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觀察細胞》(教材分析)生物幾乎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體的各種生命活動都是通過細胞完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 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形狀和大小與它們行使的功能密切相關。如:精子細胞具有細長的尾,便于在液體中游動。鳥類的卵細胞較大,其中儲存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可以滿足胚胎發育的需要。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觀察細胞。【知識與能力目標】1.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2.知道玻片標本的三種類型。【過程與方法目標】1.初步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2.使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細胞。3.嘗試繪制細胞結構簡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2.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1.制作臨時裝片。2.用顯微鏡觀察各種各樣的生物細胞。3.認識細胞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教學難點】1.臨時裝片的制作。2.使用顯微鏡觀察各種細胞。(課前準備)制作PPT課件、視頻、圖片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我們身邊的生物多姿多彩,從低等的生物到高等的生物,幾乎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如何構建“生命大廈”的呢?讓我們走進“細胞王國”來探索生命的奧秘吧!打開課件第2頁。【講授新課】一、復習使用顯微鏡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通過我們對周圍生物的觀察和調查,同學們驚奇地發現,生物界是何等的豐富和奇妙。同學們,今天讓我們借助一只特殊的眼睛——顯微鏡,看看奇妙的生物界又將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2·1·c·n·j·y二、制作玻片標本細胞的體積一般都很小,用肉眼看不到它,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它的結構。那么,能否將一個洋蔥或一根黃瓜直接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呢 怎樣才能在顯微鏡下看到細胞呢?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必須先將生物材料進行處理,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標本。教師提問:能不能將材料(手中的黃瓜或西紅柿)直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呢?這樣能看到其內部結構嗎? 學生回答:不能。教師提問: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決定了什么特點的觀察對象才能放在鏡下觀察呢?學生回答:薄而透明。教師講授: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準確,那就是意味著我們把所帶的材料經過處理才可以觀察。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玻片的制作”。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的錄像,學會這種玻片的制作方法。21·教師活動:播放洋蔥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錄像。教師引導:下面就請同學們親自動手制作玻片,爭取將大家帶來的材料都看個究竟,怎么樣?不過,先請同學們認一認實驗臺上的器具?【來源:21·世紀·教育·網】學生回答:請一組同學來答。眾生聆聽,評價。教師提問:有沒有大家不太了解的用具?學生提問:高錳酸及碘酒是做什么用的?教師講解:一種染色劑,有時為了清楚地觀察到觀察對象而采用的一種特殊方法,同學在實驗中可以探究一下是不是所有的觀察對象都適于采用染色的方法。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老師引導:現在請同學們以一名科學工作者的身份投入到你的科學研究工作中去。要明確目標:模仿錄像用科學而規范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然后觀察你手中的實驗材料的內部結構。同時也不要別忘記嘗試進行小改革,用略有變動的方法處理不同的材料。學生活動:開始分組實驗。教師引導:非常高興地看到同學們都以百倍的熱情、千倍的謹慎和萬倍合作精神投入到實驗中。請同學們參看“知識鏈”中的內容,看一看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玻片屬于哪一種玻片?三、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教師也可親自進行規范的示范,但要注意使全體同學都能清楚地看到教師的操作過程。此環節教師的指導作用很關鍵,學生的不規范的操作應及時給予糾正。) 教師提問:我發現各小組的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所要觀察的清晰物像時臉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可我知道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經歷了探討、創新甚至還有小小的失敗后才得來的。我想我們應該一同分享各組的成功經驗。21·世紀*教育網學生發言:各小組派代表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糾正錯誤并引導學生指出以下幾點:(1)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用一種方法來取材?(洋蔥及青菜適于用撕取;番茄果肉適于用挑取;而人體口腔上皮適于刮取。)www-2-1-cnjy-com(2)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適于染色?(略)(3)如何避免在裝片制作中產生氣泡?(略)教師板書:制作過程(擦、滴、取、放、展、蓋)教師引導:通過以上成功的實驗,不同的實驗材料所看到的圖像一樣嗎?學生回答:形狀不一樣。教師引導:那么,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學生回答:每一種觀察對象都由細胞所組成,并且都有細胞核。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分析很有道理。這個最基本結構單位細胞,它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的各種生命活動都是通過它完成的。讓我們認識一下細胞各部分的名稱。教師板書:生物體由細胞構成(大標題)及細胞的組成: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教師引導:同學們有理有據的回答說明了同學們的實驗是經過認真思考的,是成功的。可作為科學工作者有時還有必要把自己所觀察到的圖像繪制下來以便作科學研究,所以繪圖的技能也很重要,下面那就請同學們參看“技能卡”將你所看到的圖像繪制出來。學生活動:教師指導。教師小結:展示學生作品,并小結注意事項,同時建議學生保留自己的作品。本課結語:同學們,我們今天之所以發現了生物體的這個奇妙的結構特點,得益于顯微鏡的發明。你們想知道第一個發現細胞的科學家是誰?教師活動:展示羅伯特虎克發現細胞及細胞學說的有關資料。(教師對學生的點評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恰當的贊揚及鼓勵。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和概括,以便于學生記憶。保留作品是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能夠做到對勞動成果的珍惜。)21教育網教師介紹:細胞的發現過程及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教師活動:展示電鏡的示意圖及相關資料。【課堂小結】伴隨著相關學科的進步,我們的生物學才能不斷發展,現在電子顯微鏡的誕生使我們對細胞的研究更為深入,才有了克隆技術、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的產生,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同學們,我期待著你們將來在科學這塊神奇的領域里大有作為,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21cnjy.com(教學反思)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