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2.1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2.1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組成細胞的分子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學目標
說出組成細胞的元素都來自自然界,但各元素相對含量又與無機環境不同
說出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和主要微量元素,說出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主要種類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進行實驗操作,觀察結果基于實驗簡述組成細胞的物質的特殊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教學難點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教學安排
教案、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生石花”是一種生物,自然界的石頭形態與生石花相似,但沒有生命的各種特征;“大熊貓”是生物,熊貓玩偶不是生命,“阿爾法狗”智能機器人也不是生命。提問“什么是生命?”為什么細胞能表現出生命特征?是組成細胞的分子有什么特殊之處嗎?
新課講授
組成細胞的元素
組成細胞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能找到 種類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細胞與無機環境中的各種化學元素的相對含量差別很大 含量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分類和地位
細胞中的元素
注意:(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劃分的依據是含量的多少,而不是生理作用,含量少的不一定不重要。
都是基于大量不同種類細胞的統計結果所得出,單獨分析某一細胞,微量元素的含量不一定比大量元素低。
(2)鉛(Pb)、汞(Hg)在細胞中含量也很低,但不屬于微量元素,因為它們并不是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前提是必需元素。
元素缺乏與疾病的相關性:
缺Fe:人體患貧血;果樹患黃葉病
缺Ca:成年人缺鈣患骨質疏松癥;人血液中缺鈣會出現抽搐現象
缺I:人幼年患呆小癥;成年患甲狀腺腫大(大脖子?。?br/>缺B:花而不實(只開花不結果)
缺Mg:影響植物葉綠素的合成,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
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O>C>H>N
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C>O>N>H
來源和去向
(1)最終來源:無機環境中有選擇的吸收
(2)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數以離子形式
(3)生物體直接或間接獲得無機環境中元素方式不同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分類和地位
區分:一般有機物是指除了CO2、碳酸鹽及碳酸以外的含碳化合物。
特點
不同生物組織的細胞中各種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別
例如:梨的果實細胞中糖類和水等物質多,不含葉綠素
應用
日常膳食中做到合理搭配,以滿足機體的營養需要
探究: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一)實驗原理:
顯色反應------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相關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①還原糖 + 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50-65℃水浴加熱)
還原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乳糖、半乳糖 非還原糖:蔗糖、淀粉
②脂肪 + 蘇丹Ⅲ→橘黃色
③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紫色((與肽鍵反應)
(二)材料選擇及實驗操作步驟:無色或接近無色
1.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性糖類
①實驗材料:梨勻漿,葡萄勻漿,白蘿卜勻漿 甜菜、甘蔗、西瓜 ×
②試劑:斐林試劑
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
1)性質不穩定,現配現用
2)原理:利用新制的Cu(OH)2與還原糖反應生成Cu2O磚紅色沉淀,
還原糖+Cu(OH)2
③檢測方法步驟
1)向試管內注入2mL待測組織樣液。
2)向試管內注入1mL斐林試劑(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后再注入)。
3)將試管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水浴加熱約2min。
4)觀察試管中出現的顏色變化。
④實驗現象
2.脂肪的檢測和觀察
1)實驗原理:脂肪 + 蘇丹Ⅲ→橘黃色
2)實驗材料:花生種子 芝麻、油菜種子 ×
3)試劑:蘇丹Ⅲ染液(質量濃度為0.01g/ml)
4) 檢測的方法步驟
制作子葉臨時切片,用顯微鏡觀察子葉細胞的著色情況。
取材:花生種子浸泡3-4h
→切片:花生子葉橫切面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在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
→制片:
①先滴2-3滴蘇丹Ⅲ染液,染3min,吸水紙吸去染液
②再滴1-2滴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溶于酒精)
③吸水紙吸去多余酒精后,滴一滴蒸餾水
④蓋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
→觀察:先低后高
5)實驗現象(如下圖)
結果:脂肪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
3.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
1)實驗原理: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紫色 蛋白質(肽鍵)與堿性條件下的Cu2+產生紫色絡合物
2)實驗材料:豆漿、雞蛋清稀釋液、鮮肝提取液
3)試劑:雙縮脲試劑 (先A液,后B液)
A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 B液: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
4)檢測的方法步驟
①向試管內注入2mL待測組織樣液。(蛋白質樣品要稀釋)
②向試管內注入雙縮脲試劑A液1mL ,搖勻。(創造堿性環境)
③向試管內注入雙縮脲試劑B液4滴,搖勻。
CuSO4用量、濃度都低,避免產生Cu(OH)2藍色沉淀干擾顏色反應
實驗現象(如右圖)
比較項目 斐林試劑 雙縮脲試劑
成分 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 A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 B液: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
實驗方法 甲、乙兩液等量混勻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搖勻,再加B液4滴搖勻
反應原理 還原糖將Cu(OH)2還原為Cu2O沉淀 肽鍵在堿性條件下與Cu2+反應生成紫色絡合物
反應條件 50~65℃水浴加熱 不需加熱
反應現象 藍色→棕色→磚紅色 淺藍色→紫色
實驗易錯點提示
(1)唯一需要加熱——還原糖鑒定,且必須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若不加熱則無磚紅色沉淀出現。
(2)非還原糖(如蔗糖)+斐林試劑的現象不是無色而是淺藍色Cu(OH)2的顏色。
(3)唯一需要顯微鏡——脂肪鑒定,實驗用50%酒精的作用——洗去浮色。
(4)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須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須稀釋,防止其粘在試管壁上不易刷洗;且該實驗應預留部分組織樣液做對比。
課堂小結
課堂練習
1.現提供可配制斐林試劑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餾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試劑及必需的實驗用具,可靈活地鑒別出下列哪些物質 (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胃蛋白酶 ④R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2.下列有關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三個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脂肪的檢測需要使用酒精溶液
B.還原糖的檢測需要水浴加熱到50~65 ℃
C.檢測還原糖、蛋白質所用試劑的使用方法相同
D.三個實驗的顯色結果均不相同
3.下圖為檢測蛋白質的流程圖,其中甲、乙、丙、丁的含義分別是 (  )
A.黃豆漿、雙縮脲、1 mL、4滴
B.花生種子研磨液、雙縮脲、4滴、1 mL
C.黃豆漿、雙縮脲、4滴、1 mL
D.花生種子研磨液、斐林試劑、1 mL、4滴
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主要以記憶背誦為主,難點在于實驗探究,從實驗原理、材料選擇、試劑選擇等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記憶通過習題的處理,發現學生對知識只停留在機械記憶層面,并未深入理解,需加強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余干县| 闻喜县| 上蔡县| 乌审旗| 清新县| 丹凤县| 龙南县| 古交市| 宁河县| 宁安市| 阜宁县| 睢宁县| 平江县| 海宁市| 吴川市| 长阳| 遂川县| 博罗县| 博乐市| 得荣县| 江油市| 龙门县| 延安市| 集安市| 隆昌县| 华阴市| 塔城市| 湘潭市| 芜湖县| 侯马市| 尼玛县| 柞水县| 连云港市| 安仁县| 托里县| 抚宁县| 延庆县| 无为县| 辉南县|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