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單元整合 一、古代亞非文明文明代表 古代埃及 古巴比倫 古代印度 古代中國地理環境 尼羅河流域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流域 黃河、長江流域都位于大河流域政治特點 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奴隸社會、君權神授、等級森嚴科技文化 金字塔、太陽歷、象形文字 《漢謨拉比法典》、陰歷、楔形文字 阿拉伯數字、佛教 青銅器、甲骨文 二、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律或制度類別 《漢謨拉比法典》 種姓制度國家 古巴比倫王國 古代印度制定者 漢謨拉比 雅利安人地位(特點)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評價(影響) 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世代相襲;激化了社會矛盾,嚴重阻礙了印度社會的發展實質 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的形成和發展有何共同之處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都失落了 提示:(1)共同之處:①都發祥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宜于農耕;②最早出現農業文明社會的國家或區域。(2)失落的原因:①過度的農業開發導致環境惡化;②新興文明的征服,外族的入侵;③灌溉農業帶來的土地鹽堿化;④地勢平坦,無天然的屏障抵御外族侵入等。1.(2021·云南中考)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燦爛的人類文明。下列誕生于尼羅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希臘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兩河流域文明2.(2021·臨沂中考)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從一個地域性王國發展為洲際大帝國。當時,其統治范圍地跨 ( )A.非洲、亞洲 B.非洲、歐洲C.亞洲、歐洲 D.歐亞非三洲3.(2021·畢節中考)拓片是將刻在不同材質上的文字、符號、圖案等拓印下來的紙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4.(2021·柳州中考)古代亞非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圖文明成果的創造者是( )A.中國 B.古印度C.古埃及 D.古巴比倫5.(2021·南京中考改編)探尋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與演變歷程,可以感知的歷史奧秘有 ( )A.國王地位與權力 B.人類的法制傳統C.古代法制的起源 D.種姓制度的嚴厲6.(2021·宜昌中考)有學者認為,“文字不是一種深思熟慮的發明物,而是伴隨對私有財產的強烈意識而產生的一種副產品。文字始終是蘇美爾古典文明的一個特征”。蘇美爾文字被稱為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7.(2019·河南中考)如圖所示是公元前600年的泥版地圖:地球以一個小圓盤的形象出現,它的外面一圈是水,鄰近地球中心的矩形橫跨幼發拉底河,它周圍的小圓圈代表鄰近的城市。地圖中矩形代表的城市可能是 ( )A.開羅 B.巴比倫C.雅典 D.斯巴達8.(2021·鎮江中考)20世紀初,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塊刻有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稱為“一件歷史和文學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域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國文明9.(2021·鄂爾多斯中考)《漢謨拉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這主要說明當時 ( )A.奴隸制度發達 B.商品經濟活躍C.等級制度森嚴 D.法制傳統悠久10.(2021·眉山中考)《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須遭受同樣損害;但如果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少量的錢財。這反映了該法典 ( )A.客觀上遲滯巴比倫的發展B.導致巴比倫階級矛盾激化C.養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D.旨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11.(2021·通遼中考)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種的大河流域產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C.古代印度 D.古代羅馬12.(2021·懷化中考)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此尊坐像相關宗教的創始人是 ( )A.耶穌 B.李耳C.穆罕默德 D.喬達摩·悉達多13.(2021·海南中考)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資源匱乏 B.文明成果豐碩C.文化積淀厚重 D.適合農業耕作1.(2022·山東濟寧高三期末)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典明確規定:“若一個人典當東西,處理手續完成前,必須訂立一份有見證人簽名的契約。”該規定旨在 ( )A.規范經濟行為 B.完善法律體系C.解決商業糾紛 D.促進對外交流2.(2022·北京高一期中)編撰于3 000多年前的《梨俱吠陀》,贊美諸神在世界開創之初創造了四個瓦爾那(社會等級),使婆羅門和剎帝利成為統領社會的最高貴的群體。這反映的是 ( )A.古代希臘的城邦制度B.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C.古巴比倫王國的君主專制D.古代埃及法老的無上權威PAGE第 - 1 - 頁 共 8 頁- 8 -第一單元 單元整合 一、古代亞非文明文明代表 古代埃及 古巴比倫 古代印度 古代中國地理環境 尼羅河流域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流域 黃河、長江流域都位于大河流域政治特點 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奴隸社會、君權神授、等級森嚴科技文化 金字塔、太陽歷、象形文字 《漢謨拉比法典》、陰歷、楔形文字 阿拉伯數字、佛教 青銅器、甲骨文 二、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律或制度類別 《漢謨拉比法典》 種姓制度國家 古巴比倫王國 古代印度制定者 漢謨拉比 雅利安人地位(特點)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評價(影響) 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世代相襲;激化了社會矛盾,嚴重阻礙了印度社會的發展實質 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的形成和發展有何共同之處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都失落了 提示:(1)共同之處:①都發祥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宜于農耕;②最早出現農業文明社會的國家或區域。(2)失落的原因:①過度的農業開發導致環境惡化;②新興文明的征服,外族的入侵;③灌溉農業帶來的土地鹽堿化;④地勢平坦,無天然的屏障抵御外族侵入等。1.(2021·云南中考)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燦爛的人類文明。下列誕生于尼羅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 ( A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希臘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兩河流域文明解析: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尼羅河貫穿其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2.(2021·臨沂中考)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從一個地域性王國發展為洲際大帝國。當時,其統治范圍地跨 ( A )A.非洲、亞洲 B.非洲、歐洲C.亞洲、歐洲 D.歐亞非三洲解析: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屬于亞洲,故當時古埃及統治范圍地跨非洲、亞洲。3.(2021·畢節中考)拓片是將刻在不同材質上的文字、符號、圖案等拓印下來的紙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 )解析: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中國商朝時期出現了甲骨文。阿拉伯文字是西亞阿拉伯地區及部分伊斯蘭國家和伊斯蘭教徒使用的文字。4.(2021·柳州中考)古代亞非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圖文明成果的創造者是( C )A.中國 B.古印度C.古埃及 D.古巴比倫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5.(2021·南京中考改編)探尋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與演變歷程,可以感知的歷史奧秘有 ( A )A.國王地位與權力 B.人類的法制傳統C.古代法制的起源 D.種姓制度的嚴厲解析: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6.(2021·宜昌中考)有學者認為,“文字不是一種深思熟慮的發明物,而是伴隨對私有財產的強烈意識而產生的一種副產品。文字始終是蘇美爾古典文明的一個特征”。蘇美爾文字被稱為 ( B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解析: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很早就發明了文字,這種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7.(2019·河南中考)如圖所示是公元前600年的泥版地圖:地球以一個小圓盤的形象出現,它的外面一圈是水,鄰近地球中心的矩形橫跨幼發拉底河,它周圍的小圓圈代表鄰近的城市。地圖中矩形代表的城市可能是 ( B )A.開羅 B.巴比倫C.雅典 D.斯巴達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鄰近地球中心的矩形橫跨幼發拉底河,它周圍的小圓圈代表鄰近的城市”可知,地圖中矩形代表的城市是巴比倫。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稱為兩河流域。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8.(2021·鎮江中考)20世紀初,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塊刻有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稱為“一件歷史和文學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 B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域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國文明解析:《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的文明成果,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9.(2021·鄂爾多斯中考)《漢謨拉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這主要說明當時 ( B )A.奴隸制度發達 B.商品經濟活躍C.等級制度森嚴 D.法制傳統悠久解析:材料“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體現的是,當時商品經濟較為活躍,B正確;材料與奴隸制度發達、等級制度森嚴及法制傳統悠久無關,排除A、C、D。10.(2021·眉山中考)《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須遭受同樣損害;但如果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少量的錢財。這反映了該法典 ( D )A.客觀上遲滯巴比倫的發展B.導致巴比倫階級矛盾激化C.養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D.旨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解析:題干材料表明,在法律面前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和無公民權的自由民是不平等的,這反映了該法典旨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11.(2021·通遼中考)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種的大河流域產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 C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C.古代印度 D.古代羅馬解析: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種姓制度。12.(2021·懷化中考)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此尊坐像相關宗教的創始人是 ( D )A.耶穌 B.李耳C.穆罕默德 D.喬達摩·悉達多解析:據材料“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可知與佛教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創立佛教。13.(2021·海南中考)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D )A.自然資源匱乏 B.文明成果豐碩C.文化積淀厚重 D.適合農業耕作解析: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適合農業耕種,農業的發展為亞非地區的古代文明提供了物質基礎,故A錯誤,D正確;文明成果豐碩和文化積淀厚重是文明發祥與發展的結果,而不是原因。1.(2022·山東濟寧高三期末)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典明確規定:“若一個人典當東西,處理手續完成前,必須訂立一份有見證人簽名的契約。”該規定旨在 ( A )A.規范經濟行為 B.完善法律體系C.解決商業糾紛 D.促進對外交流解析:根據材料可以看出,法典強調雙方在交易時要訂立契約,以此來規范交易行為。2.(2022·北京高一期中)編撰于3 000多年前的《梨俱吠陀》,贊美諸神在世界開創之初創造了四個瓦爾那(社會等級),使婆羅門和剎帝利成為統領社會的最高貴的群體。這反映的是 ( B )A.古代希臘的城邦制度B.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C.古巴比倫王國的君主專制D.古代埃及法老的無上權威解析: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四個瓦爾那(社會等級)”“婆羅門和剎帝利”,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是一種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將印度社會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故B符合題意。PAGE第 - 1 - 頁 共 8 頁- 8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單元整合(學生版).doc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單元整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