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肥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用化肥的種類是氮肥、磷肥和鉀肥,以及它們對農作物的作用。(2)知道幾種常用氮肥的化學式。知道常見磷肥、鉀肥的成分。(3)了解科學合理使用化肥的重要性。(4)知道銨鹽的性質和檢驗方法。2.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實驗、計算等對幾種化肥的比較,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整合信息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化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貢獻,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引發學習化學的熱情。二、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知道常用化肥的種類和合理使用化肥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對鹽的知識的應用及知識遷移的能力。三、教學案例1. 教學過程【圖片展示】1、植物照片——“青翠欲滴”、“春華秋實”……2、植物病態照片——“黃萎”、“雀斑”……【引導】植物生長也需要精心的呵護和充足的營養,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營養元素呢?【閱讀課本】p44~p45【提問】1、植物最需補充什么樣的營養元素?2、怎樣補充這些營養元素?3、農村中常用化肥有哪些?4、氮肥、磷肥、鉀肥的作用是什么?【板書】一、幾種主要化肥【情景1】硫酸銨每千克0.4元,尿素每千克1元,碳酸氫銨每千克0.5元。在保證肥效的前提下,如果你是農民本人,你覺得買哪種化肥最合算?(提示:先分別計算硫酸銨、尿素、碳酸氫銨的含氮量)【學生計算回答】略【情景2】作為現代的農民,選擇化肥時除了考慮肥效、價格等因素,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請根據所學的知識并結合生活實際來談談你的看法。【學生交流】略【閱讀課本】p44【演示實驗】1、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產生氨氣、二氧化碳和水。2、把少量氯化銨和熟石灰粉末放在一起研磨。【板書】二、化肥的合理使用——看天、看地、看農作物1.硫酸銨長期使用增加土壤的酸性2.硝酸銨受潮易結塊,受撞擊易爆炸3.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NH4HCO3NH3↑+CO2↑+H2O4.銨態氮肥不宜和堿性物質混用: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銨鹽的檢驗方法【情景3】我的爺爺是個經驗豐富的農民,有時候我要往菜園子的菜地上倒垃圾-草木灰時,爺爺會告誡我說:這塊地上剛施過碳銨,你把草木灰到上去之后,我的化肥就不靈了。你知道爺爺這么說,有什么科學依據嗎?【學生交流】略【學生探究】驗證碳酸鉀溶液呈堿性【結論】常用的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不能和銨態氮肥混用。【講述】復合肥料【情景4】二柱是個新農民,他在一塊地上連續三年都種植西瓜,使用高效的化肥。第一年,收成很好,賺錢;第二年,收成一般,不虧也不賺;第三年,收成很差,虧錢。如果你是農業專家,請你幫助二柱分析原因并解決困難。【學生交流】略【小結】與農家肥相比,化肥有效成分多,見效快,但使用不當會造成許多不良后果。閱讀課本p45最后一段,劃出使用化肥不當的不良后果。2. 主要板書(略)四、教學反思本節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較大,農業生產也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內容,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指導,所以學生也樂學本節內容。在教學設計上,農民買化肥的問題設計很有特色,但題目難度較大,解題速度較慢,可以考慮先給學生提示和一定的中間過程,緩解這些突出的矛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