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目標導學】1.了解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和發展過程。2.掌握西歐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原因、方式、過程及其取得的權利。3.了解西歐城市基本居民的組成、來源、分化過程,理解早期資產階級的出現與西歐經濟發展的關系。4.知道中世紀大學興起的原因、大學自治、課程設置等。【知識構建】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中世紀西歐商業城市的興起”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加等。2.中世紀西歐城市“逐步獨立于國家權力”的轉變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形式是什么 (1)手段: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2)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微點撥:取得自治的城市,仍然受到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并非完全自治。二、城市居民的身份完成下面示意圖。微點撥:鄉村中的農奴沒有人身自由,與莊園主是依附關系;城市中的市民有很大自由權。三、大學的興起1.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于何時 有哪些“自治特權” (1)時間:12世紀。(2)自治特權: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2.中世紀歐洲大學課程主要分為哪兩個部分 如何評價課程的設置 (1)課程: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2)評價: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史料實證】中世紀西歐商業城市的興起,一舉改變了城市的傳統角色,城市開始由依附于鄉村轉變為支配鄉村,開始由依附于國家權力轉變為逐步獨立于國家權力,進而支配國家權力。——雷恒軍《中世紀西歐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歷史解釋】在中世紀……教育的發展保證了常年能有賢能之人對國家進行有效且有利的治理,促進了國王和教皇政治權力的擴展,因而他們授予大學許多自治特權。——[美]本內特等《歐洲中世紀史》材料一 封建時代歐洲國王與市民關系示意圖。探究1:某興趣小組在探究西歐中世紀城市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他們認為城市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權,是因為城市與王權之間存在著利益關系。結合材料一中的示意圖,想一想城市與王權之間存在怎樣的利益關系 提示:雙贏的關系。國王:削弱領主勢力,獲得城市擁護,鞏固王權;市民:與國王的聯合可以獲得自由和自治。材料二 他們(新興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學校,由城市當局選聘教師、決定學費、確定入學條件,學習處理商業事務與行會行政事務,培養職業技術技能。于是,多數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學校……到12世紀以后……中世紀大學應運而生。——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探究2:依據材料二,分析世俗教育學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概括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和大學的興起的關系。提示:原因:新興市民的支持或者城市發展的需要。作用:為大學的興起奠定基礎。關系: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促進了世俗教育的產生,為大學的興起提供了條件;大學的興起適應了城市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因果探源】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1)經濟方面:城市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2)政治方面:城市里的市民階層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早期資產階級。(3)教育文化方面: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氣象,大學興起。【圖示點撥】城市與大學興起的關系1.(2022·鄭州期末)隨著西歐封建制的形成,生產也有所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技術也日趨復雜,手工業脫離農業而獨立,手工業者離開莊園集中到新舊城市里進行生產,推動了城市的發展。這表明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 C )A.大學的興起B.市民階層發展壯大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D.莊園的出現【解析】11世紀前后,西歐新興工商業城市興起,這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緊密相關,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手工業脫離農業而獨立,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商品經濟的繁榮為西歐城市的興起奠定了基礎。2.(2022·濮陽期中)13世紀的西歐城市里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市民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逃亡到城市的農奴,只要在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以獲得自由人(或市民)的身份。下列表述與這些現象相符的是( A )A.“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教會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D.“大學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解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興起的歐洲城市,市民權利受到城市自治機構的保護,封建領主無權直接管轄城市,城市的居民是自由的,只要農奴逃到城市里居住超過一年零一天,他就獲得了市民的身份,就是自由的了,因而當時有“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的說法。3.(2022·南陽期中)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街道有的叫制革匠街、銅匠街,有的叫首飾街、騾馬市等。由此可見中世紀西歐城市( B )A.狹窄的街道骯臟污穢B.是手工業者的聚集地C.可以讓農奴獲得自由D.是相對自治的共同體【解析】根據材料“制革匠街、銅匠街,有的叫首飾街、騾馬市”可知,其街道名稱帶有明顯的手工業的色彩,反映出中世紀西歐城市是手工業者的聚集地。4.(2022·駐馬店期中)有史學家認為:“11世紀和12世紀,在歐洲封建王朝的統治下,歐洲達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達到了它的第一個富有活力的階段。”其“活力”表現為( A )A.城市的興起和市民階層的產生B.王權的加強和民族國家的出現C.經濟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開辟D.教權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開始【解析】從10世紀起,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西歐開始出現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蘭西、英格蘭、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了。故其“活力”表現為城市的興起和市民階層的產生。5.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C )A.基督教的創立 B.莊園的興起C.大學的興起 D.城市的興起與發展【解析】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6.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師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審判,而是按教會法規定由當地主教審理,或由大學法庭獨立審理。這說明中世紀歐洲大學擁有( C )A.教育自主權 B.免賦稅特權C.司法特權 D.言論自由【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歐古老大學擁有許多特權,中世紀歐洲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司法特權指大學師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審判,而是按教會法規定由當地主教審理,或由大學法庭獨立審理。7.(2022·鄭州期中)“西歐中世紀的大學突破了教會對思想與文化的壟斷,有利于世俗文化的發展,為中世紀西歐社會培養了實用的人才,促進了科學和文化的進步?!边@段材料評價了西歐中世紀大學的( B )A.課程 B.進步性C.局限性 D.性質【解析】題中材料評價了西歐中世紀大學的進步性,說明了西歐中世紀大學適應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社會的進步。8.(2022·河南省實驗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世紀封建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單位,莊園內的一切生產都是為了供應領主消費和依附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莊園不能生產的如鹽、鐵等,才從行商手中購取。莊園經濟的興盛時期約在9-13世紀。它的形成大約和生產力低下有關。12世紀和13世紀,由于生產力發展以及商品貨幣關系的影響,已不斷發生莊園自營地縮減、勞役地租改為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等現象。14世紀起,西歐經濟變化劇烈,莊園主紛紛出租自營地,貨幣地租流行,農奴也通過各種途徑取得人身自由,勞役制莊園趨向瓦解。材料二 市民們通常能說服國王向他們頒發皇家特許狀,準許他們擁有自己的市政廳、法院以及市外屬地;準許商人和工匠組織行會,用以防護和互助,但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控制。正如當時的諺語所說的那樣:“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痹谀承┑貐^,一批批城市聯合起來組成聯盟,這些聯盟成為強有力的政治及經濟統一體。13世紀以后,不來梅、但澤等城市組成了漢薩同盟,迫使外國承認它們的商業特權,實際上壟斷了北部歐洲的貿易。——摘編自《全球通史》材料三 “大學”一詞的本義是指一個團體或行會。大學最初與中世紀城市中的手工業行會和商人行會的性質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大學是由教師或學生組成的保護自身權益的團體,后來逐漸用來指專門的教育機構。——《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世紀西歐莊園經濟的特點。并簡單概括西歐莊園經濟發展歷程。答:特點:生產上自給自足。發展歷程:9世紀到13世紀是西歐莊園的興盛時期,14世紀起,西歐經濟變化劇烈,勞役制莊園趨向瓦解。(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世紀歐洲城市發展狀況。答: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市民享有一定的自由;城市的政治經濟實力增強。(3)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西歐莊園、城市興起和大學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答:城市的興起對西歐封建莊園經濟具有瓦解作用,城市的復興和手工業、商業的繁榮發展,為西歐文化教育事業注入了活力,促進了大學的誕生。【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一“中世紀封建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單位”可知,中世紀西歐莊園經濟的特點是生產上自給自足。依據材料一中時間階段信息回答第二問即可。第(2)題,依據材料二“準許他們擁有自己的市政廳、法院以及市外屬地;準許商人和工匠組織行會”“這些聯盟成為強有力的政治及經濟統一體”結合所學可知,中世紀歐洲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市民享有一定的自由;城市的政治經濟實力增強。第(3)題,城市的興起對西歐封建莊園經濟具有瓦解作用,城市的復興和手工業、商業的繁榮發展,為西歐文化教育事業注入了活力,促進了大學的誕生。9.【能力提升】辨析以下觀點,回答問題。問題:在分析同一時期東西方城市的區別時,同學們發表了不同的意見。你認為他們誰說的更有道理 為什么 答:乙說的更有道理。表面上宋代城市規模大、繁華,但西歐城市在復興過程中出現了市民階層,并且市民階層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準備了條件。甲看到的是表象。【解析】中世紀西歐城市是作為經濟中心出現,而我國古代的城市是作為政治經濟中心出現的。中國古代的城市沒有自治權,而西歐的城市則有自治權。中國古代的城市是專制王朝的一部分,而西歐的城市常常作為國王的盟友出現。在西歐城市中,產生了最早的世俗大學,出現了龐大的市民階層,孕育了文藝復興,而中國古代的城市則沒有這種功能。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乙說的更有道理,甲看到的是表象。【時空連線】 北京大學前身是京師大學堂,創建于1898年戊戌維新運動之中,是我國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性大學。成立之初,行使雙重職能,既是全國最高學府,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統轄各省學堂。PAGE第 - 1 - 頁 共 10 頁- 10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目標導學】1.了解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和發展過程。2.掌握西歐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原因、方式、過程及其取得的權利。3.了解西歐城市基本居民的組成、來源、分化過程,理解早期資產階級的出現與西歐經濟發展的關系。4.知道中世紀大學興起的原因、大學自治、課程設置等。【知識構建】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中世紀西歐商業城市的興起”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 發展,人口增加等。2.中世紀西歐城市“逐步獨立于國家權力”的轉變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形式是什么 (1)手段: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 和 。(2)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完成下面示意圖。三、大學的興起1.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于何時 有哪些“自治特權” (1)時間:12世紀。(2)自治特權: 、司法特權、 。2.中世紀歐洲大學課程主要分為哪兩個部分 如何評價課程的設置 (1)課程:基礎課程和 。(2)評價: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 的要求。【史料實證】中世紀西歐商業城市的興起,一舉改變了城市的傳統角色,城市開始由依附于鄉村轉變為支配鄉村,開始由依附于國家權力轉變為逐步獨立于國家權力,進而支配國家權力。——雷恒軍《中世紀西歐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歷史解釋】在中世紀……教育的發展保證了常年能有賢能之人對國家進行有效且有利的治理,促進了國王和教皇政治權力的擴展,因而他們授予大學許多自治特權。——[美]本內特等《歐洲中世紀史》材料一 封建時代歐洲國王與市民關系示意圖。探究1:某興趣小組在探究西歐中世紀城市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他們認為城市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權,是因為城市與王權之間存在著利益關系。結合材料一中的示意圖,想一想城市與王權之間存在怎樣的利益關系 材料二 他們(新興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學校,由城市當局選聘教師、決定學費、確定入學條件,學習處理商業事務與行會行政事務,培養職業技術技能。于是,多數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學?!?2世紀以后……中世紀大學應運而生。——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探究2:依據材料二,分析世俗教育學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概括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和大學的興起的關系。【因果探源】西歐城市興起的歷史意義(1)經濟方面:城市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2)政治方面:城市里的市民階層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早期資產階級。(3)教育文化方面: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氣象,大學興起。【圖示點撥】城市與大學興起的關系1.(2022·鄭州期末)隨著西歐封建制的形成,生產也有所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技術也日趨復雜,手工業脫離農業而獨立,手工業者離開莊園集中到新舊城市里進行生產,推動了城市的發展。這表明城市興起的主要原因是( )A.大學的興起B.市民階層發展壯大C.社會生產力的發展D.莊園的出現2.(2022·濮陽期中)13世紀的西歐城市里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市民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逃亡到城市的農奴,只要在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以獲得自由人(或市民)的身份。下列表述與這些現象相符的是( )A.“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教會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D.“大學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3.(2022·南陽期中)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街道有的叫制革匠街、銅匠街,有的叫首飾街、騾馬市等。由此可見中世紀西歐城市( )A.狹窄的街道骯臟污穢B.是手工業者的聚集地C.可以讓農奴獲得自由D.是相對自治的共同體4.(2022·駐馬店期中)有史學家認為:“11世紀和12世紀,在歐洲封建王朝的統治下,歐洲達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達到了它的第一個富有活力的階段。”其“活力”表現為( )A.城市的興起和市民階層的產生B.王權的加強和民族國家的出現C.經濟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開辟D.教權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開始5.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A.基督教的創立 B.莊園的興起C.大學的興起 D.城市的興起與發展6.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師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審判,而是按教會法規定由當地主教審理,或由大學法庭獨立審理。這說明中世紀歐洲大學擁有( )A.教育自主權 B.免賦稅特權C.司法特權 D.言論自由7.(2022·鄭州期中)“西歐中世紀的大學突破了教會對思想與文化的壟斷,有利于世俗文化的發展,為中世紀西歐社會培養了實用的人才,促進了科學和文化的進步。”這段材料評價了西歐中世紀大學的( )A.課程 B.進步性C.局限性 D.性質8.(2022·河南省實驗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世紀封建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單位,莊園內的一切生產都是為了供應領主消費和依附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莊園不能生產的如鹽、鐵等,才從行商手中購取。莊園經濟的興盛時期約在9-13世紀。它的形成大約和生產力低下有關。12世紀和13世紀,由于生產力發展以及商品貨幣關系的影響,已不斷發生莊園自營地縮減、勞役地租改為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等現象。14世紀起,西歐經濟變化劇烈,莊園主紛紛出租自營地,貨幣地租流行,農奴也通過各種途徑取得人身自由,勞役制莊園趨向瓦解。材料二 市民們通常能說服國王向他們頒發皇家特許狀,準許他們擁有自己的市政廳、法院以及市外屬地;準許商人和工匠組織行會,用以防護和互助,但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控制。正如當時的諺語所說的那樣:“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痹谀承┑貐^,一批批城市聯合起來組成聯盟,這些聯盟成為強有力的政治及經濟統一體。13世紀以后,不來梅、但澤等城市組成了漢薩同盟,迫使外國承認它們的商業特權,實際上壟斷了北部歐洲的貿易。——摘編自《全球通史》材料三 “大學”一詞的本義是指一個團體或行會。大學最初與中世紀城市中的手工業行會和商人行會的性質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大學是由教師或學生組成的保護自身權益的團體,后來逐漸用來指專門的教育機構。——《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世紀西歐莊園經濟的特點。并簡單概括西歐莊園經濟發展歷程。(2)根據材料二,指出中世紀歐洲城市發展狀況。(3)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西歐莊園、城市興起和大學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9.【能力提升】辨析以下觀點,回答問題。問題:在分析同一時期東西方城市的區別時,同學們發表了不同的意見。你認為他們誰說的更有道理 為什么 【時空連線】 北京大學前身是京師大學堂,創建于1898年戊戌維新運動之中,是我國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性大學。成立之初,行使雙重職能,既是全國最高學府,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統轄各省學堂。PAGE第 - 1 - 頁 共 10 頁- 10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學生版).doc 2022-2023 河南 部編版歷史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