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一、教材分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是必修 2 第 3 章第 4 節內容。本節主要內容:1.基因和 DNA 的關系DNA 片段中的遺傳信息3.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在本節之前已經學習了與遺傳有關的名詞“遺傳因子、基因、染色體、DNA、脫氧核苷酸、遺傳物質”等,所以本節內容“基因和 DNA 的關系”是對前面內容的概括與提升,有利于學生形成遺傳相關概念的體系。本節后的第 4 章則涉及基因的表達、遺傳信息的流動等概念,是遺傳知識的進一步拓展,而這需要先理解本節內容“DNA 片段中的遺傳信息及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所以本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二、學情分析1.本節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很多遺傳概念,但仍可能存在混淆。2.學生已經具備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比較分析、簡易推理等,而且能較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生對 DNA 指紋在刑偵領域的應用也聽說過。3.學生已有一定的數學技能。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舉例說明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2)說明基因與遺傳信息的關系。2.能力目標:(1)運用數學方法闡明 DNA 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2)培養學生的分析資料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總結概括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介紹 DNA 指紋的應用,對學生進行 STS 教育四、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2)DNA 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2.教學難點:脫氧核苷酸序列與遺傳信息的多樣性。五、教學方法1.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結合(因是錄課,略)2.通過活動突破重難點(1)充分利用“資料分析”,通過小組合作對實例的分析和討論來理解“基因與 DNA 的關系”;(2)合理組織探究活動,幫助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從而明確“DNA 的多樣性和特異性,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3)通過已經提示的詞語構建概念圖的活動,形成遺傳概念體系。六、教學課時:1 課時七、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詞語:DNA 親子鑒定、DNA指紋技術、基因診斷、轉基因技術,DNA 與基因到底是關系?設計意圖:調動學生興趣,引出探究的問題。(二)回顧一、本章有關 DNA 的內容、回顧二、有關基因的內容(三)講授新課:1.說明基因與 DNA 的關系的實例①閱讀課本的資料 1 和資料 3,從數量關系上說明 DNA 和基因的關系比較:DNA 分子數目和基因數目,基因的堿基總數和 DNA 分子的堿基總數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說明基因是 DNA 的片段,一個 DNA 分子具有多個基因;②繼續閱讀課本資料 3,進行推理:(學生小組討論探究)基因是特定的 DNA 片段,可切除,可拼接,可獨立起作用。(結構單位)得出結論: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功能單位),基因具有遺傳效應。讓學生綜合 3 個資料得出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是生物體遺傳的結構和功能的單位。③分析資料 4,得出某些病毒沒有 DNA,基因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RNA 片段2.提出問題:DNA 能儲存大量的遺傳信息嗎?回憶 DNA 分子的結構,4 種堿基的排列順序蘊藏著遺傳信息。探究:基因所含的堿基對數。得出 DNA 分子具有多樣性基因是堿基對隨機排列的 DNA 片段嗎?情景:全球人口總數約為 78 億。假設人類臉型基因是由 17 個堿基對排列構成的,那么你與你的同桌相比,這個基因的堿基序列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雖然堿基排列是多樣的,但對于具體的個體、具體的 DNA 來說,只能是其中的一種,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即 DNA 分子具有特異性。DNA 片段中遺傳信息的應用①刑偵領域應用;②基因工程;③人臉識別技術4.脫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體之間的關系畫出概念圖,闡明四者在化學組成和和數量上的關系。練習檢測:課后練習板書設計(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