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專題七 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備課教師課時 2課時教 學 目 標 通過復習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通過實驗的觀察與操作,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增減。主 問 題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是本課題的重點;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守恒定律以及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是本課題的難點。教具學具 PPT課件 燈片,習題教 學 過 程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復習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通過實驗的觀察與操作,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增減。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授 課 過 程 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2.質量守恒定律的分析歸納: 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 物質種類一定改變, 元素的種類不變 反應物和生成物總質量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 兩個一定改變——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 一個可能改變——分子總數可能改變。 3.關鍵詞的理解 (1)參加化學反應的,所給予物質不一定都參加反應,若反應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質沒有參加反應。所以必須強調“參加化學反應”,而且質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釋化學變化。 (2)質量總和 “是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總和和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總和”。如: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參加反應的鎂的質量和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的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 4.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化學反應中的一些簡單的現象和問題; (3)判斷化學反應中某種物質的組成; (4)確定化學反應中某種物質的化學式。 嘗試書寫水電解的化學方程式。觀察配平后的方程式中,反應前后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有沒有變化? [思考]為什么沒有變化?提示:回憶一下化學反應的實質。 學生回想質量守恒定律。 [學生歸納]化學方程式書寫要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質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使反應前后各種原子的數目相等。 [探究活動]嘗試配平雙氧水分解和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回憶配平的技巧和方法,然后談談配平的思路和心得。教師充分肯定學生找到的技巧,鼓勵學生再尋找其它的方法和技巧。 [思考]化學方程式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但是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具體的質量關系能知道嗎?當然可以。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學習化學的方法和技能,體驗了創新學習化學的成就感。 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性學習,發現其它的配平方法,尤其是其它更為簡捷的配平方法,提高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化學方程式 1.化學方程式的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化學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義) ⑴哪些物質參加了反應(反應物是什么) ⑵生成了哪些物質(生成物是什么) ⑶反應條件 ⑷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⑸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量比 3.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以C + O2→CO2為例) ⑴質: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⑵量: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1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反應,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用最小公倍數法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① S + O2 — SO2; ② Mg + O2 — MgO; ③ C2H4 + O2 —H2O + CO2; ④ H2 + Fe2O3 — Fe + H2O。 分析討論這四個反應的不同特點,合作探究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其它簡捷方法。如:①觀察法;②奇變偶法;③奇變偶求和法;④氧化還原法…… 化學方程式可表明 ①反應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②符合質量守恒定律;③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④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分子(或原子)數的關系。 化學方程式中符號的含義:“+” “=”,“↑”,“△”,“↓”。 配平是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難點,在學生熟練掌握最小公倍數法的基礎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書寫原則:⑴以客觀事實為基礎;⑵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書寫步驟 ⑴寫: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橫線相連; ⑵配:配平化學方程式; ⑶等;將短橫線改為箭頭; ⑷標:標明反應條件以及生成物的狀態“↑”“↓”。 ⑸查:檢查化學式是否寫錯、是否配平、條件和生成物狀態是否標了、標了是否恰當。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在空氣中燃燒: 鐵在氧氣中燃燒: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 鎂和稀硫酸反應: 鋁和稀硫酸反應: 鋅和稀硫酸反應: 鐵和稀硫酸反應 鎂和稀鹽酸反應: 鋁和稀鹽酸反應: 鋅和稀鹽酸反應: 練習用最小公倍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觀察分析不同反應的不同特點,合作探究,討論歸納,發現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其它簡捷方法。小 結 化學反應前后 (1)一定不變宏觀:反應物、生成物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微觀: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 (2)一定改變宏觀:物質的種類一定變微觀:分子種類一定變 (3)可能改變:分子總數可能變 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相等的原因:在一切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原子的數目沒有,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必然相等。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