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人教(2019)生物必修2同步學案4.2 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系一、基因表達產物與性狀的關系1.間接途徑: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1)途徑:基因酶的合成代謝過程生物體的性狀。(2)舉例①豌豆的圓粒與皺粒圓粒豌豆:淀粉含量高→成熟時吸水脹大;皺粒豌豆: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插入的DNA序列打亂→淀粉分支酶異常,活性大大降低→淀粉合成受阻,含量降低→成熟時失水皺縮。②人白化病的形成:編碼酪氨酸酶的基因異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酪氨酸不能轉變為黑色素→表現出白化癥狀。2.直接途徑: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1)途徑:基因蛋白質的結構生物體的性狀。(2)舉例囊性纖維化:編碼CFTR蛋白(一種轉運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CFTR蛋白結構與功能異常→支氣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細菌在肺部大量繁殖,最終使肺功能嚴重受損。(1)基因只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基因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性狀的( )答案 (1)× (2)√如圖表示基因與性狀之間的關系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①和②分別代表什么過程?兩者合稱是什么?提示 ①代表轉錄,②代表翻譯,兩者合稱基因的表達。(2)囊性纖維化患者肺功能嚴重受損,其患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 囊性纖維化的直接原因是CFTR蛋白結構異常;根本原因是編碼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二、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與細胞分化1.基因類型(1)在所有細胞中都能表達的基因:指導合成的蛋白質是維持細胞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如核糖體蛋白基因、ATP合成酶基因。(2)只在某類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島素基因。2.細胞分化的本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3.細胞分化的結果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導致來至同一個體的體細胞中mRNA和蛋白質不完全相同,從而導致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和功能。(1)細胞分化形成的細胞一般會保持分化后的狀態,不可逆轉( )(2)在一個細胞中所含的基因都一定表達( )(3)同一個體的不同組織細胞形態、功能不同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4)不同個體的不同組織細胞形態、結構不同是基因不同造成的( )答案 (1)√ (2)× (3)√ (4)√根據課本P72的思考·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這三種細胞的基因組成是否相同?它們合成的蛋白質種類是否相同?提示 這三種細胞都屬于同一只雞的體細胞,是經過有絲分裂而來的,因此基因組成相同,但合成的蛋白質種類不同。(2)三種細胞中都有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胰島素基因,但是都只檢測到了一種基因的mRNA,這說明了什么?提示 在高度分化的體細胞中,基因是選擇性表達的。(3)是不是這三類細胞中表達的基因完全不相同?如不是,請舉例說明。提示 不是。控制細胞基本生命活動的基因在所有細胞中都能表達,如核糖體蛋白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三、表觀遺傳及基因與性狀的對應關系1.表觀遺傳(1)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表觀遺傳。(2)表觀遺傳現象普遍存在于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衰老的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3)表觀遺傳的類型有DNA的甲基化;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等。(4)實例:蜂王和工蜂。2.基因與性狀間的對應關系(1)基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2)生物體的性狀還受環境條件的影響。(3)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表達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地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1)表觀遺傳現象由于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改變,因此生物體的性狀也不會發生改變( )(2)吸煙會導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 )(3)表觀遺傳現象比較少見,不能普遍存在于生物體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 )(4)基因與性狀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5)生物體的一個性狀有時受多個基因的影響( )答案 (1)× (2)√ (3)× (4)× (5)√牽牛花的顏色主要是由花青素決定的,如圖為花青素的合成與顏色變化途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反映了基因控制生物體性狀的哪條途徑?除此之外,另一條途徑是什么?提示 圖中反映的途徑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另一條途徑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2)牽牛花的顏色是只由一對基因控制的嗎?提示 不是。牽牛花的顏色是由多對基因共同控制的。(3)牽牛花的顏色還與細胞中的pH有關,這說明了什么?提示 生物體的性狀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1.生物體的性狀受DNA或RNA控制,但靠蛋白質來體現。2.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兩條途徑:一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二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3.同種生物的不同細胞中,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mRNA的種類和數量不同,但tRNA、rRNA的種類沒有差異。4.一般而言,一個基因決定一個性狀,但有些基因可決定或影響多個性狀,一個性狀也可受多個基因影響。5.生物體的性狀是由基因和環境條件共同決定的。6.表觀遺傳普遍存在于生物體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1.如圖為脈孢霉體內精氨酸的合成途徑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精氨酸的合成只受一對基因的控制B.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C.若基因②不表達,則基因③和④也不表達D.四個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答案 B2.(2020·鄭州模擬)下列關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中心法則總結了遺傳信息在細胞內的DNA、RNA和蛋白質間的傳遞規律B.基因與基因之間是獨立的,不會相互作用C.基因控制性狀,基因改變則性狀也一定隨之改變D.編碼CFTR蛋白的基因增加了3個堿基,導致CFTR蛋白缺少一個苯丙氨酸而患囊性纖維化答案 A解析 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表達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地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B錯誤;基因控制性狀,但是基因的改變不一定引起性狀的改變,C錯誤;機體患囊性纖維化是編碼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從而導致CFTR蛋白缺少一個苯丙氨酸,D錯誤。3.下列關于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如白化病的發病機理B.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如豌豆的圓粒和皺粒的形成C.基因中堿基排列順序不發生改變也可能會導致生物體性狀的改變D.生物體的性狀除了受基因控制外,還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答案 B解析 豌豆的圓粒和皺粒的形成,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故B錯誤。4.豌豆種子有圓粒和皺粒兩種,如圖為圓粒種子形成機制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顯示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B.當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時,細胞內淀粉的含量會上升C.皺粒種子中蔗糖含量相對更高,味道更甜美D.圖中①②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有差異答案 B解析 當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時,會導致淀粉分支酶異常,活性大大降低,從而使淀粉的含量下降,B錯誤;皺粒種子中淀粉含量相對較低,而蔗糖含量相對較高,種子的甜度增加,C正確;圖中①②過程分別為轉錄和翻譯,都會發生堿基互補配對,其中轉錄過程中有T和A配對,而翻譯過程中沒有,D正確。5.表觀遺傳現象產生的原因不包括( )A.DNA中基因的甲基化B.DNA中基因的堿基序列改變C.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生甲基化D.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生乙酰化答案 B解析 除了DNA甲基化,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飾也會影響基因的表達而產生表觀遺傳現象。但表觀遺傳時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變化。6.果蠅的翅有長翅和殘翅兩種,分別由基因A和a控制。遺傳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長翅果蠅幼蟲正常的培養溫度為25 ℃,將孵化后4~7天的長翅果蠅幼蟲放在35~37 ℃的環境中處理6~24小時后,得到了一些殘翅果蠅,這些殘翅果蠅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產生的后代仍然是長翅果蠅。請回答下列問題:(1)果蠅的長翅和殘翅是一對________性狀,控制這一性狀的基因互為______________。(2)長翅果蠅幼蟲經處理后得到的殘翅果蠅的遺傳物質________(填“發生”或“未發生”)改變,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溫度影響果蠅翅的發育,主要是因為溫度影響果蠅發育過程中________的活性,而這種物質又是由基因經______________過程合成的。(4)此實驗說明生物體的性狀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結果。答案 (1)相對 等位基因 (2)未發生 這些殘翅果蠅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產生的后代仍然是長翅果蠅 (3)酶 轉錄和翻譯 (4)基因和環境共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