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校園植物調查》(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實地調查課。“調查”作為一種廣義的探究活動,是通過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或社會中去,就某一生物學問題進行調查,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應做的就是指導和組織工作。《校園植物調查》是讓學生走出課堂,在校園里進行植物的調查活動。通過這樣一個活動,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安排、自己制定計劃、分工合作,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發展。同時,豐富多彩的校園植物以及校園植物對環境的不同作用,使學生對植物的多樣性、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有了深刻的理解。【知識與能力目標】1、認識了解校園植物,嘗試對植物進行簡單的分類。2、知道這些植物在美化、綠化、凈化校園環境中的作用和意義。【過程與方法目標】1、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2、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交流與合作能、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實踐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這次調查和設計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調查的一般方法和調查的實施,資料的整理和分析,調查結果的表達與交流。【教學難點】調查活動的組織教學。(課前準備)制作PPT課件、視頻、圖片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漫步在美麗的校園里,看著花壇里盛開的各種鮮花、甬道兩旁修剪整齊的綠籬和各種樹木,會感到心曠神怡。在這美麗的校園中,到底生長著多少種植物呢?打開課件第2頁。【講授新課】綠色植物為我們營造了清潔、優美、幽靜、溫馨的學習環境。它具有吸塵,殺菌,消聲,調節空氣濕度等作用。展示綠色植物圖片。下面同學們就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調查計劃進行調查。調查·探究竟1、全班同學以4-5人為一個小組,每組推薦一名組長,小組共同制定出調查計劃。2、在調查過程中,每發現一株植物,都要先編號,然后仔細觀察植物特征,并按照表格要求記錄數據。調查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要求:1、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填寫植物調查記錄要認真、實事求是,記錄特征時要抓住特點。2、調查過程中如出現不認識的植物,可以先記錄特征和生長環境,采集標本,調查完畢后在老師指導下認識或查閱資料再完成記錄。3、注意安全。對于有毒植物及帶刺植物不要接觸,不嘗野果、野菜。4、組隊員之間要善于團結合作、共同完成任務。5、活動時要有紀律性,組織性,愛護植被,熱愛校園。實施計劃1、實施調查時,實行組長負責組織,組員按照分工負責。2、在實施過程中,組員對于自己一時不能答出的問題,應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課后查閱資料或請教他人解決。3、課后了解調查情況,如有沒完成任務,課后完成。最后我們將進行調查作業及成果展示:1、將本組所調查到的植物整理“校園植物名片”2、小組成員就本組調查的植物進行仔細觀察,并寫成觀察日記。3、做好記錄及時完成“校園植物調查統計表”相關內容的填寫。4、就學校綠化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從美觀角度或校園植物作用方面出發,你認為我們校園在植物綠化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請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并嘗試制定校園綠化方案,最后將小組意見在班級內交流、評分。【課堂小結】開發利用學校環境教育資源,結合調查活動課與實踐設計課開展和實施,充分突出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開展研究性學習,真正做到寓能力培養于具體實踐之中,融科學性、趣味性、挑戰性、合作性于一體,"知"、"能"并進,全員參與、主動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力,激發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通過對綠化校園方案的設計培養了學生關愛學校熱愛家鄉的情感。(教學反思)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