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合作用的產物》【知識與能力目標】1.掌握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和氧氣。2.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目標】1、分析淀粉、氧氣的鑒別方法。2、嘗試探究光合作用的產物實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培養大膽實踐的精神。2、形成關心植被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和氧氣。【教學難點】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和氧氣。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預習本課內容。【講授新課】(一)探究光合作用的產物實驗一實驗材料盆栽天竺葵方法步驟1.把盆栽的天竺葵在暗處放一晝夜。2.選一葉片,把其一部分從下下兩面用不透光的紙遮起來,而后放在陽光照射2~3小時。3.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紙4.并把葉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燒杯里,水浴加熱。5.待葉片變成黃白色,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然后放到培養皿中,向葉片滴加碘液。6.用清水沖掉葉片上的碘液后觀察。討論實驗步驟,分析討論:(1)為什么對天竺葵先進行暗處理?(2)為什么讓葉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3)為什么要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分析結果想一想:這個實驗說明什么問題?葉片被遮蓋的部分,遇到碘液后沒有變藍;葉片未被遮蓋的部分遇到碘液后變藍了。這說明綠葉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實驗二方法步驟將新鮮的金魚藻(或其他水生綠色植物)放在透明的廣口瓶中,加滿水,蓋上帶有兩根導管的瓶塞,放在光下。當瓶內氣體約有2cm高時,打開導氣管的管塞,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想一想:快要熄滅的火柴棍,遇到金魚藻在光下釋放的氣體,立刻猛烈燃燒起來。說明金魚藻在光下能夠產生什么氣體?分析結果快要熄滅的火柴棍迅速復燃。這個實驗證明光合作用可以產生氧氣。(二) 光合作用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陽能的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植物、動物和人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來源。煤炭、石油等燃料中的能量是古代動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貯藏起來的。(三) 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1.延長有效光照時間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所以延長有效光照時間,可以使植物體內積累更多有機物,提高農作物產量。2. 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積。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積也可以使作物增產。農業生產中常用合理密植、立體種植等措施增大光合作用的總面積,從而提高對光能的利用率。3. 植樹造林、愛護植被綠色植物是氧氣的生產者。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絕大部分以氣體的形式排放到大氣中。植樹造林、愛護植被是改善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質量的有效途徑。(四)小結,隨堂練習最后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帶領學生進行習題訓練。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