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目 化學 年級 初三 班級 時間 年 月 日課題 第二單元復習與習題講解教 學 目 標 1、空氣的組成以及污染與防治2、知道氧氣的性質3、理解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4、初步了解推斷題實施教學過程設計 空氣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⑴實驗裝置與原理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⑵注意事項:裝置氣密性良好;紅磷要過量; 等到冷卻至室溫才打開彈簧夾;⑶結論: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對應錯誤率高的習題《名師學案》P11-6下圖所示裝置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實驗后發現集氣瓶內水面上升大約五分之一。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B.實驗前紅磷一定要過量C.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D.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霧,火焰熄滅后立即打開彈簧夾Key:D解析: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因為其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的固體。同時火焰熄滅后不能立即打開彈簧夾,要等到冷卻至室溫才打開彈簧夾,否則結果不準確。2、空氣的成分(體積分數)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其他氣體和雜質78%21%0.03%0.94%0.03%對應錯誤率高的習題《名師學案》P12-12(4)請你分析:X氣體在呼吸過程中沒有參與化學反應,但在呼出氣體中體積分數卻減少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ey: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增多了,呼出氣體的體積增大,所以其在呼出氣體中體積分數就減少了。解析:由數據分析X是氮氣,體積分數指氮氣的體積比呼出氣體的體積,分子沒變,比值變小,只有分母變大,所以肯定是呼出氣體增多了。3、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⑴污染的原因 有害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煙塵(可吸入固體顆粒)(2)防治方法: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植樹造林對應錯誤率高的習題《名師學案》P13-92011年5月20日空氣質量報告:老城區空氣污染指數64,空氣質量級別為Ⅱ級,空氣質量狀況良好,空氣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下列關于空氣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屬于可燃物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越大,空氣質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Key:B解析:A.中氧氣屬于助燃物,不能燃燒。C.中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越大,空氣質量越差。D.中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氧氣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常,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法、集氣瓶正放)不易溶于水(排水法)三態的變化:顏色的改變 2、化學性質:助燃性 (1)硫+氧氣→二氧化硫 (2)碳+氧氣→二氧化碳 (3)鐵+氧氣→四氧化三鐵(4)磷+氧氣→五氧化二磷關注:(1)現象,空氣和氧氣中的不同現象(2)文字表達式(3)生成物的顏色和狀態(4)鐵、硫和磷實驗中集氣瓶鋪水的作用對應錯誤率高的習題《名師學案》P15-6下列化學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放出大量熱B.鋁箔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出白光,放出熱量D.硫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生成無色氣體Key:C解析:A.中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B.鋁箔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白色固體。D.硫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明亮的藍紫色,在空氣中才是淡藍色對應錯誤率高的習題《名師學案》P17-13有一瓶充滿空氣的瓶子,要將其中的氧氣除去,但又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成分。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能達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鐵絲 D.紅磷Key:D解析: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氣體,硫磺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的氣體變型題:上面三種物質能否代替紅磷完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測定?不能。因為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氣體,硫磺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的氣體,都不會造成瓶內氣體減少。所以該實驗要找的物質必須符合:在空氣中能燃燒,燃燒只消耗氧氣,生成物不是氣體。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化合反應:多變一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對應錯誤率高的習題《名師學案》P15-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B.凡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發生反應就屬于化合反應C.物質只有與氧氣發生的反應才是氧化反應D.硫在氧氣中的反應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 Key:D解析:理解定義,同時找到合適的例子。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這個例子就可以知道A與B錯了。推斷題中考必考題型。化學中的“猜謎”。抓住題眼:物質的顏色、物質反應時的特殊現象。《名師學案》P16-15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D是一種無色氣體,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析:題眼“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肯定是硫在氧氣中燃燒,題眼“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肯定D是二氧化碳。對應的答案就出來了:A:氧氣B:硫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作業:根據今天的復習內容,找到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識點自己復習鞏固教學反思 復習課容量大,單純將知識點在黑板上板出來不夠清晰,還是應該做成課件,既清晰又完整,效果應該更好。這堂課還是一堂習題課,習題的選擇還不夠全面。要多關注學生錯得多的題,了解他們錯誤的原因,有針對的進行講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