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生物新教材(2019)生物必修2微專題(3)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律及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實驗設計學案(Word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生物新教材(2019)生物必修2微專題(3)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律及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實驗設計學案(Word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生物新教材(2019)生物必修2微專題(3)
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律及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實驗設計
一、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律
1.判定遺傳病的類型
(1)確定是否為細胞質遺傳
若系譜圖中母親患病,子女全患病;母親正常,則子女全正常,與父親是否患病無關,則很可能是細胞質遺傳。如圖所示:
(2)確定是否為伴Y染色體遺傳
①若系譜圖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親、兒子全為患者,則為伴Y染色體遺傳。如圖所示:
②若系譜圖中,患者有男有女,則不是伴Y染色體遺傳。
(3)確定是顯性遺傳還是隱性遺傳
①“無中生有”是隱性遺傳病,如圖1。
②“有中生無”是顯性遺傳病,如圖2。
(4)確定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X染色體遺傳
①在已確定是隱性遺傳的系譜圖中,主要參照“女患者”
a.若女患者的父親和兒子都患病,則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如圖3。
b.若女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中有正常的,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如圖4。
②在已確定是顯性遺傳的系譜圖中,主要參照“男患者”。
a.若男患者的母親和女兒都患病,則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如圖5。
b.若男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中有正常的,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圖6。
(5)若系譜圖中無上述特征,只能從可能性大小推測
①若該病在代與代之間呈連續遺傳,則最可能為顯性遺傳病;再根據患者性別比例進一步確定,如圖所示:
②如圖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2.關于“患病男孩”與“男孩患病”的概率計算
(1)常染色體遺傳
如果控制某遺傳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由于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是自由組合的,則: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伴性遺傳
如果控制某遺傳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由于該性狀與性別聯系在一起,則: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
例1 以下為判斷遺傳病類型的常用“突破口”(不考慮X、Y同源區段,陰影個體為患者)。請將判斷結果填寫在橫線上。
答案 ①常染色體隱性 ②常染色體顯性 ③常染色體顯性或伴X染色體顯性 ④常染色體隱性或伴X染色體隱性 ⑤伴X染色體隱性 ⑥伴X染色體顯性
例2 如圖為某家庭的遺傳系譜圖,已知該家庭中有甲、乙兩種遺傳病,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存在代代遺傳的特點
B.乙病為紅綠色盲,在人群中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
C.Ⅱ-4為甲病攜帶者的概率是,為乙病攜帶者的概率是
D.若Ⅱ-4和Ⅱ-5再生一個孩子,其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答案 D
解析 由系譜圖中Ⅱ-4和Ⅱ-5正常,生下患甲病女孩Ⅲ-6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乙病是紅綠色盲,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A、B錯誤;對于甲病(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Ⅱ-4是雜合子(Aa),Ⅱ-4為甲病攜帶者的概率為1,C錯誤;對于乙病(設相關基因用B、b表示),Ⅱ-4是攜帶者(XBXb)的概率是,Ⅱ-4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XB,Ⅱ-5的基因型為AaXBY,二者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D正確。
二、判斷基因所在位置的實驗設計
1.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判斷方法
(1)位置關系
①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圖甲和乙:
 
②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圖丙:
(2)判斷方法
①自交法:如果雙雜合子自交,后代表型分離比符合3∶1或1∶2∶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后代表型分離比符合9∶3∶3∶1,則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測交法:雙雜合子與雙隱性純合子測交,如果測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測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1∶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2.判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
(1)在已知顯隱性性狀的條件下,可設置雌性隱性性狀個體與雄性顯性性狀個體雜交
(2)在未知顯性性狀(或已知)條件下,可設置正反交雜交實驗
①若正、反交結果相同,則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②若正、反交結果不同,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3.判斷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段上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
隱♀×(純合)顯♂
4.判斷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還是位于常染色體上
用“純合隱性雌×純合顯性雄”進行雜交,獲得的F1全表現為顯性性狀,再讓F1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獲得F2,觀察F2的表型情況。即
例3 科學家在研究果蠅的突變體時,發現其常染色體上有顯性基因A控制卷翅(a控制正常翅)和顯性基因F控制星狀眼(f控制正常眼),均屬于純合致死基因。現讓基因型為AaFf的兩只雌、雄果蠅進行交配,欲定位A/a,F/f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有如圖所示三種情況)。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乙、丙中基因A/a,F/f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若雜交后代有3種表型,比例為1∶2∶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甲所示
C.若雜交后代有4種表型,比例為4∶2∶2∶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乙所示
D.若雜交后代有2種表型,比例為1∶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丙所示
答案 C
例4 (2020·黑龍江鶴崗一中月考)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方法1:純合顯性雌性個體×隱性雄性個體→F1
方法2:隱性雌性個體×純合顯性雄性個體→F1
結論: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
②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雄性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③若子代雄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④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
A.“方法1+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B.“方法1+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C.“方法2+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D.“方法2+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答案 C
解析 從方法設計上講,方法1達不到設計目的,因為不管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結果都為子代雌雄全表現顯性性狀;方法2的設計是正確的,假設控制某一相對性狀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那么隱性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Xa,純合顯性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YA,XaXa×XAYA→XAXa、XaYA,則得出結論①,假設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XaXa×XAY→XAXa、XaY,則得出結論②。因此“方法2+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
1.如圖是人類某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
B.該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
C.由于后代中只有男性患者,因此該病一定為伴性遺傳
D.該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或隱性基因
答案 C
解析 由系譜圖可知,父親和兒子均患病,女兒和母親均不患病,則該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該病可能為伴性遺傳病,也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病,C不正確。
2.(2019·江蘇泰州高二下月考)如圖為某遺傳病的家系圖,現已查明Ⅱ3不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Ⅰ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
B.Ⅱ2一定攜帶該致病基因
C.Ⅲ1的致病基因的獲得途徑是Ⅰ1→Ⅱ2→Ⅲ1
D.Ⅱ2和Ⅱ3再生一個女孩患病的概率為1/2
答案 D
解析 由題意可知,Ⅱ2和Ⅱ3生出的Ⅲ1患病,且Ⅱ3不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可以判斷該遺傳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設該致病基因為a,則Ⅰ1和Ⅱ2的基因型均為XAXa,Ⅱ2一定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A、B正確;Ⅲ1的基因型為XaY,其致病基因的獲得途徑是Ⅰ1→Ⅱ2→Ⅲ1,C正確;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別為XAXa和XAY,他們所生女兒的基因型為XAXA或XAXa,均表現正常,即Ⅱ2和Ⅱ3再生一個女孩患病的概率為0,D錯誤。
3.(2020·海南中學高一模擬)一只雌鼠的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發生突變,使野生型變為突變型。該雌鼠與野生型雄鼠雜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變型。假如僅通過一次雜交實驗鑒別突變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則F1的雜交組合最好選擇(  )
A.野生型(雌)×突變型(雄)
B.野生型(雄)×突變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變型(雌)×突變型(雄)
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意分析,雌鼠染色體上的基因成對存在,某一個基因的突變就發生性狀改變,可以得知發生的是顯性突變。野生型雌鼠與突變型雄鼠雜交,若后代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變型,則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若后代性狀與性別無關聯,則突變基因在常染色體上。
4.(2019·山東師大附中期中)如圖為果蠅性染色體結構簡圖。要判斷果蠅某伴性遺傳基因位于片段Ⅰ上還是片段Ⅱ—1上,現用一只表型是隱性的雌果蠅與一只表型為顯性的雄果蠅雜交,不考慮突變,若后代:①雌性為顯性,雄性為隱性;②雌性為隱性,雄性為顯性,可推斷①、②兩種情況下該基因分別位于(  )
A.片段Ⅰ;片段Ⅰ
B.片段Ⅱ—1;片段Ⅰ
C.片段Ⅱ—1或片段Ⅰ;片段Ⅱ—1
D.片段Ⅱ—1或片段Ⅰ;片段Ⅰ
答案 D
解析 根據題意分析,現用一只表型是隱性的雌果蠅與一只表型為顯性的雄果蠅雜交,如果基因位于片段Ⅰ上,則雄性可以有3種基因型(XY上都是顯性基因,X上是顯性基因、Y上是隱性基因,X上是隱性基因、Y上是顯性基因),所以后代有以下幾種情況:雌性和雄性都為顯性,雌性為顯性、雄性為隱性,雌性為隱性、雄性為顯性,①、②兩種情況都可能出現;如果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則后代雌性為顯性,雄性為隱性,符合①的結果。所以①、②兩種情況下該基因分別位于片段Ⅱ—1或片段Ⅰ、片段Ⅰ上,故選D。
5.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其體色、翅型、眼色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灰身對黑身為顯性、紅眼對白眼為顯性。用一只灰身長翅紅眼雌果蠅與一只黑身長翅白眼雄果蠅雜交,對所得的大量子代表型進行統計,雌雄果蠅表型及比例均如下表所示,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
F1 紅眼∶白眼 長翅∶殘翅
灰身 1∶1 3∶1
黑身 1∶1 3∶1
A.不能確定體色與眼色基因是否獨立遺傳
B.不能確定體色與翅型基因是否獨立遺傳
C.不能確定體色與眼色基因是否為伴X染色體遺傳
D.不能確定控制翅型的基因是否為伴X染色體遺傳
答案 C
解析 體色與眼色相關基因雙顯與雙隱雜交,子代4種表型比例相等,故兩者為自由組合;體色與翅型若連鎖則不可能出現題表所示比例;體色與眼色相關親本顯雌隱雄雜交,子代出現1∶1的比例,既可能是常染色體遺傳也可能是伴X染色體遺傳;長翅雌雄雜交,子代出現了隱性雌果蠅,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遺傳,只能是常染色體遺傳。
6.馬的毛色中,栗色與白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栗色馬與若干匹純種白馬雜交,生出的若干匹馬中,大量統計發現只有兩種表型,為雌性栗色馬和雄性白馬且比例接近于1∶1,據此可以判斷(  )
A.栗色為顯性性狀,且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
B.栗色為顯性性狀,且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可能只位于X染色體上
C.白色為顯性性狀,且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
D.白色為顯性性狀,且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可能只位于X染色體上
答案 B
解析 由題可知,雄性栗色馬與純種雌性白色馬雜交,后代雌性全為栗色馬,雄性全為白色馬且比例接近于1∶1,說明這對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為伴X染色體遺傳(設相關基因用B、b表示)。如果栗色為隱性性狀,則親本為XbY×XBXB,后代雌雄馬都是XB_即為白色馬,這與題干信息矛盾,說明栗色為顯性性狀。綜上分析,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登封市| 灌阳县| 鹿邑县| 奈曼旗| 临安市| 南靖县| 如东县| 吉木乃县| 黄龙县| 登封市| 和硕县| 都匀市| 额济纳旗| 色达县| 平陆县| 海安县| 江油市| 东莞市| 高要市| 旺苍县| 韶关市| 韶山市| 屏南县| 阿拉善右旗| 鄄城县| 蛟河市| 博乐市| 惠来县| 根河市| 阆中市| 县级市| 尉氏县| 元氏县| 邵武市| 内黄县| 古田县| 大庆市| 东辽县| 屏南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