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氨氣教學設計課題 氨氣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化學 年級 高一學習目標 1.能從不同視角認識含氮化合物之間轉化的條件和方式;2.能運用化學變化的規律說明氨氣的化學性質。重點 氨氣的化學性質難點 噴泉實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氨氣是人工固氮的產物,也是人類制備各種含氮化合物的基礎原料。氨氣可以轉化為其他含氮化合物,例如:氨氣制備最常用的氮肥,氨氣可以生成硝酸展示氮肥等圖片 說一下,自己用過什么化肥 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真正使其做到“學有所用”講授新課 氨氣的性質一、物理性質氨氣在通常狀況下是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在標準狀況下,氨分子間容易形成氫鍵,這使得氨氣容易被液化,在常壓下冷卻至-33.5℃或在常溫下加壓至700-800kPa,氨氣就液化成無色液體,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液態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的溫度急劇下降,所以液態氨在工業上常用來作制冷劑?!景钡男再|實驗】噴泉實驗觀看噴泉實驗總結:氨氣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大約可溶解700體積氨氣。氨氣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稱為氨水。氨水中的氨分子大部分與水分子結合成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可部分電離成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氨水顯弱堿性。 講解:用氨水作氮肥,成本較低,但直接施用易揮發,肥效低,濃度較大時還會燒傷作物莖葉,必須加大量的水稀釋。氨水對眼睛、呼吸道等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貯存、運輸和施用的要求也比較高。直接施用氨水作氮肥目前已很少見。氨與水的反應①氨氣易與水反應:NH3+H2ONH3·H2O,其水溶液稱為氨水。在氨水中:NH3·H2ONH+OH-,氨水具有弱堿性,能使石蕊溶液變藍。②氨水中的氮元素主要以NH3·H2O的形式存在,只有少量的NH3·H2O電離為NH和OH-,但在求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時應將NH3視為溶質。③NH3·H2O不穩定,受熱易分解:NH3·H2ONH3↑+H2O,因此,氨水應密封保存在陰涼處。2和酸的反應觀看濃氨水和濃鹽酸的實驗(1)與HCl反應NH3+HCl===NH4Cl 現象:冒“白煙”與HNO3反應 NH3+HNO3=NH4NO3 現象:冒“白煙”與H2SO4反應2NH3 + H2SO4 = (NH4)2SO4 無現象(4)與H3PO4反應3NH3 + H3PO4 =(NH4)3PO4 無現象問:是不是所有的酸與氨反應,都能產生白煙?小結:只有揮發性的酸與氨氣反應,才產生白煙,如濃鹽酸,濃硝酸。問:如何檢驗氨氣?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煙產生展示圖片3、氨的催化氧化反應講解:通常情況下,氨與氧氣不易反應,但在加熱和催化劑(如鉑絲或Cr2O3)存在下,氨與氧氣反應。4NH3+5O24NO+6H2O。練習:1.1.下列有關NH3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NH3溶于水后溶液能導電,故NH3是電解質B.可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NH3C.NH3易液化,且液態NH3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故液態NH3可做制冷劑D.溶于水的NH3分子只有少部分電離2.關于氨的噴泉實驗形成的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B )A.氨水呈堿性B.氨氣極易溶于水,燒瓶內外形成壓強差C.氨氣易液化D.氨氣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揮發 描述現象,得出結論描述現象,得出結論 討論并思考問題思考練習并得出答案 培養其觀察能力及總結能力培養其合作意識,以及由現象得出結論的能力鍛煉其總結的能力課堂小結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5張PPT)7.2.1 氨氣蘇教版 必修二學習目標1.能從不同視角認識含氮化合物之間轉化的條件 和方式;2.能運用化學變化的規律說明氨氣的化學性質。知識導航新課導入氨氣是人工固氮的產物,也是人類制備各種含氮化合物的基礎原料。氨氣可以轉化為其他含氮化合物,例如:氨氣制備最常用的氮肥,氨氣可以生成硝酸硫酸銨一、物理性質顏色 氣味 狀態 密度 溶解性 沸點無色 刺激性 氣體 比空氣小 極易溶于水(約1:700) -33.5℃,易液化氨氣的性質常溫下加壓使其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劑觀察思考實驗序號 實驗現象 主要結論實驗1實驗3形成“噴泉”氨氣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產生“白煙”濃氨水和濃鹽酸均易揮發,反應生成固體小顆粒NH4Cl二、氨的化學性質1.氨與水的反應(1)化學方程式為:NH3 + H2O NH3·H2O氨水:氨氣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2)思考: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3)NH3·H2O受熱易分解:NH3·H2O NH3↑+ H2O。(氨水作氮肥,成本較低,但貯存、運輸和施用的要求也比較高。)NH3·H2O、NH3、H2O、NH4+、OH-、H+2、與酸反應氨水與酸反應,生成銨鹽。NH3 + HCl = NH4Cl 現象:冒“白煙”(1)與HCl反應(2)與HNO3反應(3)與H2SO4反應(4)與H3PO4反應NH3 + HNO3 = NH4NO3 現象:冒“白煙”2NH3 + H2SO4 = (NH4)2SO4 無現象3NH3 + H3PO4 = (NH4)3PO4 無現象小結:只有揮發性的酸與氨氣反應,才產生白煙,如濃鹽酸,濃硝酸。是不是所有的酸與氨反應,都能產生白煙?HNO3、HCl均是揮發性酸H2SO4、H3PO4是難揮發性酸如何檢驗氨氣?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煙產生3、氨的催化氧化反應通常情況下,氨與氧氣不易反應,但在加熱和催化劑(如鉑絲或Cr2O3)存在下,氨與氧氣反應。4NH3+5 O2 === 4 NO + 6 H2O催化劑Δ課堂小結課堂檢測1.下列有關NH3的說法正確的是( )A.NH3溶于水后溶液能導電,故NH3是電解質B.可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NH3C.NH3易液化,且液態NH3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故液態NH3可做制冷劑D.溶于水的NH3分子只有少部分電離C2.關于氨的噴泉實驗形成的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A.氨水呈堿性B.氨氣極易溶于水,燒瓶內外形成壓強差C.氨氣易液化D.氨氣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揮發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2 .1 氨氣 教案.doc 7.2.1 氨氣 課件(共15張PPT).pptx 氨氣的噴泉實驗.mp4 濃鹽酸與濃氨水.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