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第1節 什么是有機化合物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分析,明確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會從元素組成上對這兩類物質進行區分,并了解有機物種類繁多,性質各異的原因。 2.通過回顧生活中的各種有機物和各種各樣的食物讓學生了解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物質,而這些物質中大部分是有機物。同時也了解到淀粉、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機營養成分。 3.通過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小描述,了解什么樣的有機物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起點任務 分 析 學生在第一章就了解了含碳元素的物質,如葡萄糖、蔗糖、面粉,灼燒后會留下黑色殘渣。同時,學生在科學課上也曾簡單地了解了一些食品中的有機物的知識,因此,學生能從生活中找到有機物,但是對有機物的元素組成、結構等并不十分清楚。重點難點 1.從物質組成上識別有機物和無機物。 2.知道怎樣的有機物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3.認識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有機物。了解淀粉、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機營養成分。 4.從元素組成上區分有機物和無機物時要注意CO、CO2、H2CO3、CaCO3等歸為無機物。 5.知道自然界中有機物占絕大多數,能說出有機物種類繁多,性質各異的原因。教法設計 及 學法指導 從學生已知的具體的實例中抓住化合物組成中含碳的事實和特征,引出重要概念——有機物。并通過舉例說明,讓學生明確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概念辨析。 通 過簡述有機物的組成、結構并利用拓展視野中的圖片,讓學生知道自然界中有機物占絕大多數,而且種類繁多、性質各異。教學設計:教師 學生 備注(引入)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因為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在一些與食品有關的廣告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有機蔬菜”、“有機牧草”等詞語,那到底什么是有機化合物呢?我們今天就從化學的角度來研究什么是有機化合物。 明確學習目標(環節一)請同學們先看一組實驗 完成學案上的探究1 觀看,思考,填寫學案 按照學案上回答你覺得判斷有機化合物的關鍵詞有哪些? 含碳、化合物、不是CO···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就是分子中只有一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的甲烷,其實有機化合物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能否概括出有機化合物通常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質? 思考 (環節二)板書:不導電、可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回答,相互補充很好,其實,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學會分析,就會發現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當然,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這兒歸納的性質是指大多數有機化合物具有的相似的性質,并不是說所有的有機化合物都要同時具有這些性質。比如酒精,就可以與水以任意比互溶,當然,酒精具有有機化合物的其他共性,如與有機溶劑互溶,可燃,那你能否利用酒精的燃燒產物來推斷酒精的元素組成呢?請大家完成學案上的問題討論。 看學案上問題討論 小結元素的確定方法 (環節三)對,我們通常可以利用元素守恒來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組成情況,那自然界中含那種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呢? 思考,回答就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就是說地球上有機化合物的種類比無機化合物多得多,為什么有機化合物這樣種類繁多呢? 看書,回答 (環節四)正因為有機化合物中除了碳元素外,還可以連接氫、氧、氮、硫等其他元素,所以,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而且,在一個有機物分子中,原子個數差異也會非常大,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中只有一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有的分子中碳原子數則較多。讓我們來看一下,71頁“交流與討論”中列出的一些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式,并完成學案上的探究4。食品中重要的營養成分蛋白質、淀粉等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之前我們就說“民以食為天”,就讓我們重點來看一下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請看書71頁,自己歸納 學生看書或圖,自己小結 (環節五)其實,對照右邊的圖示,我們可以發現,很多食品中所含的有機化合物并不單一,如牛奶中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油脂等,所以我們在說某食品中的營養素時通常指含量較高的一些有機化合物,如牛奶中含豐富的蛋白質。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主要了解了什么是有機化合物,什么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也知道了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如淀粉、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等,這些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營養成分,各自又有哪些性質呢?我們下節課會繼續學習。8-1課后反思齊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和保持體溫恒定所需要的能量,身體的生長、發育和組織更新所需要的原料,都是由食品供給的。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從組成上識別有機物和無機物;了解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機物,還要能列舉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有機物,認識有機物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本節要講的內容不多,是學習有機物的引言。但又必須讓學生從組成上區分無機物和有機物。灼燒常見的有機物,證明它們含碳元素這一實驗學生在上學期已作過,故選擇用相似的物品重復實驗的方式,使學生能從生活經驗和實驗經驗入手,初步形成有機物的概念。之后給出一些具體物質讓學生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概念。對于有機高分子的組成特點,除了書上的淀粉之外最好能自己再給幾個化學式計算判斷一下,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物質中尋找有機物是為了能讓學生體會到有機物種類繁多,和人類關系密切。但學生對有機物的名稱(類別)等不太清楚,在討論過程中常常不能準確表達自己所指的物質,如課前讓學生查一查,預習一下,可能在討論時會好得多。考慮到九年級學生時間緊張,或者直接告訴學生一些有關信息,可以用黑板報、墻報等形式,也許也能有所改善。給學生介紹有關知識時要注意重點介紹與食品有關的有機物,以便為以后學習做準備。在讓學生尋找有機物時可不必局限與書本上的圖片,讓學生自由發揮可能會更好。若學生不能很快找到,也可以準備一些其他的圖片或實物的照片(放大或投影),便于學生從中尋找有機物。本節內容教學要為后兩節內容作好準備,因此,在教學中要把保持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糖類、蛋白質等知識的關注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復習實驗引起學生興趣時,由于燃燒匙相對小,可能后排學生看得并不清楚,而且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考慮,這節課上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重新做這幾組相似的實驗較好(有些學生已經遺忘了)。不必簡單重復,可以讓他們再灼燒一些別的物質,如淀粉、米飯、紙張等等,一方面復習第一章的實驗現象,一方面了解新的實驗現象。4-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