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章溶解現象整理與歸納》教學設計課題 第六章溶解現象 整理與歸納 授課人 學校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熟悉的水培植物展開對溶液探究的興趣,進而對物質在水中的分散及溶液組成的定性表示展開學習并學會靈活應用,讓學生體會化學來源于生活 2.學生對植物營養液成份的好奇展開對溶液的定量表示,及溶液的配制及稀釋的相關知識,由表及里對營養液探究的過程中內化學過的相關知識并學會靈活應用,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計算及活學活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3.學生對配制營養液的質量分數問題聯想到溶解度知識并會應用溶解度曲線解決遇到的問題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體系 4.學生通過對植物營養液在使用中注意的問題引出結晶的現象,通過創新實驗對物質的提純難點進行突破更好的體會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鍛煉創新能力的和知識遷移能力 5.學生通過學習樹立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良好意識教學重點 溶液組成的表示,物質溶解性的應用教學難點 物質溶解解性的應用及物質的提純學情分析 認知基礎:(1) 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生活中常見的溶液有一定認識和 了解具備可以深入學習的學習發展區 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對于溶解現象有基本了解但還不能靈活運用 2.認知特點: (1)求知欲旺盛,觀察能力強 (2)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 (3) 對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非常感興趣設計理念 本節課以合作探究為基本策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實驗、多媒體演示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探究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親自參與,從已知到未知,從感性到理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比較法、討論法、歸納法、練習法等學習方法。實驗用品 試管、試管夾、酒精燈、藥匙、大燒杯、蒸餾水、硝酸鉀和硫酸銅混合固體、冰水教學方法 啟發式、探究式、引導式、講解式教學手段 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實驗創新教學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宗旨 與意圖一、引入 設置教學情境:由學生熟知的營養液及無土栽培農業引入 展示水培植物及垂直農場視頻 觀看視頻 用一個實例來來引入情境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二、探 究 新 知 認識植 物營養液 配制植物營養液 3.使用植物營養液 教師展示手中植物營養液倒入燒杯中讓學生觀察 放置很久也沒有分層和固體析出說明溶液有哪些特點? 還有哪些特點呢? 展示植物營養液成分表 問題:(1)溶質有哪些? (2)溶劑是么? (3)硝酸鉀是以什么形式分散的? 物質還有其它的分散形式嗎? (4)物質溶解時 還伴隨能量變化,你能舉例說明嗎? 這瓶營養液是怎么配制的呢?完成下列問題 (1)這瓶營養液質量是多少? (2)這瓶營養液中含硝酸鉀質量是多少? (3)溶質總質量是多少? (4)溶劑質量是多少? (5)硝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若要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硝酸鉀溶液應怎樣操作呢? 配好的原液能不能直接澆花呢? 為適應作物生長需要,無土栽培營養液的組成和溶質量分數均有所不同,已知綠蘿適合硝酸鉀質量分數為0.4 %的營養液 (1) 想配制硝酸鉀質量分數為0.4%的稀溶液100g,需要硝酸鉀質量分數為4%濃溶液(密度為2/ml)多少毫升? (2) 需加水多少毫升? 溶液的稀釋的步驟有哪些? 比較溶液配制和稀釋的異同 在配制溶液的時候能不能配制出20℃溶質質量分數為40%的硝酸鉀溶液?(已知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固體物質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情況 針對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提問引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關系 營養液能長期敞口放置嗎?會有什么現象呢? 結晶的方法有哪些呢? KNO3 固體中混有少量的CuSO4固體,應該怎樣提純KNO3固體呢? 此實驗有哪些優點? 設置拓展問題 學生根據看到現象回答:無色溶液 穩定性、均一性 沸點升高、凝固點降低,導電性 總結學過的典型 回答問題 (1)硝酸鉀等四種 (2)水 (3)離子的形式 分子、小液 滴或固體小 顆粒的形式 物質溶解時的能量變化 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硝酸銨 蔗糖、氯化鈉 學生進行計算并用電子白板展示講解 學生回答 1.計算2.稱取固體3.量取液體4.溶解5.轉移 不能 學生計算并討論板演講解 學生回答 計算2.量取液3.混合配制4.轉移 比較溶液配制和稀釋的異同 溶解度的四要素 質量分數達不到 根據溶解度曲線回答問題 有固體析出 蒸發結晶 降溫結晶 降溫結晶 回顧降溫結晶的步驟 小組討論交流并回答 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化學來源于生活 學生由實例推理所學 學生通過學習分析學會從個例上升到一般的思維方式 層層遞進的問題設計學生更易形成知識體系 總結物質溶解時的能量變化 學生通過展示會簡單的計算,并練習表達能力 學生通過實例分析更易理解和掌握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層層深入 對營養液的使用問題感興趣,體會化學應用于生活的特點 學有所用 學生通過觀察應用對比的學習方法 從實際問題著手把溶液配制和溶解度問題聯系起來學會知識的內在聯系 學生把溶解度曲線上的點與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關系 通過營養液的使用注意的問題,學生學會由表及里的分析問題,體會生活中的化學 創新實驗幫助學生突破難點,體會到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設置拓展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過程中鍛煉思維的嚴緊性,內化知識間的聯系三、課 堂 小 結 生生總結及師生互動法 補充并升華學生總結的內容 學生總結 及時鞏固所學四、課后作業 1. 尋找生活中的常見的溶液 2. 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你所尋找的溶液的特點性質及應用 3. 完成探究報告及小論文五、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反應出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基礎知識還不夠牢固,對于知識的靈活應用存在難度,教學過程中應該多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板 書 設 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