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溶液的形成教學目標:1. 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等概念。2. 探究幾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變化。3. 知道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4. 知道溶液是一類重要的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應用。5. 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練習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重點: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難點:物質在水中溶解溶液溫度變化的實質教學過程:【提問】大家有沒有喝過汽水,汽水好喝嗎?那今天老師就滿足你們的愿望,現場為大家調制好喝的汽水【講解】現在我手里拿著一瓶蒸餾水,大家看到它的外觀是。。。無色透明的,在物質的組成上是屬于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呢?》學生回答【講解】現在我將一片神奇的片劑加入蒸餾水里,大家注意,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大家發現與之前有什么不同,(在片劑溶解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加的是維C泡騰片,里面含有碳酸氫鈉和檸檬酸,在有水的環境中立馬反應生成CO2)【學生回答】有大量的氣泡產生,液體的顏色由無色變為黃色。【講解】想喝嗎?敢喝嗎?(學生跑到講臺搶著喝)【提問】1.請問加入維C前后物質在分類上有什么不同————前者是純凈物,后者是混合物2.問學生味道如何-----酸的---酸的-----酸的----酸的----可是明明我所取的汽水不在同一高度啊?為什么呢?-----------說明這種液體是均勻混合的,說明他具有均一性3.用力搖一搖汽水,維C和二氧化碳能從液體中跑出來嗎-------說明這種液體具有穩定性【提問】那么將維C加入水中所形成的這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什么呢?對,大家通過預習已經知道是溶液,今天我們來學習課題一 溶液請翻開課本27頁第二段找出溶液的定義溶液的概念定義:(找學生念出來)將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判斷一種液體是否為溶液首先看它是不是混合物)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任一部分的組成和性質相同)、穩定性(外界條件不變,溶液穩定存在)例1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穩定的純凈物C.溶液是無色透明的液體D.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注: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是無色,無色不是溶液的特征【過渡講解】:如何解釋氯化鈉在水中的變化呢微觀過程: 氯離子和鈉離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勻擴散到水分子之間形成溶液同樣的將蔗糖加入水中,蔗糖的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勻擴散到水分子之間形成溶液所以微觀上就是物質的微粒均勻擴散到另一種物質中【講解】在溶液中就包括了兩部分,像維C、二氧化碳等最終溶解消失了,而水起了溶解這些物質的作用,所以溶液包括了兩部分:溶液的組成1.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如維C、二氧化碳等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如水2.命名:某溶質的溶劑溶液 如蔗糖的水溶液當溶劑為水時,也可讀作溶質的溶液 如蔗糖溶液3.等量關系m溶液 = m質+m劑V溶液 < V質+ V劑【學生實驗】動動手,用手中藥品你能配出多少種溶液(實驗用品:硫酸銅固體、碘單質、氯化鈉固體、酒精、、 蒸餾水、試管、藥匙)【方案】硫酸銅溶液、酒精溶液、碘的酒精溶液、氯化鈉溶液【規則】(1)分組實驗,每組4名同學,每位同學可以配制你認為的溶液,最后每組選一位代表描述你配置的溶液共幾種,分別加的是什么物質形成的溶液(2)先加固體,用藥匙取用少量固體入試管中,再加液體,震蕩,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2min,巡視,指導學生,并評價學生的溶液)【學生活動】(將你所配置的溶液命名)三、如何判斷溶質、溶劑1.根名稱(溶質前,溶劑后,水省略)2.一般固體或氣體溶于液體中,液體為溶劑3.兩種液體組成溶液,有水時,水作為溶劑無水時,量多的為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一定是液體B.碘酒也是溶液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100ml溶液D.鹽水和糖水都是溶液,兩者混合在一起,則不是溶液了總結:1、溶液的特征2、溶液的組成3、溶液中溶質溶劑的判斷【練習】【課后作業】【想一想】最后留給大家一個思考題,如何去掉身上的油污,分別運用了什么理?【結尾】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