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一、設計理念1、通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復習和對比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驗證方法,進一步得出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使本節的教學設計體現出從“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討論---問題的解決”的鮮明主線。2、通過多種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的分析,得出選擇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原理制備二氧化碳的原因,引導學生得出實驗室制備氣體時還需要考慮的一些基本因素,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整合和升華。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知道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藥品、發生裝置的選取、操作步驟,二氧化碳的驗證、收集和驗滿方法;2、能設計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3、初步解釋選擇所用試劑、裝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4、通過對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提高和鍛煉學生收集、加工簡單信息的能力。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情感與態度:1、通過分析和探究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辨正唯物主義教育。 2、培養理科學習中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相關實驗的探究分析,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三、教材分析重點、難點(一)教學重點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裝置的探究; 2、歸納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規律。 (二)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備氣體的知識整合和能力的培養。四、教法與學法自主、合作、交流、實驗探究、分析歸納、反思小結。五、實驗準備學生分組:藥品:稀鹽酸、大理石 、稀硫酸、碳酸鈉、濃鹽酸、澄清石灰水、木條。儀器:集氣瓶、試管、錐形瓶、平底燒瓶、長頸漏斗、導管塞子(單孔、雙孔)、鐵架臺、注射器、水槽、酒精燈等。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平臺,化學實驗室。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活動時間(大約)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思路 引入 6分鐘 (幻燈片)觀看實驗室里制取 O2裝置提問:關于氧氣的“反應原理”和“制取裝置”。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并完成制取氧氣的三個化學方程式,接著想想物質狀態、反應條件及根據什么對發生及收集裝置的作選擇。引入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思路。(過渡)二氧化碳氣體有什么用途嗎?那你想知道實驗室怎樣制取二氧化碳的嗎? 閱讀課本內容,思考、討論。提出實驗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思路。 通過復習實驗室制取 O2的知識,體會實驗室制備氣體的裝置設計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究實驗室制取CO2的原理 實驗設問感悟 6分鐘 探究合適實驗原理:步驟現象1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2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3石灰石與濃鹽酸反應4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進行探究實驗,觀察有關現象,并做好有關紀錄,分析實驗現象。按“來源、成本、簡便、明顯”的原則,得到: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速度適中;與稀硫酸難以進行反應;與濃鹽酸反應速度快,制得的氣體含雜質多;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反應特快,不便收集。所以實驗室制取CO2選擇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最合適。 培養學生實驗合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訓練歸納方法。二氧化碳和氧氣制取實驗及相關性質的比較 設問 6分鐘 如何設計一套完整的裝置制取CO2?[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110—111內容](幻燈片)實驗室里制取氣體裝置的確定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部分。確定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 根據上述比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各有什么不同。試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與同學討論、交流,分析各自設計的裝置的優缺點。 思考、討論并回答有關問題 通過設置問題,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實驗設計討論 6分鐘 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選擇,也可以另選或自制儀器,還可以利用代用品。如何利用所設計的裝置制一瓶CO2氣體,需要哪些步驟?(幻燈片) 完成實驗設計,并做討論 通過此實驗,學生親身動手做實驗設計,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設置情景過渡 2分鐘 用多媒體教學平臺播放觀看實驗室里制取 CO2的操作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加入藥品;3.制取收集氣體。 思考、討論、比較自我實驗設計了解 CO2的制取以及它的檢驗和驗滿方法歸納總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實驗課堂小結 5分鐘3分鐘 [思考]1.如何驗證所制出的氣體就是CO2?2.如何驗證集氣瓶中CO2已收集滿?3.制CO2并檢驗CO2,收集一滿瓶CO2。實驗室里制取CO2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制取、收集方法)、檢驗、驗滿方法。學生回答后,(幻燈片)播放總結。 思考討論回答后分組完成實驗。思考、討論回答 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歸納知識能力學業評價 學習反饋:(課堂練習)多媒體教學平臺展示 11分鐘 1.實驗室制取CO2用不到的儀器是( )A.長頸漏斗 B.廣口瓶 C.酒精燈 D.集氣瓶2.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該氣體體的密度應( )A.一定比空氣的大 B.一定比空氣的小C.可能比空氣的大,也可能比空氣的小 D.應與空氣的密度接近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制取O2和利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制取CO2相比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需要加熱 B.前者反應物是固體,后者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C.都是分解反應 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4.檢驗一瓶用排空氣法收集的CO2是否已集滿的方法是( )A.把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B.把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內C.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托盤天平稱其質量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問題: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實驗室中用堿石灰和乙酸鈉兩種固體混合加熱來制取。(1)在上述文字中用“————”畫出甲烷的物理性質(2)在上述文字中用“-----------”畫出甲烷的化學性質(3)寫出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實驗室制取甲烷應該選用怎樣的裝置?怎樣收集甲烷?(5)想一想,甲烷有什么用途?6、 P112習題 1、2、3、4。 學生練習 通過練習,鞏固知識,提升能力。作業 1、教學案P40-41習題。2、課外探究活動:利用塑料瓶、吸管、雞蛋殼與食醋制備CO2。 培養學生的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七、板書設計:多媒體教學平臺展示(小結)一、實驗室制取CO2的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二、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三、制取CO2的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加入藥品;3.制取收集氣體。四、驗證CO2氣體的方法1.檢驗方法:將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生成的氣體是CO2。2.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證明CO2已收集滿。八、教學反思:此教案是面向全體學生而設計的,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總體上看,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目標,即: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挖掘教材,發展教材,創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合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整堂課的課堂氣氛是熱烈的,學生的積極性高,思維活躍,設計出很多精彩的方案。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非常重視學生思維的激發點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充分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來獲取知識;如何暴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并引導他們分析,解決問題;如何尋找思維的閃光點,并及時贊揚鼓勵,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這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PAGE- 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