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課題 2氧氣的性質教學目標1、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鐵等物質在氧氣里的燃燒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化學性質);2、能利用教師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對氧氣的性質進行科學探究。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求實、嚴謹?shù)膬?yōu)良品質以及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點1、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xiàn)象的準確描述;2、通過實驗探討、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1、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xiàn)象的準確描述;2、 通過實驗探討、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教學過程一、魔術引入 激發(fā)興趣表演魔術“水中生火”,引入新課二、課內探究 明辨真諦【合作探究一】氧氣的物理性質我來探究:仔細觀察實驗桌上的三瓶氧氣,回答問題:1、氧氣什么顏色?2、氧氣有味嗎?3、已知氧氣的密度為1.429g/L,空氣的密度為1.293g/L。從中可得出什么結論?4、氧氣是否易溶于水 (設計方案,進行探究)5、你仔細觀察了嗎?醫(yī)院用的氧氣瓶是什么顏色的?歸納展示:氧氣的物理性質顏色 氣味 狀態(tài) 密度 溶解性 三態(tài)變化 -183℃ 色液體 -218℃雪花狀 色固體【合作探究二】氧氣的化學性質情景體驗:觀察硫在空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交流討論:1、硫磺的顏色 狀態(tài)2、硫在點燃前伸入瓶中有沒有明顯現(xiàn)象? 3、硫磺燃燒時燃燒匙中硫呈 態(tài)?4、請描述硫在空氣中、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現(xiàn)象與什么因素有關?5、為什么提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試討論如何減少本實驗給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歸納展示:現(xiàn)象: 結論: (用文字表達式表示) 動手空間:小組分工,自主完成木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并填寫下表:物質(顏色狀態(tài)) 反應現(xiàn)象(“一光二熱三生成”) 文字表達式 注意事項木炭(灰黑色固體) 在空氣中 ,氧氣中發(fā) 光,放熱,生成能 變渾濁的氣體。 將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鐵(銀白色固體) 燃燒, 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鐵絲要細,繞成螺旋狀,末端系一根火柴。預先放少量水。【反思交流】1、木炭燃燒時,將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為什么?2、鐵絲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什么? 為什么將鐵絲制成螺旋狀?3、為什么要在集氣瓶底部留少量的水?可否用其他物質替換?【討論】1、氧氣能與碳、硫、磷、鐵等物質發(fā)生反應,那么氧氣是不是活潑氣體?2、物質在空氣中與在純氧中燃燒哪個劇烈?為什么?【歸納展示】氧氣的化學性質【探究小結】——我總結我成功【鞏固探究】1、以下對氧氣性質的描述,錯誤的是( )A.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B.氧氣極易溶于水C.氧氣在低溫高壓時能變?yōu)橐后w或固體 D.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2、火箭發(fā)射時發(fā)動機里使用的液態(tài)氧的作用是( )A.作燃 B.作助燃劑C.供給宇航員呼 D.保護發(fā)動機3、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xiàn)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實 驗 裝 置 硫在氧氣中燃燒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排水法收集氫氣解釋 集氣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熱量 量筒中的水: 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O2體積 集氣瓶中的水: 冷卻濺落融熔物,防止集氣瓶炸裂 集氣瓶中的水: 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H2何時收集滿4、新興的氧氣消費已形成一股新潮流。早在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保爾·伯特首先發(fā)現(xiàn),如果動物呼吸純氧會引起中毒,人類也有同樣的現(xiàn)象。所以,潛水時,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可攜帶有 (填空氣或純氧)的裝備即可。5、下圖是鋁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操作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鋁絲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 ;瓶中放水的作用是 。 (2)在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鋁在氧氣中 ,生成一種白色的固體(Al2O3)。三、課外探究 拓展提升有四瓶無色氣體,它們分別是氧氣、氮氣、空氣、二氧化碳。請設計方案將它們一一鑒別出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