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目標導學】1.知道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掌握《羅馬民法大全》的組成及地位。2.知道拜占庭帝國的“黃金時代”,了解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及啟示;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3.理解拜占庭帝國文化的特色及對世界文化的影響。【知識構建】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完善《羅馬民法大全》相關內容。國家、皇帝 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編纂目的 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組成 《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2.為什么說“唯有法律對世界的征服是最為持久的征服” (影響)理由:《羅馬民法大全》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二、拜占庭帝國的滅亡1.帝國滅亡: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具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具有這樣的特點 (1)特點:兼收并蓄或東西交融。(2)原因:拜占庭帝國位于亞歐非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3.有的史學家認為:“拜占庭帝國所起的作用是保守的……它的命運注定是守舊而不是創新。” 拜占庭帝國“守”的“舊”是指什么文化 這些“舊”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舊”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2)影響: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歷史解釋】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其影響,唯有法律對世界的征服是最為持久的征服。——摘編自[德]耶林《羅馬法精神》【史料實證】西方人認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東方人卻從拜占庭帝國的文化中看出古希臘羅馬文化的身影。這個位于亞歐非交界處的帝國文明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在歐洲,繼古希臘、羅馬之后,拜占庭帝國以其繁榮的經濟、輝煌的文化,傲立于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來卻衰落了。探究1:結合以上地圖分析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拜占庭帝國為什么能夠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態,“傲立于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 提示:拜占庭帝國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處,商業貿易發達,經濟繁榮,帝國較為強盛。材料 在以后的幾個世紀里,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無視西歐城市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人認為,他們的職責僅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最終把拜占庭帝國湮滅于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之中。——摘編自徐家玲《拜占庭文明》探究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無視西歐城市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②封閉保守的心態,不屑于學習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優點;③不斷受到外部軍事勢力的攻擊;④十字軍東征;⑤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進攻。【圖示點撥】【歷史啟示】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啟示開放寬容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保持虛心的態度,積極向先進的文明學習,只有居安思危、不斷創新,才能有生機和活力,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1.某同學查找資料,完成如圖所示資料卡片。資料卡片描述的帝國是( D )A.亞歷山大帝國 B.西羅馬帝國C.查理曼帝國 D.東羅馬帝國【解析】聯系所學知識,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君士坦丁堡是東羅馬帝國的都城,東羅馬帝國版圖涵蓋希臘以及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區。2.(2022·駐馬店期中)歷史學家馬世力指出:“從3世紀起,由于羅馬奴隸制社會陷入危機,統治階級迫切要求將反映本階級意志的現行法律固定下來,借以維護和鞏固其統治地位,因而著手進行法律匯編工作。”據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編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C )A.滿足人民所需的契約自由B.符合崇尚法治的價值和法律精神C.鞏固皇權,維護國家安定D.教化帝國民眾,人人安分守法【解析】依據題干“統治階級迫切要求將反映本階級意志的現行法律固定下來,借以維護和鞏固其統治地位”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編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鞏固皇權,維護國家安定。3.“所有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編撰的法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現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視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羅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們只是與新的時代相適應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語言學的外衣。”這段話講述的主要是羅馬法的( C )A.內容 B.性質 C.影響 D.缺陷【解析】“現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視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羅馬法典的再次出版”說明羅馬法在世界史特別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近代歐美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故C符合題意。4.(2022·周口期中)書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我們通過(如圖)史書可以了解到的內容是( D )A.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B.羅馬帝國稱霸地中海C.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D.拜占庭帝國的覆滅【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5.“拜占庭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僅以‘陸上絲綢之路’陸上的終點而著稱,也是當時世界商路的匯合中心。這使拜占庭文化在當時的世界文化交流中獲得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以上材料說明( A )A.拜占庭文化產生的原因B.拜占庭文化的特點C.拜占庭帝國的地理位置D.拜占庭文化的影響【解析】題干材料說明了拜占庭文化產生的原因。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和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6.(2022·南陽期中)拜占庭帝國延續了一千多年,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其保存下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史料、著作、哲學思想引發了文藝復興運動,并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歷史。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是( D )A.促進了歐洲封建社會的形成B.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C.促進了世界文明之間的傳播D.為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解析】拜占庭帝國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和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A、B與拜占庭帝國無關,材料無法體現拜占庭帝國促進了世界文明之間的傳播。7.(2022·濮陽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材料二 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法制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材料三 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相繼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陸法系的基石,對除了英國以外的歐洲各國法律產生了巨大影響。(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答:人人平等、天賦人權、理性、正義、法律至上。(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答:成為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和近代資本主義立法的基礎;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源于羅馬法。(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羅馬民法大全》的特點。答:《羅馬民法大全》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羅馬民法大全》還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一“人生而平等……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及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為羅馬法包含了人人平等、天賦人權、理性、正義、法律至上的基本原則。第(2)題根據材料二“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法制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可知,羅馬法成為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和近代資本主義立法的基礎;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源于羅馬法。第(3)題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民法大全》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羅馬民法大全》還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8.【能力提升】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該文明是以君士坦丁堡為其文化萌芽、發展、繁榮和向周圍地區擴散、影響的中心,以古代亞洲東方文化為其重要補充,以基督教中的東正教思想為其文化的指導思想,以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其文化形成的基礎和核心的一種獨特文化體系。(1)材料中的“該文明”是指什么文明 該文明有怎樣的特征 答:拜占庭文明。特征: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2)有人認為“伴隨著該文明所屬的帝國的滅亡,該文明也消亡了”。你認為這種看法正確嗎 為什么 答:不正確。雖然滅亡,但其影響仍在,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同時也對東歐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解析】第(1)題,第一問據“君士坦丁堡”“以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其文化形成的基礎和核心”等可知,材料中的文明是拜占庭文明。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和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第(2)題中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從拜占庭文明的影響方面闡述理由,即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拜占庭文化對東歐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時空連線】 中國文物工作者在一座東魏時期公主墓中,發現兩枚東羅馬時期金幣。其中一枚金幣為查士丁尼一世時期所鑄,金幣的正面圖案為查士丁尼一世戴盔佩甲胸像,背面為女神安淑莎的站像。這兩枚金幣見證了1 400多年前中西交通往來的順暢和中國與東羅馬帝國交流的頻繁。PAGE第 - 1 - 頁 共 2 頁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目標導學】1.知道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掌握《羅馬民法大全》的組成及地位。2.知道拜占庭帝國的“黃金時代”,了解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及啟示;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3.理解拜占庭帝國文化的特色及對世界文化的影響。【知識構建】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完善《羅馬民法大全》相關內容。國家、皇帝 東羅馬帝國、編纂目的 穩固帝國的 ,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組成 《 》《法學匯纂》《 》《新法典》2.為什么說“唯有法律對世界的征服是最為持久的征服” (影響)理由:《羅馬民法大全》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 的基礎。二、拜占庭帝國的滅亡1.帝國滅亡:1453年, 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具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具有這樣的特點 (1)特點: 或東西交融。(2)原因:拜占庭帝國位于 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3.有的史學家認為:“拜占庭帝國所起的作用是保守的……它的命運注定是守舊而不是創新。” 拜占庭帝國“守”的“舊”是指什么文化 這些“舊”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舊”文化: 。(2)影響:為后來西歐的 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歷史解釋】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其影響,唯有法律對世界的征服是最為持久的征服。——摘編自[德]耶林《羅馬法精神》【史料實證】西方人認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東方人卻從拜占庭帝國的文化中看出古希臘羅馬文化的身影。這個位于亞歐非交界處的帝國文明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在歐洲,繼古希臘、羅馬之后,拜占庭帝國以其繁榮的經濟、輝煌的文化,傲立于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來卻衰落了。探究1:結合以上地圖分析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拜占庭帝國為什么能夠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態,“傲立于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 材料 在以后的幾個世紀里,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無視西歐城市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人認為,他們的職責僅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最終把拜占庭帝國湮滅于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之中。——摘編自徐家玲《拜占庭文明》探究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圖示點撥】【歷史啟示】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啟示開放寬容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保持虛心的態度,積極向先進的文明學習,只有居安思危、不斷創新,才能有生機和活力,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1.某同學查找資料,完成如圖所示資料卡片。資料卡片描述的帝國是( )A.亞歷山大帝國 B.西羅馬帝國C.查理曼帝國 D.東羅馬帝國2.(2022·駐馬店期中)歷史學家馬世力指出:“從3世紀起,由于羅馬奴隸制社會陷入危機,統治階級迫切要求將反映本階級意志的現行法律固定下來,借以維護和鞏固其統治地位,因而著手進行法律匯編工作。”據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編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A.滿足人民所需的契約自由B.符合崇尚法治的價值和法律精神C.鞏固皇權,維護國家安定D.教化帝國民眾,人人安分守法3.“所有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編撰的法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現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視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羅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們只是與新的時代相適應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語言學的外衣。”這段話講述的主要是羅馬法的( )A.內容 B.性質 C.影響 D.缺陷4.(2022·周口期中)書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我們通過(如圖)史書可以了解到的內容是( )A.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B.羅馬帝國稱霸地中海C.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D.拜占庭帝國的覆滅5.“拜占庭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僅以‘陸上絲綢之路’陸上的終點而著稱,也是當時世界商路的匯合中心。這使拜占庭文化在當時的世界文化交流中獲得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以上材料說明( )A.拜占庭文化產生的原因B.拜占庭文化的特點C.拜占庭帝國的地理位置D.拜占庭文化的影響6.(2022·南陽期中)拜占庭帝國延續了一千多年,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其保存下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史料、著作、哲學思想引發了文藝復興運動,并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歷史。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是( )A.促進了歐洲封建社會的形成B.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C.促進了世界文明之間的傳播D.為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7.(2022·濮陽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材料二 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法制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材料三 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相繼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陸法系的基石,對除了英國以外的歐洲各國法律產生了巨大影響。(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羅馬民法大全》的特點。8.【能力提升】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該文明是以君士坦丁堡為其文化萌芽、發展、繁榮和向周圍地區擴散、影響的中心,以古代亞洲東方文化為其重要補充,以基督教中的東正教思想為其文化的指導思想,以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其文化形成的基礎和核心的一種獨特文化體系。(1)材料中的“該文明”是指什么文明 該文明有怎樣的特征 (2)有人認為“伴隨著該文明所屬的帝國的滅亡,該文明也消亡了”。你認為這種看法正確嗎 為什么 【時空連線】 中國文物工作者在一座東魏時期公主墓中,發現兩枚東羅馬時期金幣。其中一枚金幣為查士丁尼一世時期所鑄,金幣的正面圖案為查士丁尼一世戴盔佩甲胸像,背面為女神安淑莎的站像。這兩枚金幣見證了1 400多年前中西交通往來的順暢和中國與東羅馬帝國交流的頻繁。PAGE第 - 1 -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學生版).doc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第10課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