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三課時)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質;2.聯系生活實際,知道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增強環保意識;3.了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初步認識尾氣處理;(2)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演示模擬實驗,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歸納;2.通過討論交流,增強歸納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識生活中煤氣中毒原理,激發對學習化學的興趣;2.培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交流合作的精神。2、教學重難點重點:一氧化碳的性質難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3、教學過程【復習】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兩種。CO2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導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雖然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是由它們的化學式可知:1個二氧化碳分子比1個一氧化碳分子多一個氧原子,這種不同的分子構成,使得它們性質有很大的不同。本節課我們來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質。【展示模型圖】【問題】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有何不同?【活動探究】展示圖片(如圖)①CO通常是_____、_____的_____②CO密度比空氣_____(與空氣接近)③CO______溶于水 【學生回答】CO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倒放,C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9),根據圖二塑料瓶不變化,可知難溶于水。【板書】一、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小結、填表格】色、態、味 溶解性(通常狀況) 密度CO2CO【思考】CO的收集方法?【分析】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而CO只能用排水法,因為難溶于水,且CO密度與空氣接近,且有毒氣體不能用排空氣法。比較CO和CO2的組成,不難看到兩者的組成元素是相同的,但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它們的化學性質是否相同呢?【活動與探究】(展示模擬實驗圖片,學生觀察分析)(幻燈片)展示一瓶盛滿一氧化碳的集氣瓶,讓學生觀察顏色和狀態,然后在貯氣管的導管口點火,觀察火焰的顏色;再將一只內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觀察并分析。現象:①CO燃燒,產生 火焰,放出 。②燒杯內壁澄清石灰水 。【展示圖片、交流】一氧化碳是無色的氣體,一氧化碳可以燃燒,產生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燒杯內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一氧化碳點燃時生成二氧化碳。 【講解并板書】二、化學性質1.具有可燃性:2CO+O22CO2【板書】現象:①產生藍色火焰②放出熱量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提示】注意與前邊學習的純凈氫氣燃燒現象作比較,①產生淡藍色火焰,②放出熱量,③生成無色液滴。那我們知道若點燃不純氫氣,會怎樣?【分析】發生爆炸,也就是說在點燃氫氣等可燃性氣體前,我們得先檢驗氫氣的純度,一樣的,CO具有可燃性,即為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也得檢驗純度【學生做筆記】注:點燃CO前,要先檢驗氣體純度。【追問】CO具有可燃性,都知性質決定用途,那CO的可燃性可用于干嘛呢?【回答】作燃料【介紹】煤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在生活中常用一氧化碳做燃料。而通常呢,我們會看到煤爐里煤層上方的藍色火焰,其實也是一氧化碳在燃燒。那煤層各層發生的化學方程式怎樣?明明煤爐里加入的是煤,成分為碳。上層:2CO+O22CO2中層:C+CO2 2CO下層:C+O2CO2【教師】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發生煤氣中毒,煤氣中毒實際上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嗎 【教師】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而CO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比O2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強200倍,造成生物體內缺氧,所以會出現上述現象,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導致死亡。 【板書】2.有毒性 【討論】1.冬天用煤火取暖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發生煤氣中毒?)2.有人說只要在煤爐上放一盆水,就可以預防煤氣中毒了。這句話正確嗎?3.煤氣廠為什么常在家用煤氣(含有CO)中摻入微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P1224.如發生煤氣泄漏應當怎么辦?能否立即打開排氣扇等電器?5.若有人發生煤氣中毒,應怎么辦? 【總結】1.一定要裝煙囪,注意室內通風(如果煤氣泄漏,室內通風不良,或生煤爐火的房間不裝煙囪,都有可能導致煤氣中毒。)2.不正確,因為CO既不溶于水,也不與水起反應。3.因為CO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且有毒,一旦泄漏不易被發覺。摻入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便于及時發覺煤氣泄漏。4.如果發生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然后開窗通風。不能立即打開排氣扇等電器。(防止電器元件引起的火花引燃煤氣)5.人在一氧化碳達到總體積的0.02%的空氣中,持續2-3h即出現中毒癥狀。一氧化碳中毒時,人會感到全身乏力,頭劇烈疼痛。急救的辦法是將病人移至室外空氣流通的地方。如果中毒嚴重,皮膚還會出現櫻桃紅的斑點,要將病人送至醫院搶救。 【教師】我們探究了一氧化碳的兩大化學性質,它還會有什么性質呢?接下來我們來探究一下CO與CuO反應的實驗。 【展示實驗裝置】【反問】與碳還原氧化銅裝置有何不同?【展示碳還原氧化銅裝置圖】因CO是氣體,反應容器采用玻璃管,一端通入氣體,一端連接澄清石灰水,另外,澄清石灰水后邊連接著另一盞酒精燈。那這套裝置的實驗操作步驟又是怎樣呢?(幻燈片)實驗步驟:1、驗純;2、先通CO;3、點燃酒精燈;4、實驗結束先熄滅酒精燈;5、繼續通CO直到玻璃管冷卻才停止通CO。【演示模擬實驗】觀察現象,并分析。 【學生觀察】 【交流】現象: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這個現象和結論與木炭還原氧化銅的相同。 【提問】同學們能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學生板演】 【追問】該反應是否是還原反應?若是還原反應,哪種物質具有還原性? 【回答】是還原反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板書】3.還原性: 1)現象:①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變成了紅色, ②集氣瓶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化學方程式: CO+CuOCu+CO2【追問】既然CO具有還原性,那它有什么用途?【板書】3)用途:可以用于冶煉金屬。【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下這個實驗的一些注意點【板書】4)操作順序:驗純→通CO →加熱→停止加熱→停止通CO【交流】有什么注意事項,思考以下問題:①通CO前,應檢驗 ;②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其目的是 ;③實驗開始時,為什么要先通CO再加熱?排盡玻璃管內的 ,避免 混合加熱時發生爆炸。④結束時,為什么要先停止加熱,后繼續通CO,直到玻璃管冷卻時才停止通一氧化碳?防止 進入玻璃管,使 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銅。⑤如何處理尾氣?為什么要進行尾氣處理 ( 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燈點燃尾氣是防止未與氧化銅充分反應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氣中,污染環境。)【強調】第二盞酒精燈得最先點燃,最后熄滅。【思考】可有其他處理尾氣的方式?【講解】可在導管口連接一小氣球,將尾氣收集。【小結】①實驗前檢驗CO的純度(防止爆炸)②做到“兩先兩后”:先通CO后點燃酒精燈(將玻璃管內的空氣排盡)實驗結束先熄滅酒精后繼續通CO至玻璃管冷卻(防止灼熱的Cu被空氣中的O2重新氧化生成CuO)③需要尾氣處理裝置。(防止通入的CO污染空氣,將CO轉化成CO2)【板書】①②③(口訣:CO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前者顛倒會爆炸,后者顛倒會氧化)【教師】大家能否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板書】CO+CuOCu+CO2 、 CO2 + Ca(OH)2 ==CaCO3↓+H2O、 【回答】同焦炭一樣,在工業上可用來煉鐵。 【反思】本課題我們探究了哪些知識 【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一氧化碳的三大化學性質:可燃性、毒性、還原性。另外鍛煉了大家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作業】1.歸納CO2和CO的化學性質,并歸納出區別方法2.完成新課程相關內容4、板書設計一氧化碳一、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二、化學性質1.具有可燃性: 2CO+O22CO2現象:①產生藍色火焰②放出熱量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2.有毒性3.具有還原性1)現象:玻璃管內黑色的粉末變成紅色,集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2)化學方程式: CO+CuOCu+CO23)用途:用于冶煉金屬4)操作順序:5)注意事項:口訣:CO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前者顛倒會爆炸,后者顛倒會氧化6)有關化學方程式===高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