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單元整合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項目 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國家的建立背景 政權統一,階級矛盾尖銳,政局混亂 四分五裂,社會矛盾重重時間 從646年開始 622年,穆斯林公社建立,阿拉伯國家雛形形成;630年之后,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政治形式 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君主專制的封建帝國影響 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過程中,完成了向封建社會的轉變共同點 實現了社會性質的轉變;都善于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都緩解了社會危機,實現了社會的穩定日本和阿拉伯國家在走上封建道路的不同點。1.(2021·攀枝花中考)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為核心的封建國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點學習唐朝的 ( )A.科舉制度 B.租庸調制C.中央集權制 D.均田制2.(2021·臨沂中考)如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A.公民 B.國家 C.部民 D.貴族3.(2021·菏澤中考改編)“它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本國改變成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材料描述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C.封建莊園建立 D.戊戌變法4.(2021·大慶中考)世界三大宗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公元7世紀初,由穆罕默德創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5.(2021·新疆中考)《醫典》、“智慧宮”、《天方夜譚》等關鍵詞所涉及的國家是 ( )A.羅馬帝國 B.阿拉伯帝國C.法蘭克王國 D.拜占庭帝國6.(2021·牡丹江中考)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B.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C.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7.(2021·濰坊中考)一位同學整理了一組有關阿拉伯人的成就。這說明阿拉伯人 ( )1.阿拉伯數字2.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傳到歐洲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傳到歐洲4.把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譯成阿拉伯語A.開創了東西方貿易通道B.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C.推動了亞非人民友好往來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8.(2021·河南中考)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A.“儒略歷” B.《天方夜譚》C.《荷馬史詩》 D.“阿拉伯數字”1.(2021·廣東合格考)公元623年,藥師惠日等人自中國返回日本后上奏天皇:“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之后,藥師惠日等被起用為第一批遣唐使,后來陸續來唐的遣唐使多達十余批。據此可知,吸引遣唐使來華的主要因素是 ( )A.日本的統治出現危機B.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C.理學興起影響周邊國家D.唐朝發達的海外貿易2.(2022·長沙高一期中)《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以王后給國王講故事為線索,把幾百個故事串聯起來,這些故事分別來自印度、埃及、波斯和兩河流域等地。這反映了 ( )A.阿拉伯人喜歡聽故事B.阿拉伯人征服印度等地區C.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D.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PAGE第 - 1 - 頁 共 5 頁- 6 -第四單元 單元整合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項目 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國家的建立背景 政權統一,階級矛盾尖銳,政局混亂 四分五裂,社會矛盾重重時間 從646年開始 622年,穆斯林公社建立,阿拉伯國家雛形形成;630年之后,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政治形式 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君主專制的封建帝國影響 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在統一阿拉伯半島的過程中,完成了向封建社會的轉變共同點 實現了社會性質的轉變;都善于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都緩解了社會危機,實現了社會的穩定日本和阿拉伯國家在走上封建道路的不同點。(1)背景不同:日本社會矛盾尖銳,政局混亂;阿拉伯半島當時四分五裂,人民渴望統一。(2)方式不同:日本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阿拉伯國家則通過武力統一。(3)特點不同:日本通過仿效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改革;阿拉伯國家則利用伊斯蘭教進行擴張。1.(2021·攀枝花中考)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為核心的封建國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點學習唐朝的 ( C )A.科舉制度 B.租庸調制C.中央集權制 D.均田制【解析】“建立以天皇為核心的封建國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說明日本通過改革實現了中央集權。2.(2021·臨沂中考)如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B )A.公民 B.國家 C.部民 D.貴族【解析】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頒布詔書:廢除貴族私有的屯倉、田莊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歸國家所有。3.(2021·菏澤中考改編)“它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本國改變成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材料描述的是 ( B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C.封建莊園建立 D.戊戌變法【解析】日本的大化改新是效仿中國唐朝制度進行的一場封建性質的改革,改革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4.(2021·大慶中考)世界三大宗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公元7世紀初,由穆罕默德創立的宗教是 ( D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解析】公元7世紀初,由穆罕默德創立的宗教是伊斯蘭教。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道教是中國的宗教。相傳,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5.(2021·新疆中考)《醫典》、“智慧宮”、《天方夜譚》等關鍵詞所涉及的國家是 ( B )A.羅馬帝國 B.阿拉伯帝國C.法蘭克王國 D.拜占庭帝國【解析】《醫典》、“智慧宮”、《天方夜譚》都與阿拉伯帝國有關。6.(2021·牡丹江中考)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B.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C.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解析】阿拉伯數字的創立者是古代印度人,改進和傳播者是阿拉伯人。7.(2021·濰坊中考)一位同學整理了一組有關阿拉伯人的成就。這說明阿拉伯人 ( D )1.阿拉伯數字2.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傳到歐洲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傳到歐洲4.把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譯成阿拉伯語A.開創了東西方貿易通道B.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C.推動了亞非人民友好往來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解析】根據材料,阿拉伯人傳播阿拉伯數字,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傳到歐洲,把印度的棉花、食糖傳到歐洲等事跡可知,阿拉伯人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D正確。8.(2021·河南中考)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D )A.“儒略歷” B.《天方夜譚》C.《荷馬史詩》 D.“阿拉伯數字”【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后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后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人的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1.(2021·廣東合格考)公元623年,藥師惠日等人自中國返回日本后上奏天皇:“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之后,藥師惠日等被起用為第一批遣唐使,后來陸續來唐的遣唐使多達十余批。據此可知,吸引遣唐使來華的主要因素是 ( B )A.日本的統治出現危機B.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C.理學興起影響周邊國家D.唐朝發達的海外貿易【解析】依據題中“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可見唐朝先進的制度和文化吸引遣唐使來華。2.(2022·長沙高一期中)《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以王后給國王講故事為線索,把幾百個故事串聯起來,這些故事分別來自印度、埃及、波斯和兩河流域等地。這反映了 ( C )A.阿拉伯人喜歡聽故事B.阿拉伯人征服印度等地區C.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D.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解析】《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這些故事分別來自印度、埃及、波斯和兩河流域等地。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PAGE第 - 1 - 頁 共 5 頁- 6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單元整合(學生版).doc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單元整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