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試題匯編——我們生活的世界一、選擇題:京廣高速鐵路北起北京,南到廣州,全程2298千米,是目前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讀圖回答1—3題。21cnjy1.(2013杭州A卷)若在一幅地圖上量得京廣高速鐵路長度約23厘米,則該地圖比例尺為( ) A.1:100 000 000 B.1:10 000 000 C.1:1000 000 D.1:100 0002.(2013杭州A卷)京廣高速鐵路沿途穿越我國眾多名山大川,其中在武漢跨越的河流是( )A.黃河 B.珠江C.淮河 D.長江3.(2013杭州A卷)京廣高速鐵路與建設中的杭州——長沙高鐵在長沙接軌。杭州——長沙高速鐵路呈( )A.東—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東北—西南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讀“北冰洋地區示意圖”回答4—5題。4.(2013杭州A卷)北冰洋是近乎“封閉”的大洋,環繞北冰洋的大洲有( )A.亞洲、歐洲、大洋洲B.歐洲、大洋洲、北美洲C.北美洲、亞洲、歐洲21cnjyD.大洋洲、北美洲、亞洲5. (2013杭州A卷)位于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黃河站(78°55′N,11°56′E) 是中國在北極地區建立的首個科學考察站。該考察站在( ) ①東半球 ②西半球 ③中緯地區 ④高緯地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石羊河位于甘肅省中部,發源于青海、甘肅之間的山地,在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的匯合處形成民勤綠洲。讀圖回答6—7題。6.(2013杭州A卷)石羊河發源的山地,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許多山峰終年積雪,該山地最有可能是( ) A.天山 B.祁連山 C.陰山 D.秦嶺7.(2013杭州A卷)近年來,石羊河流入綠洲的水量不斷減少,對綠洲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下列人類活動中,可能導致石羊河流量減少的是( )21cnjy A.大量開墾荒地,種植向日葵 B.城市用地增加,耕地面積減少 C.生存環境惡化,人口大量外遷 D.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直接入河云南省元陽縣地處哀牢山區,境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海拔2000米以上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比較涼爽。山間盆地、河谷地帶降水少,非常炎熱。當地的哈尼族人,經過千百年努力,繪出了“山頂森林、山腰村寨、緩坡梯田、山腳河流”的美麗畫卷。回答8—9題。8.(2013杭州A卷)哈尼族人將村寨建在半山腰的主要原因是( )①靠近森林,便于砍樹造田 ②冬暖夏涼,適宜居住 ③靠近梯田,便于耕作管理 ④視野開闊,出行方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2013杭州A卷)哈尼族人在地勢較低的緩坡梯田栽種水稻的有利條件是( ) ①海拔較低,熱量充足②農田用水可自流灌溉21cnjy ③降水較少,避免稻田被淹④地勢平緩,利于大型機械耕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京廣高速鐵路北起北京,南到廣州,全程2298千米,是目前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讀圖回答10—11題。10.(2013杭州B卷)若在一幅地圖上量得京廣高速鐵路長度約23厘米,則該地圖的比例尺為( ) A.1:100 000 000 B.1:10 000 000 C.1:1000 000 D.1:100 00011.(2013杭州B卷)京廣高速鐵路沿途穿越我國眾多名山大川,其中在武漢跨越的河流是( )A.黃河 B.珠江C.淮河 D.長江 讀“北冰洋地區示意圖”,回答12—13題。12.(2013杭州B卷)北冰洋是近乎“封閉”的大洋,環繞北冰洋的大洲有( )21cnjyA.亞洲、歐洲、大洋洲 B.歐洲、大洋洲、北美洲C.北美洲、亞洲、歐洲 D.大洋洲、北美洲、亞洲13.(2013杭州B卷)位于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黃河站(78°55′N,11°56′E) 是中國在北極地區建立的首個科學考察站。該考察站在( )①東半球 ②西半球 ③中緯地區 ④高緯地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某研究小組在查閱資料時發現,我國東部某東西走向山脈兩側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特征都有明顯差異。閱讀以下圖表,回答14—15題。21cnjy14.(2013杭州B卷)根據甲乙兩地氣候資料推測,該山脈最有可能是( )A.太行山脈 B.秦嶺山脈 C.南嶺山脈 D.武夷山脈15.(2013杭州B卷)以下是研究小組同學收集的有關該山脈兩側自然要素和人類活動特征的信息,你認為可信的是( )A.流經甲地的河流最后匯入黃河,流經乙地的河流最后匯入長江B.乙地發展常受水資源短缺困擾,當地準備將甲地河水引入乙地C.甲地附近區域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吃草D.乙地附近區域以種植水稻為主,吊腳樓構成了當地民居特色16. (2013湖州)2012年以來,日本通過所謂“國有化”等無恥行徑,妄圖將竊占我國之領土合法化。中國正告日本,歸還竊我之領土!這里說的領土是指圖中的( )21cnjy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13湖州)右邊是我國某生態安全戰略工程位置示意圖。建設該工程可減輕 ▲ 中下游地區的旱澇災害。( )A.黃河、淮河 B.淮河、珠江C.黃河、長江 D.長江、珠江18.(2013嘉興)圖1是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南臨北部灣,是少數民族聚居區 B.地處西南邊陲,以種植小麥為主C.人口分布密集,省級行政中心長沙 D.孕育了華夏文明,其簡稱是冀圖2是沿北緯45°線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19-20題。21cnjy19.(2013嘉興)我國地形類型多樣。圖中數字①所代表的地形區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20.(2013嘉興)圖中數字②代表的山脈是我國某些地理分界線的組成部分,這些分界線有( )①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②南方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③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④中緯度和高緯度的分界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2013金華麗水)小李在觀察了右圖后.得出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①赤道橫穿亞洲東南部②亞洲大陸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21cnjy③西經60°經線穿越亞洲大陸西部④亞洲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2.(2013金華麗水)小李對圖中①、②區城的敘述符合事實的是( )A.①、②區域都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B. ②區域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區之一C.①區域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農作物以大豆為主D.②區域人們在綠洲上種植椰棗,創造了灌溉設施坎兒井23. (2013金華麗水)下列對家鄉麗水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浙江省的東南部 B.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是畬族C.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D.甌江水系是麗水市流域面積最大的水系24.(2013紹興)關于右圖中①、②兩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條河流上游的水力資源都豐富 B.兩條河流下游都江闊水深、航運便利21cnjy C.①河發源于青藏高原,②河發源于黃土高原 D.①河治理的重點是防洪,②河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25.(2013紹興)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積極利用自然條件,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選項體現這一特點的是( )A.哈尼族——西藏——那達慕大會 B.蒙古族——廣西——四季放牧C.哈薩克族——寧夏——梯田文化 D.維吾爾族——新疆——綠洲農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以來,“舌尖上的……”也隨之成為熱詞。回答第26題。26.(2013臺州)舌尖上的美味: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耙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壯族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第27-28題27.(2013臺州)上述圖示中屬于我國省級行政中心的城市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13臺州)這四十城市共同的氣候特征是( )①雨熱同期 ②夏季普遍高溫 ③降水季節分配均勻 ④冬季寒冷干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cnjy29.(2013臺州)讀沿北緯32°中國地形剖面圖,描述正確的是( )A.①處農業生產以種植小麥為主B.②處位于我國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C.③處以辣聞名的菜系,與當地氣候干攝有關D.④處圍湖造田現象嚴重,防洪形勢嚴峻30.(2013溫州)印度位于亞洲南部,自然條件優越。其大部分地區所門的氣俠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31.(2013溫州)中印兩國山水相連。圖2中位于兩國邊境處的山脈①指的是( )21cnjyA.天山山脈 B.巴顏喀拉山脈C.陰山山脈 D.喜馬拉雅山脈32. (2013舟山)下列對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貴州:簡稱黔,行政中心遵義B.云南:瀕臨印度洋,受西南季風影響C.廣西:南臨北部灣,少數民族聚居區21世紀教育網D.廣東:人口分布密集,華夏文明發祥地閱讀以下45°N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33 -34題33. (2013舟山)我國地形類型多樣。圖中數字①所代表的地形區是(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34. (2013舟山)圖中數字②代表的山脈是某些地理分界線的組成部分,這些分界線有( )21世紀教育網 ①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②南方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③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④中緯度和低緯度的分界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 (2013杭州A卷)(14分)霾是指大氣中大量懸浮的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使空氣變渾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 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深圳市1989—2010年霾日數逐年變化圖材料二:深圳市1989—2010年各月平均霾日數(天)、降水量(毫米)統計表月 份123456789101112霾 日6.85.55.74.72.61.30.83.35.55.64.66.8降水量3542681752432983413702451003931(1)根據材料一說明深圳市霾日數的變化特點。(4分)(2)依據材料二分析深圳霾日數冬半年多于夏半年的原因。(4分)(3)有人認為,由于城市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城市出現霾日的機會要比鄉村多。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請說明理由。(6分)21世紀教育網 2. (2013杭州B卷)云南省元陽縣地處哀牢山區,境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海拔2000米以上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比較涼爽。海拔較低的山間盆地、河谷地帶降水少,非常炎熱。當地的哈尼族人經過千百年努力,繪出了“山頂森林、山腰村寨、緩坡梯田、山腳河流”的美麗畫卷。21世紀教育網(1)水稻是一種在高溫多雨環境下種植的糧食作物。分析元陽緩坡梯田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 (2)從圖上看,哈尼族村寨往往建在山頂森林和緩坡梯田之間的半山腰,試分析原因。(4分)21世紀教育網參考答案:(1)緩坡梯田熱量充足;山區豐沛的降水由水渠引進梯田;農田用水可自流灌溉。(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可得4分)(2)水源充足潔凈(取水方便、用水便利、水源充足、水源潔凈);氣候冬暖夏涼;靠近梯田,便于耕種管理。(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可得4分)(學生直接寫適宜居住可給2分,但是寫地形平坦不能給分)3.(2013嘉興)(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寫出A地的經緯度。(1分)(2)圖中河流的B河段有何水文特征?從地勢對河流影響角度說明形成此特點的原因。(3分)21世紀教育網材料:A地各月均溫(℃)和降水量(㎜)月份123456789101112均溫6.98.313.718.822.525.028.328.221.319.714.68.5降水量25.251.080.953.0100.980.1422.2235.9128.384.542.823.5(3)請用材料數據說明A地氣候特點,并簡要分析A地氣候對該地民居特色的影響。(6分)參考答案:4. (2013金華麗水) ( 10分)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1世紀教育網(1)圖一中① 是_________________海,② 是______________平原,釣魚島位于臺灣島的___________ 方向.與蘇、浙、贛三省相鄰的省份是_________________ 省。(4 分)(2)分析、比較圖二所呈現的某地區氣候特點與圖一中A地區氣候特點的差異。(2 分) (3)請概述A 、B 兩地區人們各自的生產特色,簡要說明B地區人們的生活特色及其成因.( 4 分)21世紀教育網參考答案 :(1)黃海、東北、東北、安徽 (2)圖二某地區一月均溫在0℃以下,比A 地區一月均溫低;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比A 地區年降水量少.(或A 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圖二某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3)A 地區以水稻生產為主;B 地區主要發展漁業.B 地區的人們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 B 地區瀕臨海洋,多優良港灣,其附近海域處于暖流與寒流交匯的地區,魚類餌料豐富. 5.(2013寧波) (8分)小明從上海出發一路探尋長江源頭,他搜集了“長江干流剖面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流經 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全長 ▲ 千米,請在圖中分別圈出上、中、下游的分界處。(2分)(2)小明認為長江蘊藏豐富的水能。請幫他說明理由。(2分)(3)小明沿途發微博“曬”美食(見右圖)。請你按他先后品嘗的 當地美食排列順序。(提示:用@后面的字母排序)(1分) 21世紀教育網(4)小明探尋后寫下了“美麗長江,永續發展”的愿景。請你用 可持續發展觀談談如何實現這一愿景。(3分)6. (2013溫州) (8分)21世紀教育網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河,約占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長江流域養育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長江的開發與保護是影響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事。(l)請說明長江上游地區水電站密集分布的原因.(2分)(2)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眾多,其中洞庭湖位于_____________省。(2分)(3)“湖廣熟,天下足.”歷史上洞庭湖地區農業經濟就很發達,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請概述其有利于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4分)21世紀教育網參考答案:(l)這一區域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2)湖南(3)該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土坡肥沃;河湖眾多,灌溉方便;氣候條件優越(降水豐沛雨熱同期)。7.(2013舟山)(10分)讀下列示意圖,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1)寫出圖一中A地的大致經緯度(誤差土0.5度);B山脈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請說出該山脈的名稱。(2分) (2)圖一中C河段水文有什么特點?請從地勢對河流的影響角度說明形成此特點的原因。(3分)21世紀教育網 (3)圖二展示了某些生產、生活場景。請判斷:其中__________ 、_________的場景會出現在A地,并闡述A地氣候與這兩場景之間的關系。(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