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生物新教材(2019)生物必修2微專題(4)第3章 基因的本質 微專題—DNA復制與細胞分裂中的染色體標記問題學案(Word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生物新教材(2019)生物必修2微專題(4)第3章 基因的本質 微專題—DNA復制與細胞分裂中的染色體標記問題學案(Word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生物新教材(2019)生物必修2微專題(4)
DNA復制與細胞分裂中的染色體標記問題
一、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的標記情況
用15N標記細胞的DNA分子,然后將其放到含14N的培養液中進行兩次有絲分裂,情況如圖所示(以一對同源染色體為例):
由圖可以看出,第一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兩個細胞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呈“雜合狀態”,即15N/14N-DNA;第二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有多種可能性,可能子細胞的所有染色體都含15N,也可能子細胞的所有染色體都不含15N。即子細胞含有15N的染色體為0~2n條(體細胞染色體為2n條)。
例1 1個不含15N的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在含15N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轉入不含15N標記的培養液中繼續培養至第二個細胞周期的分裂中期,下圖能正確表示該細胞分裂中期的是(只考慮其中一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  )
答案 D
解析 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將1個不含15N的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放入含15N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培養一個細胞周期的時間,則第一個細胞周期結束后每條染色體的DNA上均有一條鏈有15N標記,一條鏈沒有15N標記,取出細胞,移到不含15N標記的培養液中,經過DNA復制后,第二個細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其中一條染色單體的DNA的一條鏈含15N標記,一條鏈沒有15N標記,而另一條染色單體上的DNA的兩條鏈均不含有15N標記,D項正確。
例2 用32P標記了某玉米體細胞(正常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完成了兩次細胞分裂。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第一次細胞分裂的中期,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數和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數分別是20和20
B.在第二次細胞分裂的后期,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數和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數分別是40和40
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中染色體上的DNA都是有一條鏈含32P,另一條鏈不含32P
D.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四個子細胞中含32P的染色體數從0到20都有可能
答案 B
解析 第二次分裂前的間期,DNA進行復制,形成的染色體中一個DNA的兩條鏈均含31P,另一個DNA中一條鏈含有32P,另一條鏈含31P,在第二次細胞分裂的后期,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條數是40,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是20,B錯誤。
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標記情況
用15N標記細胞的DNA分子,然后將其放到含14N的培養液中進行正常減數分裂,情況如圖所示(以一對同源染色體為例):
由圖可以看出,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連續分裂兩次,DNA只復制一次,所以四個子細胞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呈“雜合”狀態,即15N/14N-DNA,子細胞的所有染色體都含15N。
例3 假設某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的全部染色體DNA分子均用15N標記,然后培養在含14N的培養基中,則該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子中,含15N標記的精子數目為(  )
A.0 B.2 C.4 D.8
答案 C
解析 根據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可知,模板鏈是含15N的DNA鏈,原料是含14N的脫氧核苷酸,復制一次后,每個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有15N,另一條鏈含有14N,因此在減數分裂產生的四個精子中,每一個精子中的DNA組成都是一條鏈含15N,另一條鏈含14N,所以減數分裂形成的四個精子中所有的DNA均含有15N,C正確。
例4 將全部DNA分子雙鏈經32P標記的某雄性動物的1個細胞(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2n=20)置于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下列有關推斷正確的是(  )
A.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1個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為40條
B.若進行減數分裂,減數分裂Ⅱ后期,1個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為40條
C.若進行有絲分裂,則4個子細胞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
D.若進行減數分裂,則4個子細胞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
答案 D
解析 若進行有絲分裂,當細胞處于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時,1個細胞中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為20條,A錯誤;若進行減數分裂,減數分裂Ⅱ后期,著絲粒分裂,所以1個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為20條,B錯誤;若進行有絲分裂,當細胞處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時,染色單體分開,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也隨機進入2個細胞,所以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的4個子細胞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有2個或3個或4個,C錯誤;若進行減數分裂,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DNA只復制一次,因此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D正確。
1.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基中繼續分裂至中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  )
A.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被標記
B.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單體被標記
C.只有半數的染色體中一條單體被標記
D.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不被標記
答案 B
2.(2019·湖南重點中學演練)BrdU在DNA復制過程中能替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由于含BrdU的情況不同,染色單體著色的深淺也不同:當DNA只有一條單鏈摻有BrdU時,則染色單體著色深;當DNA的兩條單鏈都摻有BrdU時,則染色單體著色淺。現將豌豆根尖分生區細胞放在含有BrdU的培養基中培養,對處于不同細胞周期的細胞進行染色、制片后,在顯微鏡下可觀察每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的著色情況。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此實驗中,DNA中的堿基A可以與堿基T、BrdU進行配對
B.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中的染色單體均著色深
C.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中一條染色單體為深色,另一條為淺色
D.第三次分裂的中期,不可能出現每條染色體中的染色單體均著色淺的細胞
答案 D
解析 由于DNA是半保留復制,在此實驗中DNA復制時,DNA中的堿基T可以與堿基A進行配對,由于BrdU在DNA復制過程中能替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因此堿基A可以與堿基T、BrdU進行配對,A正確;在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上的每個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不含BrdU,另一條單鏈含有BrdU,所以染色單體均著色深,B正確;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條染色體上的兩個DNA分子的情況是:一個DNA分子的兩條單鏈均含BrdU;另一個DNA分子的一條單鏈含BrdU,另一條單鏈不含BrdU,所以每條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中一條著色深,一條著色淺,C正確;第二次細胞分裂過程中,著絲粒分裂后,若著色淺的染色體均移向了同一極,則該細胞在下一次分裂中期時,每條染色體中的染色單體均著色淺,D錯誤。
3.用32P標記玉米細胞(正常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讓其分裂n次,若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數和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數分別是40和2,則該細胞至少是處于第幾次分裂的分裂期(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答案 C
解析 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玉米細胞含20條染色體,第一次有絲分裂后期,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為40條;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有20條染色體,有40條染色單體,而其中的一半,即20條具有32P標記。當細胞處于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時,染色單體分開,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也隨機進入2個細胞,而子細胞分到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的數目為0~20條。而第三次分裂是以第二次分裂后的子細胞為前提,因此第三次有絲分裂的分裂期,被32P標記的染色體在0到20條之間。
4.將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標記的1個精原細胞,在只供給含31P的原料中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再各自進行減數分裂。則最終所產生的八個精子中,被32P標記的精子可能有(  )
A.2或4個 B.2、4或6個
C.4、6或8個 D.4個
答案 D
解析 由題干可知:1個精原細胞中2個DNA分子都用32P標記,在供給含31P的原料中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產生兩個子細胞,這兩子細胞含有的兩個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有32P,一條鏈含有31P;兩個子細胞再在31P的環境中各自進行減數分裂,在減數分裂前的間期,DNA進行復制,每個細胞中的兩個DNA分子經過復制形成四個DNA分子,這四個DNA分子中,有兩個DNA是一條鏈含有32P,一條鏈含有31P,還有兩個DNA只含31P。減數分裂結束后,這四個DNA分子平均分配給四個精子,每一個精子只含一個DNA分子,因此每個細胞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子,其中有兩個精子既含32P,也含31P,還有兩個精子只含31P,即被32P標記的精子有4個。
5.某生物的1個精原細胞(含8條染色體)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后置于含14N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細胞分裂得到4個子細胞。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含15N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50%
B.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含15N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100%
C.若進行有絲分裂,則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中含14N的染色單體有8條
D.若進行減數分裂,則減數分裂Ⅱ中期細胞中含14N的染色單體有4條
答案 B
解析 由分析可知,若細胞進行2次有絲分裂,含15N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50%或75%或100%,A錯誤;若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都含15N染色體,B正確;若進行有絲分裂,經過一次細胞分裂后,形成的2個子細胞中的DNA分子都是15N/14N,再復制一次形成的DNA分子分別是15N/14N、14N/14N,中期時存在于2條染色單體上,則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單體有16條,C錯誤;若進行減數分裂,則減數分裂Ⅱ中期每條染色體上的2條染色單體都含有14N,所以含14N的染色單體有8條,D錯誤。
6.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被標記的某動物的睪丸細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別標記為紅、黃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別標記為藍、綠色。①③細胞都處于染色體向兩極移動的時期。不考慮基因突變和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  )
A.①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的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
B.③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的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1個
C.②時期的初級精母細胞中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
D.圖中精細胞產生的原因是減數分裂Ⅰ或減數分裂Ⅱ過程異常
答案 C
解析 ①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此時細胞每一極都含有該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的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1個,A錯誤;③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根據精細胞的基因組成可知,此時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的都有紅(A)、藍(B)、綠(b)色熒光點,各1個,B錯誤;經過間期DNA的復制,初級精母細胞中的基因數目加倍,因此②時期的初級精母細胞中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C正確;圖中精細胞產生的原因是減數分裂Ⅰ過程異常,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金湖县| 盐边县| 和静县| 那曲县| 库尔勒市| 绥棱县| 蓬安县| 开平市| 宾阳县| 六安市| 丽江市| 寿阳县| 西丰县| 田东县| 正安县| 龙陵县| 西畴县| 酉阳| 永年县| 哈尔滨市| 通榆县| 台东县| 临夏县| 田东县| 伊金霍洛旗| 穆棱市| 桓仁| 始兴县| 临城县| 芦山县| 突泉县| 商水县| 凤庆县| 南投市| 庄浪县| 盐边县| 赤壁市| 平度市| 襄垣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