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②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識,培養自護自救能力。③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在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②能用化學科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燒現象和滅火的原理。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通過燃燒可造福人類,又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②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③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重點、難點:重點: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難點: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教學過程:圖片展示:熊熊的烈火。 師:火是人類文明的象征,火的發現和利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火帶著人類走出了茹毛飲血的時代,引領我們走向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圖片展示:火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師:能被控制的火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和神圣。 圖片展示:大火災現場。 師:不能控制的火卻向人類張大了血噴大口,吞噬了無數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火,頓時從天使變成了惡魔!師:火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有“功”也有“過”,我們應當正確的認識它,使它盡可能地服務于人類。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你們會對火會有新的認識。板書:課題1 燃燒與滅火 師:從化學的角度看,火是通過什么變化產生的呢?生回答師:我們在學習氧氣的性質的時候就學習過幾種物質如:碳、磷、硫、鐵等物質的燃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這些物質燃燒的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特征?生思考后回答。師:回答的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把他們的回答綜合起來,結合生活中燃燒的例子,歸納燃燒的概念。師評價板書:一、燃燒的概念師:燃燒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發生的呢?同學們根據已學知識及生活經驗猜想一下燃燒可能與哪些條件有關?請結合具體事例談一談。生討論并回答。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生活經驗也很豐富,老師給你們歸納一下,你們的猜想與三個條件有關,①與物質的性質有關(是否可燃) ②與氧氣有關 ③與物質的著火點有關,但口說無憑,請同學們利用老師給你們提供的實驗用品,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們的猜想。【探究活動一】燃燒條件的探究 有以下儀器及材料:酒精燈、火柴、小木條、玻璃棒、炭、蠟燭、燒杯、坩鍋鉗。從中選擇你所需要的,設計實驗證明你們的猜想。師:請各小組交流你們的方案和結果。小組交流師:同學們思維很活躍,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了新的知識。你們發現了物質燃燒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可燃物;(2)氧氣;(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師:解釋著火點:是使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不同的物質一般具有不同的著火點。著火點和熔點、沸點一樣,是物質的本質屬性,在一定條件下,不能被人為地升高或降低。 板書:二、燃燒的條件 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師:燃燒現象的發生,必須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嗎?如果缺少其中一個,燃燒現象還能發生嗎? 【探究活動二】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播放視頻生交流現象。師:1、實驗現象①②對比,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2、實驗現象①③對比,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 3、如何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燒起來?4、如何使薄銅片上的紅磷也燃燒起來?小組討論后交流。演示:在減少污染的前提下,用大試管倒扣住水中的白磷。師:由該實驗我們知道,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板書:同時具備師:如果破壞燃燒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會有什么現象呢? 【探究活動三】滅火的原理師:你能想出幾種方法,使燃著的蠟燭熄滅? 都分別利用了什么原理? 生討論交流師:綜合同學們探究出來的滅火方法,我們發現,滅火就是要破壞燃燒的條件,只要破壞三個燃燒條件中的任意一個,燃燒就會被終止。其實古人在造字時,滅火的“滅”字就相當于在火上蓋一個東西,火就滅了。板書:滅火原理有三個: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絕氧氣(空氣) ③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師:需注意的是:物質的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同時具備,而滅火只需破壞其中的任意一個條件即可。但是人們在生活中所采用的防火、滅火方法有時不只是破壞燃燒的一個條件,往往可能同時破壞幾個條件。 師:下面我們來鞏固一下,說出下列滅火原理: 1、熄滅酒精燈,用燈帽蓋滅。 2、煙頭引起棉被著火,可以用水撲滅。 3、身上著火,就地一滾4、油井著火,我滅火隊員采用在井口點燃炸藥滅火。5、麥田起火時,在失火區附近割掉一片麥子。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現在如果將一個大燒杯罩在一高一低兩只燃著的蠟燭上,會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 生討論交流師:這是由于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受熱上升(熱氣流上升),高的蠟燭先接觸到二氧化碳,因此先熄滅。 師: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在火災發生時,應當采取什么姿勢逃離火場,有哪些自救措施? 師:火災發生時,必須采取正確的逃生方法:1、切勿驚慌,要保持鎮靜,辨明方向,迅速逃生。2、不入險地,不貪財物。3、濕被裹身,匍匐撤離。4、善用通道,莫入電梯。5、火已及身,打滾滅火。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正確認識了燃燒現象,學習了燃燒所需要的三個必要條件,了解了滅火原理及常用的滅火方法。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化學是服務于生活的,我們利用化學原理,可以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作業:1、思考:為什么燃燒的蠟燭一吹就滅,而煤爐火用扇子扇,卻扇越旺? 2、生煤爐時,為什么先用火柴點燃紙,再引燃木柴? 3、室內起火時,如果打開門窗,為什么火勢會更大? 4、下列情況發生時,你選用什么方法滅火?原理又是什么? ①炒菜時油鍋起火 ②電線老化造成短路而起火 ③煙頭掉落導致森林起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