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CO2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2、認識CO2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過程與方法1、通過CO2化學性質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實驗的能力。2、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學會歸納、概括、對比的科學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大氣中CO2含量的多少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環(huán)境,保護家園和人體健康的情感以及養(yǎng)成如何看待事物的客觀態(tài)度。二、教學重點:知道CO2的物理性質,掌握CO2的化學性質。三、教學難點:理解CO2的化學性質四、教學過程:引入新課師講述一個關于關于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在意大利的阿爾卑斯山上有一個神秘的山谷,那里風景優(yōu)美,許多游客帶著他們的愛犬去那里游玩,可是途中他們的愛犬都莫名地死亡了。為了揭開山谷神秘的面紗我們今天來學習奇妙的二氧化碳。[設計意圖] “死狗洞”的故事,給學生以強烈的刺激,為學習CO2的性質制造了懸念,營造了求知氛圍,引導學生進入了“憤”、“徘”的情境。講授新課投影展示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變化關系圖。提問:“CO2含量不大,如果沒有可以嗎?”追問:“CO2是否越多越好呢?”觀察歸納 觀察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向紙筒里傾倒二氧化碳。倒入CO2的紙筒的一端向下傾倒。教師演示:將一瓶汽水,迅速打開瓶蓋后,觀察有大量氣泡冒出[學生討論交流、分析歸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小結]①無色無味氣體;②密度比空氣大;③能溶于水,其溶解性隨壓強增大而增大;④CO2(氣), CO2(液), CO2(固)俗稱干冰。實驗探究1、把集氣瓶中的CO2倒入有兩支蠟燭的燒杯。二氧化碳使蠟燭火焰熄滅。現(xiàn)象:下層蠟燭火焰先熄,上層的后熄。[結論1]CO2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一般物質的燃燒。又:密度比空氣大(屬物理性質)[提出問題]利用這一點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學生討論并回答]可以用來來滅火。[教師補充]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繼續(xù)燃燒的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在一般情況下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并很快回到課的開頭“死狗洞”的故事,提問誰能解釋死狗洞的原因?[結論2]CO2不供給呼吸。[討論]人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之前應做什么試驗?2、演示:把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學生觀察現(xiàn)象。補充:讓學生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氣,觀察現(xiàn)象。3、讓學生用一只試管加入石灰石和稀鹽酸把生成的CO2通入有紫色石蕊試液試管,觀察現(xiàn)象。然后加熱該試管觀察現(xiàn)象。問:“究竟是什么物質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呢?是CO2嗎?還是另有別的物質呢?如何驗證?為何加熱后又由紅色變成紫色?”引導學生思考。提示: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分析:把四朵用紫色石蕊試液浸泡過的干紙花,其中兩朵分別滴上水和鹽酸溶液,另一朵放入裝有干燥CO2的集氣瓶,第四朵滴上水后放入裝有干燥CO2的集氣瓶。學生觀察、思考。講解總結:不是CO2使石蕊變紅,而是CO2與水反應生成了新物質具有酸性才使紫色石蕊變紅,生成的新物質就是碳酸。而加熱后又變回紫色,是因為碳酸不穩(wěn)定,受熱后又分解的原因。這說明了CO2可以與水反應。總結歸納探究CO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后,引導學生概括出CO2的用途:液態(tài)CO2主要用于滅火器,固態(tài)CO2用做致冷劑,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臺制景等,還可制汽水。補充:制尿素、溫室肥料等。達標訓練投影展示五、板書設計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過程二、二氧化碳奇妙變化1、 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2、二氧化碳物理性質通常是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①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更不能供給呼吸。②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CO2檢測)現(xiàn)象:出現(xiàn)白色渾濁二氧化碳+氫氧化鈣→碳酸鈣+水(CO2) (Ca(OH)2)(CaCO3)(H2O)③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現(xiàn)象: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加熱后,由紅變回紫色二氧化碳+水 → 碳酸 (CO2)(H2O)(H2CO3)加熱碳酸 → 二氧化碳 +水(H2CO3) (CO2) (H2O) 三、CO2的用途:四、CO2與人體健康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是新課程標準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第二章第三節(jié)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習開啟化學之門,進入第二章《我們身邊的物質》中第三節(jié)有關知識學習的重要內容,是打好知識基礎,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課目。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內容是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是引人入勝、富有魅力的。CO2在整個知識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我們繼學習氧氣后第二次系統(tǒng)學習到物質的性質。CO2與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fā)展關系密切,讓學生從中能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習慣,通過CO2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有利于學生形成化合、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學概念。本節(jié)課的實驗探究活動,取材方便,操作簡單,現(xiàn)象直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