務是將學生領進化學的大門,知道化學是什么,學習從化學視角看世界,了解學習化學的方法,尤其重要的是讓學生喜歡上化學,愛上化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圍繞學生的平常生活,結合圖片、視頻和講解,使學生認識到化學是研究身邊物質的自然科學,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了解操作、觀察和描述的方法,通過分組實驗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科學意識、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合作意識、合作能力。00后的初中學生大多數沒有看過碳酸氫銨,更談不上親身體驗,必須設置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探究式的演示實驗,推導出碳酸氫銨消失的原因,并將獲得的知識用于指導生產,讓學生體驗學習化學的意義。將課本開放性實驗改成密閉性實驗,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一方面可以觀察到更多的現象,其次可以探究產生的新物質,還有保護空氣的作用,形成環保的意識。展示鋼鐵銹蝕、空氣污染、水污染的圖片與視頻,讓學生認識到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性。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責任感。認識到化學在利用資源、治理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從新材料、新能源、新藥物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對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趣味實驗,強烈刺激學生感官,提高學習興趣,形成期待化學課堂的情感,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學法:實驗)課堂操作設計:小魔術“白紙顯字” 引出課題 問題導引 化肥丟失探究(學法:合作、探究)(正確認識物質,審視生活) 四種材料性質的探究(合理利用資源,改變生活) 新能源、新材料、新藥物(促進科技發展,創造生活)利用化學做一件事(展望未來 ,藍天、青山、碧水,和諧生活)教材分析在江蘇,化學是初三年級的一門起始學科,《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更是化學學科的開篇。教材編寫的內在邏輯是正確認識物質 合理利用物質 制造新物質促進科技發展,一條主線是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認識、利用、制造物質是主線上栓著的三顆珍珠。學習本節內容的目的在于帶領學生打開化學的大門,進入化學課堂,了解化學世界,看到化學與我們自身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關系,認識學習化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催生學習化學的內在動力。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學習化學對認識物質的特性有何幫助。2、了解化學對開發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意義,了解化學對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觀察和描述身邊物質的特性及實驗現象,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2、通過實驗、討論、交流、展示,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協作能力、表述交流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并渴望了解和學習化學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1、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和研究化學的重要意義,激發了解化學的情感,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2、觀察實驗的過程和現象的描述。教學方法:實驗式教學法、問題導引式教學法、合作式教學法。教學用品演示實驗:1、“白紙顯字”: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濾紙、毛筆、2、加熱碳酸氫銨:碳酸氫銨固體、大試管、藥匙、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燒杯、澄清石灰水、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夾)學生實驗:活動與探究:玻璃、有機玻璃、聚酯(飲料瓶),水槽、小刀、水、酒精燈、坩堝鉗、火柴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新課引入】我國的古代化學工藝如:造紙、燒瓷器、制火藥、青銅器文明世界,他們是如何制造的呢?世衛組織向全世界推廣中國的鐵鍋,媒體都在宣傳吸煙有害,這又是為什么呢?要解決這些問題都有耐于一門自然科學,它就是?魔術:“白紙顯字”——化學今天我就帶領大家進入化學之門,看看化學是什么?化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板書】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有親身感受的問題引領,讓學生帶著問題期待性地進入課堂學習,由“白紙顯字”吸引學生的眼球,感覺化學的神奇,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二、實驗探究,提高興趣【展示】(圖片)夏天過后,倉庫碳酸氫銨顯著減少。(文字)倉庫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地面有水,但沒有化肥散落,倉庫門也完好無損,化肥哪去了呢?探究:提出假設:學生1:揮發了。 學生2:夏天溫度高,化肥分解了。【實驗1】加熱碳酸氫銨(實驗改進:用大試管裝碳酸氫銨,固定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進行加熱,氣體用澄清石灰水進行吸收并檢驗)【觀察】邊實驗邊引導學生觀察,養成觀察實驗的習慣,學習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方法。實驗現象:試管中白色固體減少,內壁有水霧出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結論: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提問】如果我是管理員,我應該如何保存碳酸氫銨?【學生】回答【板書】正確認識物質,方法:實驗設計意圖:創設真實情景,引導學生從生產生活中發現問題,了解身邊物質的性質與變化,感受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過渡】只有了解了化肥、農藥、洗滌劑的性質后,我們才可以正確使用它們。鋼鐵是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材料,但每年有總產量近十分之一的鋼鐵銹蝕,2015年我國生產粗鋼11.2億噸,約造成3000億元的巨大損失,因此,正確認識物質的性質,才能合理利用物質。三、合作探究,鞏固興趣【設問】鋼鐵為什么會生銹呢?生銹的條件是什么呢?如何防止生銹呢?請大家完成課后的自主探究。寫出探究報告。【自主探究】鋼鐵生銹條件的探究實驗報告:操作步驟 現象 結論1、取同樣的鐵釘分別用砂紙打磨,再分別放入四支試管中。2、在第一支試管中加入少許蒸餾水,讓鐵釘部分浸入水中。 一周后:3、在第二支試管中加入蒸餾水,讓鐵釘全部浸入水中,并在水表面導入植物油。 一周后:4、在第三支試管中加入干燥劑,用橡皮塞塞緊。 一周后:鐵生銹的條件是設計意圖:鐵生銹條件的探究實驗在課堂上是沒有時間完成的,將其設計成教室實驗,由學生負責觀察和記錄,讓學生親身參與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方法,培養科學探究的意識和精神。【過度】今天,我們課堂上來探究四種材料的性質【活動與探究】探究四種材料的性質。先閱讀實驗要求,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并進行展示與交流。設計意圖:設置《活動與探究》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會性質決定用途,根據性質合理利用資源。建構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實驗學習的化學學習方式和方法。構建溝通、合作、交流與分享的良好空間。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化學知識的方法,授人以“漁”。【過渡】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有機玻璃和聚酯塑料透明、韌性好、易燃,根據這些性質,我們可以更好的利用他們,合理利用資源。【板書】二、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過渡】二氧化硫是工業的重要原材料,但工廠廢氣和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如果排到空氣中,則會形成酸雨,化學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嗎?【觀察與思考】實驗:含硫火柴的燃燒現象: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振蕩燒杯后,燒杯中紅色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過渡】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高錳酸鉀與二氧化硫起了反應,這能給我們什么啟發呢?【學生】1、用化學方法對二氧化硫的含量進行檢測;2、用化學方法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減少酸雨的形成;3、使用不含硫的新能源。【過渡】化學既能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也能幫助我們合理利用資源,還能促進科技發展。我們要認真學習化學,為建設藍天、青山、碧水的美好家園而奮斗。為物質豐富、心情愉悅、身體健康的美好生活而奮斗。設計意圖:環境污染是人類不合理利用資源所造成的,化學可以提供解決污染的有效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意識到學習和使用化學的重要性。【設問】化學是如何促進科技發展的呢?【講述】通過直觀的視頻、圖片、文字介紹,化學制取的新物質能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1、新能源(太陽能汽車、氫能源汽車)的開發促進了汽車工業的革命。2、新藥物(青霉素)的發現推動了保健和醫療科學的發展。3、新材料(硅晶片、光導纖維)的發現推動了通訊科技的發展。【板書】三、化學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設計意圖: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動畫、圖像、聲音有機融合起來,利用多感官刺激,把學生帶入化學世界,感受化學的重要作用和美好前景,引發學生的化學情感。四、趣味實驗,將情感和興趣推向高潮【過度】化學物質與我們天天相伴,化學世界奇妙無比,你想利用化學完成一個什么愿望呢?我想跟大家再認識一下水,最近在網上有人說,一秒鐘內可以讓一瓶礦泉水結成冰,這是真的嗎?【播放】冷凍水結冰視頻設計意圖:用趣味實驗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積極性得到更大的提升,把課堂推向高潮,讓學生非常期待下一節化學課。【結束語】同學們,化學能幫我們正確認識物質、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科技發展,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和驚喜,你想學化學嗎?【板書設計】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方法:實驗) (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方法:合作探究) (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方法:查閱資料)(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操作程序:1、問題引入:我國的古代化學工藝如:造紙、燒瓷器、制火藥、青銅器文明世界,他們是如何制造的呢?世衛組織向全世界推廣中國的鐵鍋,媒體都在宣傳吸煙有害,這又是為什么呢?等等問題都有耐于一門自然科學來解決,它就是—化學2、魔術:“白紙顯字”——化學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進入神奇的化學世界,看看化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3、【板書】第一節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么4、【問題情景】(圖片)夏天過后,倉庫碳酸氫銨顯著減少。(文字)夏天過后倉庫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地面有水,但沒有化肥散落,倉庫門也完好無損,究竟化肥哪去了呢?5、探究:提出假設:【實驗1】加熱碳酸氫銨【觀察】邊實驗邊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結論:【提問】如果我是管理員,應該如何保存碳酸氫銨?【學生】回答6、【過渡】只有了解了化肥、農藥、洗滌劑的性質后,我們才可以正確使用它們。氮氣化學性質很穩定,可用于充填食品包裝袋和燈泡,作保護氣。鋼鐵是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材料,但每年有總產量近十分之一的鋼鐵銹蝕,2015年我國生產粗鋼11.2億噸,約造成3000億元的巨大損失,因此,正確認識物質的性質,才能合理利用物質。7、【設問】鋼鐵為什么會生銹呢?生銹的條件是什么呢?如何防止生銹呢?請大家完成課后的自主探究。寫出探究報告。【過度】今天,我們課堂上來探究三種材料的性質8、【設問】玻璃是應用廣泛的透明材料,能不能用有機玻璃和聚酯塑料代替玻璃呢?9、【活動與探究】探究三種材料的性質。先閱讀實驗要求,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并進行展示與交流。10、【過渡】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有機玻璃和聚酯塑料透明、韌性好、易燃,根據這些性質,我們可以更好的利用他們,合理利用資源。11、【板書】二、化學指導人類合理利用資源13、【過渡】二氧化硫是工業的重要原材料,但工廠廢氣和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如果排到空氣中,則會形成酸雨,化學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嗎?14、【觀察與思考】實驗:含硫火柴的燃燒現象: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振蕩燒杯后,燒杯中紅色高錳酸鉀溶液褪色。15、【過渡】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高錳酸鉀與二氧化硫起了反應,這能給我們什么啟發呢?【學生】1、用化學方法對二氧化硫的含量進行檢測;2、用化學方法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減少酸雨的形成;3、使用不含硫的新能源。16、【過渡】化學既能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物質,也能幫助我們合理利用資源,還能促進科技發展。我們要認真學習化學,為建設藍天、青山、碧水的美好家園而奮斗。為物質豐富、心情愉悅、身體健康的美好生活而奮斗。17、【設問】化學是如何促進科技發展的呢?18、【講述】通過直觀的視頻、圖片、文字介紹,化學制取的新物質能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1、新能源(太陽能汽車、氫能源汽車)的開發促進了汽車工業的革命。2、新藥物(青霉素)的發現推動了保健和醫療科學的發展。3、新材料(硅晶片、光導纖維)的發現推動了通訊科技的發展。15、【板書】三、化學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18、【過度】化學物質與我們天天相伴,化學世界奇妙無比,你想利用化學完成一個什么愿望呢?我想跟大家再認識一下水,最近在網上有人說,一秒鐘內可以讓一瓶礦泉水結成冰,你認為是真的嗎?【播放】冷凍水結冰視頻17、【結束語】同學們,化學能幫我們正確認識物質、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科技發展,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生活和驚喜,你想學化學嗎?有決心學好化學嗎?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