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哺乳動物》教學設計模式介紹體驗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創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情感預熱,讓學生達到適度的興奮狀態,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希望參與體驗,在合作互動中潤物無聲,實現知行合一的導行內化效果。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章第7節《哺乳動物》,學生通過七年級的學習,了解人胚胎發育的過程,通過本章前6節的學習認識動物的方法,所以對學習本節知識來講,前學科知識和能力都已有,能很好的理解胎生的概念和胎生哺乳的作用,完成對哺乳動物的特征的學習。另外教材還引導學生了解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旨在喚起學生愛護動物及辨證認識生物與人類關系。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比較分析,掌握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2.了解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過程與方法】學習觀察、歸納描述及生物分類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辨證地認識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認同人與動物共處一個地球,應和諧相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2.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對生活中活體動物的感知。教學過程【教師】展示多種多樣的哺乳動物,思考草原上馳騁的野馬,原野上怡然漫步的非洲象,森林里攀援自如的獼猴,海洋中的鯨,挖洞的鼴鼠,飛翔的蝙蝠……這些都是哺乳動物。它們的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差別很大,為什么都屬于哺乳動物呢?【學生】自由作答。【教師】認可個別學生答出的“哺乳”“胎生”。【設計意圖】創設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和探究欲望。【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完成“自主學習”內容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學生】交流并展示學習成果。【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目標的驅動下自覺地投入到新知識的探求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展示鳥的生殖、育雛和哺乳動物的生殖、哺育圖片。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比較:生殖方式有什么不同 卵生與胎生,哪種生殖方式更具有優勢 哺乳有什么優勢性 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學生】觀察、思考、討論,逐一在練習本上寫出答案。【教師】展示兔、狼的牙齒圖,引導學生探究:兔、狼的牙齒有什么共同點 兔、狼的牙齒有什么不同 與生活習性有什么關系 回想自己吃蘋果,體驗門齒、臼齒的功能。牙齒的分化對攝食和消化有什么意義 【學生】觀察、思考、討論,逐一在練習本上寫出答案。【教師】評價并課件出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胚胎在雌性體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中獲得營養,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從母體中產出,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優越的營養條件下成長。兔和狼都有門齒和臼齒;兔沒有犬齒,狼有犬齒,這與兔子食草、狼食肉的生活習性有關。牙齒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目標的驅動下自覺地投入到新知識的探求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出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學生】思考、討論,在練習本上歸納寫出答案。【教師】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探究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是怎樣的?【學生】觀察、思考、學習,在練習本上逐條寫出。【教師】評價并課件出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哺乳動物的特征是,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哺乳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家畜是由野生動物馴養而來的,是人類食物中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野生動物在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些哺乳動物還有經濟價值;有些哺乳動物還是人類的得力助手。例如導盲犬、軍馬等。有時候人類也會受到哺乳動物的困擾,例如鼠類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有時還會傳播疾病。【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目標的驅動下自覺地投入到新知識的探求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建立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組織學生思考動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學生】思考、討論,在練習本上歸納寫出。【教師】評價并課件出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動物不能像植物那樣自己制造有機物,必須靠吃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有的動物以植物為食,有的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有的動物既能吃植物有吃其他動物。動物要維持生存,既要善于發現和獲取食物,又要避免被其他動物捕食。發現食物或敵害要靠神經系統(包括感覺器官),獲取食物或防御敵害離不開運動。絕大多數動物都能自由運動。【設計意圖】結束本節課,也是結束本章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推理及表達的能力。【教師】圖片展示一些哺乳動物,開闊學生的眼界。【學生】看圖了解最大的哺乳動物、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最高的哺乳動物、會飛的哺乳動物等,糾正以前的認知錯誤,建立常識。【設計意圖】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常識。【習題鞏固】完成教材39頁練習題。教學反思教師在課前應準備好一定量的資料,教學主要以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從觀察探究的技能本身來說難度都不會太大,但要設計好觀察探究的問題,對學生的探究流程做好正確引導,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需要教師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和引導。讓學學體驗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獲得知識,并培養提高表達能力。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