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氧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知道一些化學反應現象;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學會比較分析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培養辯證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重難、點】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合反應的理解。難點:氧化反應的理解。疑點:實驗現象不同的原因。【課型】:探究式【課時】:二課時【實驗準備】: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硫、木炭、鐵絲、火柴第一課時:【教學過程】:1、復習舊知識:1) 空氣的組成是什么?2) 什么是空氣污染,如何防治?2、情景導入出示一幅藍天、白云、草地、人、動物圖片和氧氣應用的圖片3、探究新課:[問題]1)怎樣理解大樹底下好乘涼?2)為什么森林里要嚴禁煙火?一、氧氣的物理性質:出示一瓶氧氣,指出它的物理性質1.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2.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比空氣( 1.293g/L)略大。3.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氣。4.在壓強101kPa時,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 ℃時變為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二、氧氣的化學性質。[實驗2—2]、[實驗2-3]、[實驗2-4]通過實驗填寫下表:在空氣中 在空氣中點燃 在氧氣中點燃 表示方法帶火星的木條 復燃木炭C 不燃燒 發紅光,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發白光,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碳+氧氣 二氧化碳硫S 不燃燒 產生淡藍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產生藍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硫+氧氣 二氧化硫鐵Fe 不燃燒 不燃燒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產生黑色固體。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討論]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試驗時,為什么要在集氣瓶底加入少量水?實驗現象總結:1.燃燒在純氧中進行比空氣中進行得更旺。2.某些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卻能燃燒。結論 :1.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常作氧化劑。2.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是跟其中的氧氣反應。【作業】:P36 1、2、3、4第二課時:回顧舊知識:氧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何?探究新課1:填寫下表:實驗 反應前的物質 反應后的物質 反應表達式木炭燃燒 木炭氧氣 二氧化碳硫燃燒 硫氧氣 二氧化硫鐵燃燒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分析討論1:上述三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結 論:1.在這三個反應中,都有新的物質(與原來物質不一樣的)生成。(可能會出現)2.它們都是由兩種物質起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我們把這樣的反應叫化合反應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特 點:多變一表示方法:A+B→AB分析討論2:三個反應與前面學習過的蠟燭燃燒這個反應有沒有共同的特征?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結 論:它們都是物質與氧氣反應——氧化反應氧化 定 義: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這里的氧不僅僅只是氧氣)反應 反應物:在初中階段常有氧氣參與反應。生成物:氧化物或者其他類物質劇烈氧化:燃燒分 類 特 征:劇烈;發光發熱。緩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爛、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等特 征:緩慢不易覺察。[討論]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之間的關系總結:1、氧氣的物理性質2、氧氣的化學性質3、化學反應的兩種分類從反應形式上分類的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化合反應從是否與氧反應: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物)【作業】:P36 5、6點燃C+O2 CO2點燃點燃點燃S+O2 SO2點燃Fe+O2 Fe3O4點燃C+O2 CO2點燃S+O2 SO2點燃點燃Fe+O2 Fe3O4點燃氧化反應化合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