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觀察比較放大鏡的鏡片、玻璃片和近視眼鏡的鏡片實驗器材:放大鏡、普通玻璃片、近視眼鏡鏡片、科學書實驗步驟: 1.分別從正面、側面觀察放大鏡鏡片、玻璃片和近視眼鏡鏡片。 2.分別將放大鏡鏡片、玻璃片和近視眼鏡鏡片放在科學書的上方,透過鏡片觀察文字和圖像的變化。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制作簡易顯微鏡實驗器材:兩個凸透鏡實驗步驟: 1.取一個凸透鏡A放置在放 鏡架上,觀察較小的 字,在圖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 2.在第一個凸透鏡下增加一個凸透鏡B,上下移動凸透鏡B,看看能不能使 字圖像放的更 。 3.保持兩個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反復移進和移出凸透鏡B,比較所看到的圖像。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放大鏡下的昆蟲實驗器材:放大鏡、蠅子、蟋蟀、蝴蝶等動物的標本 1套實驗步驟: 1.觀察昆蟲的觸角:發現觸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節一節的; 2.蒼蠅的眼:發現不是一個,網格狀的分布著幾千個小眼; 3.蝴蝶的鱗片:彩色的鱗片其實是扁平的細毛; 4.蟋蟀的外殼:光滑的外殼上,還有許多“小刺”; 5.蒼蠅的腳:腳的底端有“吸盤”,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玻片標本實驗器材:顯微鏡、洋蔥、載玻片和蓋玻 、鑷子實驗步驟: 1.“擦”, 紙 把載玻 和蓋玻 擦拭 凈; 2.“滴”,把載玻 放在實驗臺上, 滴管在載玻 的中央滴 滴清 ; 3.“撕”,洋蔥鱗 葉的內表 切個 形, 鑷 從內表 撕取 塊薄膜; 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 中央的 滴中, 鑷 輕輕的把 滴中的薄膜展開; 5.“蓋“, 鑷 夾起蓋玻 ,使它的 端先接觸載玻 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 6.“染”,在蓋玻 的 側滴加碘液,另 側 吸 紙吸引,重復2 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觀察更多種類的細胞實驗器材:顯微鏡、細胞標本。實驗步驟: 1 .取3種細胞標本, 顯微鏡觀察,把我們觀察到的細胞 圖和簡單的 字記錄下來。 2.查看微 物卡 ,了解更多細胞。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觀察水中的微生物實驗器材:草履 臨時裝 實驗步驟: 1.將稻草放 杯中,取池塘或者 缸 的 勺,放在 杯中。 2.靜置10天左右, 草培養液中會出現 量草履 以及其他微生物。 3.制作草履 臨時裝 , 顯微鏡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觀察 體地球模型實驗器材:橡皮泥地球模型。實驗步驟: 1.打開地球模型,觀察地球模型剖 結構:地殼、地幔、地核。 2.地球實際數據:地殼17km、地幔2865km、地核3400km。 3 .觀察 體地球儀上海洋和陸地分布情況。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模擬晝夜交替現象實驗過程實驗器材:手電筒、地球模型。實驗步驟: 1.畫圖說明,產 晝夜交替現象的多種假設。 2. 將 電筒的光照射在地球模型上, 轉動模型。 3.模擬 種假設,看看哪個假設是對的?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觀察 影的四季變化實驗器材:自制的圭表。實驗步驟: 1.取圭表放在正午時分太陽可以照射到的窗邊,讓表的影 投射在圭面刻度上。 2.在圭面刻度上讀出影 的 度。 3.在其他季節,也進 測量和記錄。 4.記錄了四個季度后,正午時間物體的影 會怎樣有規律地變化呢?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模擬地球的 轉和公轉實驗器材:小球、圓盤。實驗步驟: 1.在 球上畫 條“ 道” 2.讓 球在圓盤上運動起來,模擬地球的 轉和公轉,觀察 球運動。 3.通過模擬,你對地球的 轉和公轉有什么認識或問題。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取核桃仁實驗器材: 棍、磚塊、鐵錘。實驗步驟: 1.自備若干個核桃仁,不 任何 具,嘗試 不同 法取出核桃仁。 2.借助一些 具, 棍、磚塊、鐵錘等嘗試取出核桃仁。 3.嘗試 核桃夾取出核桃仁。 4. 短語評價你對1、2、3步驟取出核桃仁的過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模擬古 搬運物體實驗過程實驗器材:木板、測力計、斜面。實驗步驟: 1. 塑料槽將物體從 處滑倒低處。 2. 板搭一個斜 ,模擬從低處搬運 塊到 處。 3. 測力計沿斜面緩緩拖動,測量 的 。 4. 測力計直接提升物體,測量 的 。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利 木板撬動和移動重物實驗器材:木板、大小不同的石頭、紙條。實驗步驟: 1. 塊 塊和 板將 塊 塊從A處撬到B處。 2. 板在撬動中有什么作 ?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平板和 推 拉物體實驗器材:紙杯、小車。實驗步驟: 1.取兩個 次性杯,裝滿 分別放置在平板和 推 。 2.在地 上畫出一個曲線為運輸路線(從A到B點) 3. 輪在運輸過程中有什么作 ?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模擬外科 術實驗過程實驗器材:剪刀、網線。實驗步驟: 1.先 剪 剪開 線的塑料外 ,然后剪斷其中兩根導線。 2.要求外 開 不能太 ,只剪斷兩根導線。 3.你認為剪 有什么作 ?它的什么結構使它具備這樣的作 ?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模擬活字印刷實驗過程實驗器材: 字模、滾筒、墨水、白紙。實驗步驟: 1.檢字:把字模按照順序排列整 。 2.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勻涂抹墨汁。 3.拓印:鋪上 紙,拉平紙張, 拓印棉均勻壓印。 4.晾制:緩緩將 紙掀起,放在向陽通 處晾 。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不同信息傳播 式制作獨輪 實驗器材: 獨輪 模型、制作文字說明、視頻。實驗步驟: 1.兩組同學分別 字和視頻兩種 式,在規定的時間內,單獨按照制作要求完成模型的制作。 2.完成制作后,相互交換作品,評價兩種不同信息傳播方式對制作活動的影響。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用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觀察導線是否產生磁性實驗器材: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導線(其中一根較長)、開關、指南針。實驗步驟: 1.先組裝一個可以點亮小燈泡的電路。 2.把電路中的導線拉直靠近指南針上方,與磁針指的方向一致。接通帶小燈泡的電路,觀察指針是否偏轉、斷開電路后有何變化,記錄實驗情況。 3.調整指南針與導線之間的距離,重復實驗過程2,同時記錄實驗情況。 4.把拉直的導線靠近指南針上方,接通不帶小燈泡的電路(短路狀態),觀察指針是否偏轉;斷開電路后有何變化,記錄實驗情況。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用通電線圈靠近指南針,重演奧斯特實驗實驗器材: 電池、電池盒、導線(其中一根導線最好長度在1米以上) 、開關、指南針。實驗步驟: 1.用導線做一個線圈 2.將指南針放在線圈中,觀察指針是否偏轉 3.接通電路,觀察指針是否偏轉 4.改變線圈與指南針的位置,觀察指針偏轉的角度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制作鐵釘電磁鐵吸引大頭針實驗器材: 大鐵釘(長8厘米以上)、導線、電池、大頭針、電池盒。實驗步驟: 1.把準備好的大鐵釘與大頭針接觸,觀察現象。 2.用有絕緣皮的導線在大鐵釘上沿一個方向纏繞50圈~100圈,導線兩頭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線。固定導線兩頭,以免松開。 3.將電池裝入電池槽。將電磁鐵兩端的引出線與電池盒連接。 4.接通電流把電磁鐵與大頭針接觸,觀察電磁鐵能否吸起大頭針以及能吸起多少個大頭針。 5.斷開電流,把電磁鐵與大頭針接觸,觀察現象。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探究電磁鐵南北極與導線纏繞方向的關系實驗器材: 導線、大鐵釘、電池、電池盒、指南針等。實驗步驟: 1.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線圈的繞法做兩個電磁鐵。注意拿釘子的方向不變,拿釘子的左右手不變,只是繞的方向相反。 2.分別用指南針測出釘尖與釘帽的磁極。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 探究電磁鐵南北極分布情況與電流方向的關系實驗器材: 導線、大鐵釘、電池、電池盒、指南針等。實驗步驟: 1.制作一個電磁鐵,確定釘尖和釘帽的南北極。 2.只改變電池正負極的連接方向,觀察電磁鐵的南北極是否發生改變。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實驗器材:長約3米的多股絕緣導線、大鐵釘、大頭針、電池、電池盒等。實驗步驟: 1.制作三個電磁鐵,導線長度不變,只改變線圈的匝數,并統-為整數,如20匝、40匝、60匝。 2.統一用釘頭(釘尖)去吸引大頭針,每個電磁鐵吸三次。 3.記錄每次吸引大頭針的數量。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系實驗器材:導線、大鐵釘、大頭針、電池、電池盒等。實驗步驟: 1.制作一個電磁鐵。 2.將1節電池放入電池盒,將電磁鐵兩端的引出線與電池盒連接。 3.接通電流把電磁鐵與大頭針接觸,觀察記錄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量。 4.將電磁鐵分別與2節電池、3節電池連接,重復實驗步驟3。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探究小電動機轉動的原理實驗器材:橡皮筋、杯子、膠帶、導線、電池、電池盒、磁鐵、一個鐵絲支架等。實驗步驟: 1.安裝支架和電路。在倒扣的杯子上套兩根橡皮筋。把一個鐵絲支架插進橡皮筋,安裝在杯子上。把兩根電線用膠帶纏在一起,一端線頭分開成“V”字形,另一端插入橡皮筋固定。 2.把電線與電池、開關連接起來,把轉子放在支架上,調節支架的位置,使得轉子能夠轉動而不會滑下來。 3.給轉子線圈接通電流,觀察轉子是否能轉動起來。 4.把一個磁鐵放在轉子一側后,觀察轉子是否能轉動起來。 5.將兩個磁鐵的不同磁極相對緩慢地靠近通電的轉子,觀察轉子轉動速度有何變化。 6.翻轉兩個磁鐵重復步驟5。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 年級 班 實驗組別: 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實驗名稱:用電動機發電實驗器材:小電動機、導線、小燈泡、指南針。實驗步驟: 1.如圖1所示,連接小燈泡。 2.用手轉動小電動機的軸,使小電動機一直連續朝一個方向轉動,觀察小燈泡是否被點亮。 3.將導線繞在指南針盒上,轉動指南針盒,使指針方向與線圈繞線方向一致 4.將線圈與小電動機連接起來,用手搓小電動機的軸,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教師評語: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