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和離子課標要求 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原子、離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3.知道原子可以轉化離子,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九年級化學粵教版第二章第三節節第二課時的內容,主要內容是:學生知道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能說出原子、原子核的構成,會描述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初步認識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知道最外層電子數對化學變化的作用。作用:承接了上文,同時也為下節課元素概念的形成作好鋪墊。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了分子和原子的部分知識,這為本節課作好了一定鋪墊,學生已經開始有了微粒觀啟蒙,但是對分子還能不能再分,還是很有興趣的,構成的物質的微粒只有分子一種嗎也存在疑惑,所以本節正好解釋了學生這種困惑,本節課抽象有難度,這就需要教師想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3.學生能描述原子結構示意圖和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4.知道原子可以轉化成離子,離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部分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的討論和交流,學生通過文字圖象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同時也認識到合作和交流在化學學習中重要作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原子結構的最外層電子數與物質化學性質關系,學生能體驗到物質的微粒性,開始意識到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學生會描述原子結構示意圖,認識到核外電子排布和化學變化的關系。2、知道原子可以轉化成離子,離子與原子的異同點,初步認識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教學難點: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離子的形成以及離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突破重難點的教學方法 教法:一是是采用了講解法和引導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離子形成這個學習難點。二是用教育信息化技術去整合教學資源,便微觀粒子宏觀化,學生能更直觀認識原子結構、核外電子排布、離子,使抽象的微粒具體化。學法:主要采用了觀察圖像法、討論交流法和總結歸納法。一是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二是突破教學難點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另外利用到習題,解決教學難點離子的形成以及離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教學過程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內部原子結構 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原子的內部結構是怎么樣的?展示一個原子宏觀圖像。教師: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那核外的電子又是怎么樣排布的呢?學生思考 把上下兩節課的內容聯結起來,把學生的思想引到微觀粒子的想像中去,同時也導入了原子結構示意圖這個課題。課題1:原子結構示意圖 教師:現在我們就以鈉原子為例觀察它的內部結構。學生觀察后,教師表示:我們如何去用筆畫出一個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呢?師生共同完成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畫法。再分析討論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學生分析說出示意圖的信息。 通過鎂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學習,學生再分析討論,總結歸納,鎂原子結構示意圖,就能突破教學重點:學生學會描述原子結構示意圖。課題2: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 我們看到了一個鎂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其它原子排布有什么 規律呢?我們來看看部分原子結構圖,觀察它們的核外電子排布有什么規律?學生討論交流核外電子的排布的規律,最后歸納總結,完成習題。規律1:電子層上數目,第一層最多2個,第二層最多8個,最外層最多8個,電子數目從左到右越來越多,遞增,電子層數從上向下遞增。 導入下個課題核外電子的排布,并通過討論交流法來提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也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課題3:核外電子排布規律2 學生觀察:最外層電子數有什么規律,教師講授最外層電子數與化學變化的關系。學生總結歸納規律2:金屬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非金屬大于等于4,稀有氣體等于8. 講授法和引導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破教學難點:核外電子排布規律2。實驗觀察金屬鈉和氯氣反應 上圖中觀察鈉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它們碰到了會怎么樣呢?觀察實驗: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視頻。它們極易發生化學反應。為什么 呢?這與它的核外電子數有關。 用視頻輕松下課堂氣氛,同時也導入下個教學環節,離子的形成。課題4:離子形成及和原子的同點。 通過宏觀圖象來講授,引導學生了解離子的形成,并讓學生找出原子和離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講授、引導學生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同時總結出原子和離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突破教學難點:離子的形成。這里主要用了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微觀粒子宏觀化。課題5:離子的書寫 離子的書寫方法,以鈉離子的書寫學習,再配以習題來突破。 示例法,習題法來,講解引導法突破這個知識點。小結 課堂小結 學生表述,對本課內容作歸納。課堂檢測 練習題1、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屬于金屬原子的是( )2、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_____,核外有______個電子層,第二層上有______個電子,最外層上有______個電子。該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______(“得到”或“失去”)電子。3、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4、下列離子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A.Cl B.O2 C.O D.Mg2+ 5、由下面的卡通圖分析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A.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B.鈉原子與鈉離子都不顯電性C.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氯離子 D.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教學目標的是否達成的檢測。板書設計: 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和離子1原子的構成:原子和核外電子2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3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4離子的形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和原子的區別:同元素;核外電子數不同。作業布置 選做題:練習冊上7,8小題必做題 :練習冊上的4,5,6,9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